起跑“十四五” 奔向南京機遇
來源:新華日報  |  2021-02-01 09:44:40

起跑“十四五” 奔向南京機遇

  “十三五”漂亮收官,“十四五”全面起航。歲月交替,時光似乎不是徐徐展開,而是如箭般射向那些被謀劃的未來。

  不管還有多少不確定性正在到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五年必將是精彩紛呈的五年,必將是艱難搏擊的五年。可以預見的是,五年長跑,有的城市必將璀璨而出,有的則會黯然出局,泯然于城市賽道。

  “十三五”的晉級者南京,又將面臨哪些時代機遇,又將怎樣深度融入國家戰略?在發展中把握機遇,在機遇中直面挑戰,這是南京必答題。

  “雙循環”取代出口導向 爭做樞紐城市

  可以説,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盤。面對這一重要的經濟發展形勢,各地都視之為發展的最大機遇。廣東表明要做“雙循環”戰略支點,上海、武漢喊出要做“雙循環”重要樞紐,成都則旗幟鮮明提出要以“雙循環”破局,建成泛歐泛亞有重要影響力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2020年11月,南京明確表態,要成為暢通雙循環的重要樞紐。

  從全球化出口導向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經濟發展路線圖大變。南京大學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理事長、院長劉志彪分析,全球化出口導向,即之前的外向型經濟,是我們服務於國外的市場,國內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相互聯繫,但重點是在國外,所以這個全球化是出口導向的全球化,是客場的全球化;現在進行的“雙循環”,是把全球化的重心從客場轉向為主場,也就是説中國的市場是我們活動的中心,我們要用中國的市場來連接國內國際市場,用中國的市場開放來吸收全球最重要的資源。要開放中國的市場讓全世界人過來賺錢,把全球重要的資源往國內引進,所以中國要成為全球重要生産要素的極其重要的樞紐。

  劉志彪認為,“雙循環”經濟體制給南京帶來巨大機遇。因為無論是南京的地理位置,還是經濟資源條件,正好是以內需來進行擴張的最佳節點,同時南京又是科教資源非常豐富的城市,上述條件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因此當下基於內需的創新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南京最大的機遇。

  從表像上看,“雙循環”樞紐要能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産業關聯暢通。2020年全年南京新培育外貿主體近600家,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5340.2億元,增長10.6%,增幅高於全國全省,對全省貢獻度超過五成。在外資引入方面,2020年逆勢增長。全年實際使用外資45.2億美元,創年度歷史新高,增長10.1%,佔全國、全省比重分別提升0.1、0.2個百分點。這些數字表明,在新形勢下,南京和世界的關聯不是被削弱而是得到強化。

  另外一組數字,2020年全年南京實現社零總額7203億元,增長0.9%,增幅省內第1,位居全國GDP萬億俱樂部城市和副省級城市前列,佔全省比重提升近0.5個百分點,提升幅度省內最大。此外,2020年四季度南京迎來罕見的“首店”開業高峰期。Tims咖啡、另茶、蜜桃花開、巴奴火鍋等諸多餐飲品牌,喜燃、Only Write等美粧品牌在四季度進駐南京。

  戴德梁行南京公司副總經理宋詩雨表示,預計2021年將有110萬平方米優質購物中心計劃入市,河西和江北新區佔比達八成,南京優質零售物業市場繼續擴容,而此前優質開發商在南京新興商圈的早期積極佈局逐漸收穫了回報。南京的經濟活力可見一斑。

  晉級全國經濟十強,則是南京經濟能級的集中體現。

  再看供給側。樹立以內需、以自主可控為導向的主場全球化理念,國內如積體電路等短板行業、新基建行業以及産業互聯網行業將迎來大發展。

  南京較早佈局産業鏈強鏈補鏈,實施“鏈長制”,預計2020年8條重點産業鏈營業收入達1.5萬億元、增長20%,其中軟體業務預計收入將突破6000億元,國內僅次於北京、深圳、上海。智慧電網保持全國第一,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産業鏈均進入全國城市前列,人工智能、積體電路、新能源汽車分別增長51%、25%、20%。

