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特殊的春運 還有誰在旅途
來源:新華日報  |  2021-02-10 09:58:15

  原標題:不見了往年的熙攘和喧鬧——特殊的春運,還有誰在旅途

江蘇:特殊的春運 還有誰在旅途

春節臨近,南京動車所工作人員對車廂內服務設施等進行檢修、維護、消殺。 通訊員 馮懷亮 新華日報記者 樂濤 攝

  2月8日,東航江蘇公司客艙服務部乘務長祁悅正在等待新一輪的排班表。如果沒有特殊情況,2021年春節,大年三十、年初一兩天,她將在南京與家人過一個團圓年。從2013年開始從事乘務工作,每年春節,祁悅都在忙碌的工作中度過。2021年,隨著航班架次減少,她有了難得的機會多陪陪家人。

  臨近春節,在“就地過年”的倡議下,機場、車站不見了往年的喧鬧。不過,還有一群人仍舊在路上,他們可以順利踏上歸途,既有“祁悅們”在服務崗位上的堅守,也得益於各地防疫與安全管控的到位。

  “我是做了好多準備才決定回家的”

  2月8日上午10點,南京小紅山汽車站,往年的春運“大軍”不見了,售票處每個窗口只有三兩個乘客在排隊買票,候車大廳裏將近一半的座位空著。

  下午1點左右,南京南站從下地鐵直到火車進站口,提著大包小包的旅人寥寥,並沒有出現往年春運人潮熙熙攘攘的情景。

  “回家不容易,我是做了好多準備才決定回的!”在小紅山汽車站等車的王英不時刷手機看時刻,盼望著早些發車。她在外地上大學的兒子早在十天前就已經回到南通老家,父母這些天一直“催”著她趕緊回家,置辦年貨,再給家裏做個大掃除。在父母的“催促”下,丈夫也將在除夕前一天踏上歸鄉的路。

  “我是做物流的,平常工作忙,尤其是到了年關,更是忙得連軸轉。”王英告訴新華日報記者,這兩天工作量是平常的兩倍,可心裏還是美滋滋的,“一年到頭,盼的就是回老家看看父母、走走親戚,感受家人團聚的氛圍和熟悉的年味,這樣再忙都值得了。”

  身處物流行業,接觸的人面廣量大,王英剛開始還有些憂心,怕強制“就地過年”。“畢竟是做物流的,對於防疫會更加謹慎。”但王英的顧慮很快就打消了,社區幹部告訴她江蘇是低風險地區,自身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不用過於擔心,也絕不會“強制”,自己這才放心買票回家。

  “受疫情影響,春運期間旅客出行主要以省內蘇北班線、皖北班線為主。”南京公路客運站務有限公司黨群部的李昂介紹,2月7日,南京站務公司“五站一點”共計發運旅客10900人,客流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近85%。“從旅客的類別看,節前以務工流、探親流為主,春節期間以中短途探親及周邊中短途旅遊為主,節後以中短途探親流、學生流、務工流和旅遊流等返程客流為主。”

  南京公路客運站務有限公司預測,2021年客流大幅下降。春運40天,南京站和南站預計發送旅客59萬人次,其中南京站約為25.5萬人次,南站約為33.5萬人次。客流高峰預計在2月8日至10日,單日客流高峰量預計在2月9日,站務公司合計發送量約5.5萬人次,其中南京站約2.2萬人次,南站約2.8萬人次。

  “都在低風險區,考慮再三決定回家”

  安全,是返鄉人群中最常聽到的詞。

  在南京南站,曹德琴吃力地提著大包小包,引起記者的注意。52歲的曹德琴獨自在南京做了十幾年保姆,正準備趕高鐵回滁州老家。她拍著行李箱和手提袋告訴記者,裏面除了衣服外,有不少是僱主家送的真空包裝雞鴨和給小孩子的零食。

