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公路服務百姓出行 “四好農村路”打通江蘇行政村
來源:新華日報  |  2021-02-18 10:09:45

  原標題:高品質公路服務百姓出行 “四好農村路”打通全省行政村

高品質公路服務百姓出行 “四好農村路”打通江蘇行政村

高品質公路服務百姓出行 “四好農村路”打通全省行政村_fororder_1

高品質公路服務百姓出行 “四好農村路”打通全省行政村_fororder_2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高速、國省幹道、農村公路讓我們的出行由點及面,四通八達。其中,普通公路包括普通國、省道和農村公路,是公路交通的中堅力量。“十三五”期間,江蘇不僅實現了高速公路從“縣縣通”向“縣城通”的提升,同時,雙車道的農村公路更如毛細血管般打通了江蘇的每一個行政村。

  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逾14萬公里

  2017年底興泰高速建成通車,興化成為全省最後一個通高速的縣城,也宣告了江蘇高速公路實現從“縣縣通”向“縣城通”的提升。

  豐鹽、張家港疏港、泰高、徐明、宿揚、興泰、鎮丹、海啟、錫通南北接線、溧高、常宜……5年來,一批優質高速公路通達更多地方,江蘇高速公路里程已達到4924公里,路網結構也更加完善。以2018年9月通車的鎮丹高速為例,北接泰州大橋,南連滬寧高速,通車後泰州大橋的年均日交通量增長17%以上,過江車流分佈更為合理。

  高速公路打通了主通道,國、省幹線和農村公路則逐一打通“最後一公里”。“十三五”期間,江蘇交通運輸部門完成普通國、省道建設2094公里,省際普通國、省道增加了6條,消除斷頭路、瓶頸路約800公里,實施普通國、省道公路快速化改造430公里,建成具有集疏運功能的普通國、省道公路近400公里。

  目前,江蘇公路總里程15.99萬公里,其中普通國、省道里程達到了12255公里,普通國、省道一級公路佔比全國最高。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了14.28萬公里,在全國率先實現行政村通雙車道四級公路全覆蓋。目前,已經實現了10萬人口節點30分鐘上高速、相鄰縣通一級公路、縣到鄉鎮通二級公路、鄉鎮到行政村通雙車道四級公路。

  俗話説,要致富先修路。全省公路系統在推動公路事業高品質發展的同時,注重發揮公路對“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實施的服務支撐作用,推動地方經濟持續良好發展,確保無論是農路、普通公路還是高速,在出行效率和出行品質方面都有保障。

  成功創建一條條“暢安舒美”路

  “十三五”以來,江蘇公路部門加快推進普通公路養護管理現代化發展,著力打造安全、暢通、智慧、高效、綠色的現代化公路網絡和服務體系。

  在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方面,5年來,實施普通國、省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1萬公里、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3.28萬公里。在普通國、省道橋梁建設應用方面和智慧化方面也做了許多嘗試和探索。

  相比于封閉的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和農村公路的路況更加複雜。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按照部、省統一部署和江蘇公路發展實際需求,組織全省公路系統完成了平面交叉口交通環境整治、公路橋梁安全防護、隧道入口段行車安全及提質升級等專項工作,目前,已經全面完成階段性目標任務,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正在不斷增強。此外,路網保障能力也在增強,在1個省路網中心、13個市級路網中心基礎上,建成了縣級路網指揮中心,在全國率先基本形成省、市、縣三級路網指揮體系。一旦遇到突發性事件,這些指揮中心就能發揮作用,及時指揮養護和清、排障人員抵達現場解決問題。

  三分建設七分養護。江蘇的公路建設,不僅有質有量,在養護方面也是保持著領先的水準。“十三五”以來,在工作方式方面,不斷加強公路的日常精細化和預防性養護,不再是“哪壞修哪”,而是用功在平時。“因為公路養護就和我們護膚是一個道理,有了問題要及時處理,但是更多的功夫要花在日常的保養上,預防問題的出現。”一位長期在一線的公路養護工作者形象地介紹道。目前,在交通流量持續增長的情況下,我省普通國、省道的技術狀況水準依然處於全國前列。228國道、233國道等成功創建“暢安舒美”路。可以説,江蘇的普通公路、橋梁始終維持著良好的技術水準和狀況。2020年底,交通運輸部“十三五”國評組來江蘇開展幹線公路養護管理治理能力評價工作,江蘇的“十三五”普通公路工作獲得了國評組的好評。