  面對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機遇,劉志彪建議南京大力發展全球化産業和全球化企業。他判斷,新冠肺炎疫情後,全球産業鏈有兩個趨勢:第一是縱向産業鏈鏈條縮短;第二是橫向産業區域化集聚,以保證産業安全。這兩個趨勢會導致全球未來産業競爭形式發生變化,從工廠競爭跨國公司訂單,轉變為全球産業鏈集群之間的競爭。對南京來説,最重要的是要做全球産業鏈集群城市,要從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光電等産業中抓住一兩個,建設世界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

  此外南京極為適合建設成為以生産性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研發、技術、金融、物流、網絡、品牌、行銷、法律服務等服務業,是製造業起飛的翅膀,有了這些強大的産業,南京周邊製造業就能發展起來,進而吸引全球人才來寧創新創業。

  區域經濟佈局優化 做強中心城市

  國內經濟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趨勢愈加明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全國區域經濟佈局加快優化調整,是集聚,還是被虹吸,對城市來説,這是重要的機遇,也是嚴峻的挑戰。

  南京連南接北、承東啟西,是省會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耕耘南京都市圈二十余載,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中必將有更大作為,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區域增長極。

  無論“徽京”這個坊間名稱帶有多少調侃成分,這就是南京最大的現實,是南京發展的雙面繡,一面利好,一面挑戰。

  從人口看,國內大城市的人口幾乎都在難以遏制地增長。南京常住人口只有800多萬,常被視為城市體量不夠大,事實是從第七次人口普查各板塊初步數據看,南京常住人口已超過930萬,離統計學意義上的千萬人口城市僅一步之遙。

  最近,南京一調研機構根據通訊等大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南京常住人口、暫住人口和短期駐留人口總數已超過1200萬。省外流入人口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為安徽、河南、山東,而外市流入人口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為淮安、揚州、馬鞍山,均為南京都市圈成員。

  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員孫偉看來,南京的優勢首要就是區位優勢。他分析,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包括推進長三角一體化,上海的龍頭輻射作用能直接抵達的邊界大概在常州,影響要再往北邊延伸,就需要一個中轉站。南京離上海300公里,這個位置至關重要,南京做不好,上海對合肥的影響就會在中間塌陷。此外,從整個長三角看,長三角南部發展能級向蘇北皖北傳遞,也需要加壓器,需要南京發揮區位優勢,這是南京的機遇。

  從現實看,文化相親、經濟相近往往會超越行政區劃的邊界,安徽的滁州、馬鞍山、蕪湖等,這些城市在文化上和南京同源,和南京天然親近,這既是歷史長河中由社會關係同源文化形成的,也是市場力量客觀形成的。百姓的自由流動無法阻止,這就決定了南京有人口集聚的潛力和能力。

  南京的河西兒童醫院,有六成患者來自安徽和蘇北,超過南京本地就診者。孫偉認為南京是副省級城市,公共服務的層次高,教育醫療消費都聚集了優質資源,與周邊城市形成較大發展落差。“南京這個老大,人家是認的。”孫偉説,相比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更容易形成。

  南京每年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都在30萬人以上,三年新增就業參保大學生110多萬,備受外界矚目。孫偉説,看得出大學生群體在向南京集聚。“南京房價不低,但比起長三角的上海、杭州,依然有價格優勢。”在房價高得離譜的城市,光房價一項就會把廣泛的年輕大學生群體擠出去。

  另外,南京宜居的環境和包容的文化被視為集聚人口的突出優勢。

  強化東部重要中心城市功能,做強南京都市圈,南京需要大力提升城市能級。過去幾年,南京綜合競爭力上了一個臺階。經濟總量進入全國前十,實現規模擴張;發展品質得到提升,在2020全球創新指數中,南京排名第21位,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評價報告中,南京位列第四;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6500多家,同比增長近 40%,升至副省級城市第4位;大氣和水環境品質位列全省第一。營商環境方面,在目前全國比較權威的排名中,南京均有不俗的表現,排名在第四、第六左右。

  國家將戰略資源的主要發展要素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提高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的承載力,南京要在經濟能級、創新能級、開放能級和服務能級上實現新提升,以承接更多資源。作為國內少見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內部協調難度更大。