  “前幾天訂票時還擔心沒有核酸檢測火車站不給走,僱主安慰我説沒關係,火車走不了就開車送我回老家。”曹德琴已經服務目前的僱主4年了,雙方相處得就像一家人,儘管低風險地區不用核酸檢測證明,但她還是很感激僱主的承諾。

  出門在外,最惦念的莫過於家裏的孩子,雖然曹德琴的一對雙胞胎女兒都已經30歲了,大外孫也有7歲,但一年到頭在外給別人家做飯,她最期盼的就是利用過年這鮮有的機會,給自己家人好好做頓飯。曹德琴嗔怪著“回家也不得閒,還要做飯累死了”,眼角的笑紋卻洩露了她返鄉的喜悅。

  山東曲阜人孔寧在車站外吸著煙,做電力工程的他獨自一人在南京打拼六七年了,遇到長一點的節假日幾乎都會回家。本來擔心因為疫情無法返鄉,家中年過七旬的父母也囑咐他“不能回來就別回來”。但山東人對年看得很重,爸媽“嘴上拒絕”,心裏還是想自己回去的。“曲阜和南京都是低風險地區,考慮再三,我還是打算回家過年。”孔寧説。

  老家在張家港的南大物理系博士後黃同學1月下旬就放假了。半個多月時間裏,讀文獻、寫報告、遊南京,黃同學過得十分充實。“之前出了‘就地過年’的通知,我就想等一段時間,看看疫情防控有沒有變化,等確定下來才敢回家過年。”黃同學説,學校對家在省內的同學只是建議“留寧”,並不強制。

  “過年,對我們在外工作和求學的人來説,都是最重要的‘儀式’。雖然平時也能抽空回老家,但春節回鄉陪父母、家人,才算給一年畫上一個完滿的句號。”黃同學説,去年這個時候,因為疫情,一個寒假在擔憂中倏忽過去了。“好在今年疫情控制得好,回老家還能串個門,和老朋友聚會吃飯,那個我熟悉的春節終於回來了。”

  “我在家哪怕不做什麼,爸爸狀態都好很多”

  和“就地過年”的大軍不同,今年25歲的李揚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回安徽老家。去年12月,李揚的父親剛剛被診斷出癌症,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李揚父母都已年逾六旬,他是家中獨子,想利用這個有限的假期分擔母親的辛勞,也多陪陪父親。“我之前回家的時候,明顯感覺到我在家哪怕不做什麼,爸爸的精神狀態都好很多。”回家看望父母,不僅是給父母安慰,也讓李揚一直懸浮的心找到安定感,他總是覺得不在一個城市,有時想給父母買些東西都不知道他們缺什麼、買哪些才對,在他們身邊,“我可以及時看到缺什麼就補什麼。”

  提起“春節記憶”,李揚總能想到小時候爸爸窩在廚房裏做菜的畫面——鍋裏熱油滾滾,一個個饞人的肉圓即將出爐。雖然2021年不知道爸爸是在醫院度過還是可以短暫出院,“不管怎麼樣,家人能在一起吃頓飯就好。”

  在小紅山客運站,新華日報記者碰到準備獨自回靖江老家的老林,坐在檢票口前的他臉上流露出一絲孤單。“今年過年要一個人過咯!”老林説,小兒子在南京一傢俬企工作,今年剛在南京買了新房。在單位的建議下,兒子、兒媳決定帶著小孫子“留守”南京。“上周,我和老伴兒來南京看兒子一家,老伴兒看他們工作忙,就留下來照顧一家人的生活,和他們一起過年了。”

  2020年春節因為疫情原因,老林小兒子一家回了靖江,遠在廣東東莞工作的大兒子一家沒能回家團聚。2021年,兩個兒子都在當地過年,老伴兒也不在身邊,老林有些“落寞”,“不過,年輕人工作最重要,這些我們當老人的都能理解。”