  綠色環保和智慧化亮點頻現

  “十三五”期間,江蘇的綠色公路、智慧公路建設呈現了一些新亮點。面向“十四五”,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交通部門將做好規劃,讓公路建設發展更加綠色、更加智慧。

  在綠色公路建設方面,524國道常熟段改擴建工程已經入選交通運輸部第三批綠色公路建設典型示範工程。這項工程從方案設計、節能施工到低碳管養的全過程,都實踐了節能減排策略,其中運用了許多高科技,實現了過程式控制制和精細管理。比如:將BIM數字化信息技術引入了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不僅提升施工管理效率,也降低了成本,並先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中國公路學會“交通BIM工程創新”二等獎等。在一些養護工區,引入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雨水收集回用系統等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技術,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在南京江南公路一站,還建成了總容量達528千瓦的“光伏小型電站”,並成功並網發電,年均發電量約為55萬千瓦時,每年能減少碳排放約543.5噸,産生經濟效益50多萬元。這些新技術的運用,讓江蘇公路建設、管養更加綠色環保,具有顯著的社會、環保和經濟效益。

  在智慧公路建設方面,省交通運輸廳已經在道路、橋梁和隧道的項目中組織“一路一橋一隧”智慧工地試點示範工程建設應用,項目包括420省道金湖段、344國道淮河大橋以及126省道南京段。在工程建設中,實現了“進度實時感知、品質全程式控制制、全樣數據可溯”。智慧公路建設也能提升道路的安全性。省交通運輸廳相關人士表示,我們開私家車經過路口,如果前面是一輛貨車或者公交車,往往會被阻擋視線,看不到交通信號燈,有時候就會“闖紅燈”造成安全隱患。在524國道常熟段,我們正積極探索5G+車路協同場景應用。針對貨車影響後車駕駛員視線、交叉口多降低通行效率等痛點,開發了一個微信小程式,叫做“車內信號燈”,這款軟體將道路渠劃、紅綠燈“搬”進了車內,能夠實現“秒級”信號燈實時在線顯示,這樣,開車在路上,就能提前知道下一個路口的紅綠燈情況,只要合理控制車速,就能讓車輛在綠燈時通過路口,而且也不怕前車遮擋交通信號燈了。目前這項技術已經在524國道通港段實現全面覆蓋。

  新科技新應用能夠進一步改善出行體驗。江蘇公路建設不僅注重“硬實力”,也注重“軟實力”的提升。“十三五”期間,省交通運輸廳不斷挖掘普通公路的服務功能,從“行得暢”“服務優”“更惠民”等方面下功夫,不斷提升公路服務水準。一是行得暢。在全省公路系統組織開展了“保安全、保暢通、強服務”專項行動,充分發揮省、市、縣三級公路網中心的服務功能,加強節假日和重要時段交通流量預測和研判分析,設立黨員服務崗、便民服務點等,為出行的駕乘人員提供服務。二是服務優。省交通運輸廳通過將普通公路的服務設施進行全面的提檔升級,建成普通國、省道公路服務設施134處,打造了徐州104國道王集服務區“漢韻驛站”等多個“公路驛站”品牌。在農村公路方面,結合當地特色,建立了農村公路驛站,為老百姓到農村自駕遊提供了休息點、旅遊點。比如,在溧陽一號路上,有神女湖驛站、汨羅灞驛站,對於自駕遊的朋友,遊覽山水累了,可以在休憩的同時,在驛站裏體驗當地文化,品嘗當地美食。三是更惠民。在收費服務方面,嚴格落實“綠色通道”、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免費通行等各類優惠政策。同時,嚴格按照國家“兩個路網”體系建設要求,嚴控普通公路收費站設立。在撤銷全省政府還貸性二級公路收費站基礎上,又依法撤銷到期普通公路收費站38個,助力實體經濟物流成本降低。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重要起步期。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從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際出發,以數字公路、美麗公路、平安公路、綠色公路、法治公路建設為重點,努力打造高品質的基礎設施、高品質的出行服務、高效率的行業管理,確保加快推進品質工程建設、智慧交通關鍵技術攻關、“四好農村路”高品質發展、提升科技興安水準等亮點任務取得突出成效,形成具有江蘇特色、全國領先的公路建、管、養、服品牌集群,為全國公路行業發展提供江蘇樣板、貢獻江蘇智慧,也為廣大駕乘人員和百姓出行提供智慧化服務。 (新華日報 作者 劍飛)

編輯:羅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