  從宏觀層面看,重點地區強者愈強趨勢明顯。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年,又迎來重大政策利好。在市場化配置資源方面,將推進二三産業混合用地,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探索政府資助項目科技成果專利權向發明人或設計人、中小企業轉讓和利益分配機制,還要先行先試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引才用才制度。隨著這些政策的落地實施,深圳必將吸納更多要素資源。而國家賦予上海臨港片區重點産業企業15%所得稅的特殊政策,形成絕對的政策優勢。

  機遇與挑戰並存,只要敢於爭先,步步穩扎,留給南京的機會不會少。

  産業革命遇上科技強國 建好創新名城

  無論是謀劃“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做全球化節點城市,還是利用區域經濟佈局優化,通過都市圈集聚要素資源,這些機遇變現都有待於充分釋放南京創新優勢。

  創新是南京發展的最大優勢和最大底氣,也是南京面向未來的唯一齣路和關鍵一招。

  新一輪科技産業革命加速演進和科技強國建設正當其時,這是南京不能錯失的機遇。

  2017年底南京啟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舉全城之力建設創新名城。連續四年在新年首個工作日如約召開“第一會”、發佈“一號文”,南京形成從舉措創新到制度創新、從科技創新到全面創新、從對標創新到引領創新的創新格局,創新實現全方位深化、多領域突破。

  過去幾年,南京抓創新成效突出。2020年南京經濟總量晉級,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6%。啟動創新名城建設以來,南京全市累計組建新型研發機構超過400家,孵化引進企業7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500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1萬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增長9.1%。

  不可忽視的是,南京建設創新名城已在海內外形成品牌,造成聲勢。一大批來自北京、深圳的科技創業者已選擇在南京大展身手。

  科技部明確支持南京實施新一輪科技體制綜合改革,江蘇要求南京“成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可以説“十四五”是南京抓創新的最好時期,這些都為南京深化創新名城建設提供了戰略機遇、注入了強大動力。

  與國內其它城市推動創新不同,南京創新名城建設已初步形成城市風格。深圳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格局,杭州的龍頭企業拉動整座城市的創新,成都高新園區改革成效大,武漢憑藉一個光谷就在多個領域撐起創新高地。

  南京是以新型研發機構為突破口,衝破體制限制,以調動人的積極性作為推動創新的根本舉措。南京提出必須像改革開放之初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一樣,最大限度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讓創新要素的活力充分涌動。深化改革是動力之源,南京實施了多項具有開拓性的創新舉措,如在全國率先組建實體化運作的市委創新委,完成15個高新園區去行政化改革,建設運營100萬平方米城市硅巷,構建以市委一號文為主體的政策體系。

  科技成果轉化是創新最大的難題,從2021年開始,南京實施“科技創新+場景應用”行動,每年發佈1000個應用場景,對重大應用場景建設項目給予最高2000萬元支持。同時加強創新支撐要素的有效供給,特別是用地方面,南京將守好40平方公里科研用地和300平方公里工業用地“基本盤”,為創新項目落地提供空間保障。

  “十四五”是南京創新發展收穫成果的時期,保持定力是根本前提。必須用長遠眼光、戰略思維謀劃推動創新,保持“十年磨一劍”的耐力和韌性,一錘接著一錘敲、一張藍圖幹到底。

  南京提出,到“十四五”確保高企超2萬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超2萬億元,産業鏈關鍵核心技術産品自主化率達到90%以上。實現這三個指標,可以説南京將基本確立以創新為第一驅動力的發展方式。

  不像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濱湖、深圳光明科技城這樣的創新集聚高地,南京還缺乏國家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研究平臺。今年的湖北兩會傳出消息,湖北要舉全省之力,支持武漢爭創國家科技創新中心。追兵越來越近。

  從2021年南京的“一號文”看出,南京對融入國家創新體系更為重視。南京提出,對佈局南京的國家級重大科技平臺,政府牽頭落實最高50億元支持。

  當創新名城成為最突出的特色和最強大的動力,當“雙循環”樞紐坐穩了,南京都市圈轟轟烈烈搞成了,南京就贏了。(新華日報 記者 顏芳 許雯斐

編輯:楊心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