  “那為啥您要獨自回去啊?”新華日報記者問。“其實,我本來也想留在南京過年,可是在老家,每年春節都講究‘開門迎春’,到時候家家戶戶都敞著門,就我家閉著戶,多不好呀!”老林説,過年的老習俗不能忘,只能自己一個人坐車回家,等初五左右再來南京和家人團圓。

  2月8日,安徽人小汪請假回到老家安慶“定親”。“老家規矩,我要和舅舅先去她家,然後她和舅舅再來我家,兩家人一起吃頓飯,這親就算定下了。”小汪笑著説,請假時平時一向嚴厲的領導這次爽快地開了“口子”,還笑瞇瞇地跟他説“沒定成就別回來了”,“肯定完成任務,不辜負這樣一個特殊的春節。”小汪打趣道。

  如果説一些人踏上旅程是親情的召喚,另一些人則是工作的要求。

  2021年春節,南瑞集團變電站二次設備技術工程師吳震達將在菲律賓度過。“這次我負責的菲律賓277、388號變電站項目投産,將會把菲律賓棉蘭老島230千伏南北、東西電力走廊徹底打通,在棉蘭老島形成新的230千伏骨幹電力樞紐網,極大提高整個棉蘭老島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和穩定性。”

  和吳震達一樣在菲律賓出差的還有同事劉川。“一直以來都是在國內和家人共度春節,這是我第一次在國外過春節。”劉川感慨,儘管身在異鄉,但吳震達、劉川都覺得,祖國越來越富強,他們的內心也越來越“踏實”。

  “能夠安全順利回家,值得感恩”

  齊婧帶著6歲的兒子從杭州回南京過年,一個車廂就兩人好不自在,“給家人買的新衣服、各種吃的早就寄回家裏了。”祁婧感嘆,她“擠”過快十年的春運,還沒有哪年像今年一樣,整個車廂只有母子兩人。

  能正常回家過年,值得感恩,這是齊婧發自內心的感觸:“感謝國家和保障老百姓生活的工作人員,正因為我們國家把疫情控制得這麼好,才能讓這麼多人安心回家,很不容易。”

  鼓勵就地過年,也要保障旅途的順暢安全。祁悅告訴記者,在各地“就地過年”的倡議下,東航江蘇公司假期的飛行班次相比往年大幅減少,但保障旅客安全順利出行的要求沒有絲毫放鬆。“我們的航班會配備消毒瓶,在飛行過程中,乘務員要定時定點對客艙進行消毒,尤其是對衛生要求相對較高的衛生間等空間,進行更加細緻的消毒處理。”祁悅介紹,做好每一位旅客的體溫測量,查驗健康碼,了解落地地區的防疫政策,提醒旅客做好出行防護,是每一次飛行班組的標配工作。

  當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任務依然嚴峻。1月,一位在廈門結束隔離的俄羅斯旅客搭乘祁悅執飛的航班。從核驗旅客身份到飛行中的服務,都在“緊張”的狀態下不露痕跡地完成。“旅客選擇我們,我們就要為他們負責。尤其是春節期間,要給大家一個格外踏實的旅程,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祁悅説。

  為了保障人們順利出行,還有很多人在默默奉獻。根據各地疫情防控的要求,有的需要持有一定期限內進行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因此,臨近春節長假,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核酸檢測業務比平時要忙碌不少。醫院核酸檢測咽拭子採集點護理組長黃佳佳告訴記者,從1月下旬開始,做檢測的人數比平時大幅增加,“多的時候每天近2000人次,少的也有1000多人次。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為回鄉做的。”黃佳佳介紹,目前核酸檢測結果出來速度很快,週一至週五上午10點前完成採樣,當天下午2點就能取到報告;12點前採樣,當天下午5點前也能拿到報告。

  “基本上都可以及時拿到報告,不耽誤大家踏上旅途。”黃佳佳表示,春節期間醫院也加班加點進行核酸檢測,“一切都為保障大家過個好年!”(新華日報 記者 蔣明睿 沈佳暄 胡安靜 陳月飛 付奇)

編輯:羅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