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弘揚脫貧攻堅精神 創造更多“人間奇跡”
來源:新華日報  |  2021-02-26 10:11:42

  原標題:我省幹部群眾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弘揚脫貧攻堅精神 創造更多“人間奇跡”

  “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月2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總結表彰大會後,江蘇各地幹部群眾倍受總書記講話精神鼓舞,紛紛表示要進一步總結脫貧攻堅經驗,大力弘揚“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鞏固歷史性勝利成果,創造更多發展奇跡。

  盡銳出戰,取得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在書寫“人間奇跡”的過程中,江蘇省交出了一份高品質答卷:254.9萬農村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年人均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兩不愁三保障”成果不斷鞏固提升……江蘇多年來踏踏實實錨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盡銳出戰,終於全力攻克貧困堡壘,取得決戰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全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全面勝利,是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艱苦奮鬥取得的又一次偉大勝利,作為脫貧攻堅參與者和成果見證者,我感到無比自豪和振奮。”南京市棲霞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朱從政説,“十三五”期間,全區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以高於市定標準3000元實現100%脫貧,26個經濟薄弱村(欠發達村)以高於市定標準50萬元實現100%摘帽,“兩個100%”的脫貧攻堅目標圓滿實現。

  朱從政介紹,下一步將全面貫徹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扶貧工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幫助農村低收入群體更好地參與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在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村,放眼望去,稻田裡長滿了綠油油的紅花草。“這草是上好的肥料,都是趙亞夫指導我們種下去的。”60歲的稻田承包戶李文美解釋説,戴莊村發展的是現代高效農業,水稻不施化肥不打農藥,1公斤大米能賣到20元,在家務農一年純收入可超過3萬元。2002年,在趙亞夫的指導下,這個地處茅山革命老區的村莊開始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創辦村社合作型農民合作社,如今成為有名的富裕村。

  “總書記的講話催人奮進,令基層扶貧戰線工作者備受鼓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産業幫扶是最關鍵一招。”沭陽縣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縣扶貧辦主任周銘敏剛剛參加完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她説,在鞏固期內,沭陽將繼續實施電商扶貧、産業扶貧“328”工作機制等一系列幫扶措施,讓産業幫扶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引擎”。

  “年齡大了不能外出務工,在這裡整理花、澆澆水,活不重,每月能掙2000元呢!”在沭陽縣廟頭鎮富業花卉扶貧電商産業園,昔日建檔立卡戶仲從懷在月季花叢裏忙碌著,對現在的生活十分滿意。花木是沭陽縣的富民主導産業,該縣經濟薄弱鄉鎮的數千名已脫貧低收入農戶,通過加入花木産業實現了穩定增收。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徐州市扶貧辦副主任焦思權表示。徐州是我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69個經濟薄弱村、62.78萬低收入人口,任務量佔到全省四分之一。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徐州扶貧系統幹部衝在前、幹在前,採取了一系列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攻堅舉措,截至2020年,全市269個經濟薄弱村集體年平均收入達61.48萬元,是2016年初的10倍多。

  在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揚州市廣大黨員幹部、愛心企業家積極結對幫扶低收入農戶,在社會中形成了良好的互助風尚。“揚州麥客”負責人周必勝以黨員的責任擔當和老兵特有的銳氣,將一個當初只有8名成員的收割機跨區作業合作社,迅速發展成作業地區橫跨大半個中國的“全國示範合作社”“江蘇省百強合作社”。他説,接下來還將以“名師工作室+鄉土人才+合作社”的融合模式,帶領更多人邁向美好富裕生活。

  勇擔使命,匯聚扶貧協作“江蘇力量”

  脫貧攻堅絕對不僅僅是貧困地區的事。江蘇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形成跨地區、跨部門、跨單位、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社會扶貧體系,在扶貧協作中勇於擔當,匯聚起排山倒海的磅薄力量。

  “榮譽屬於廣大扶貧幹部,在新奮鬥的起點上,我們將繼續加強東西部産業合作,為書寫徐寶扶貧協作新時代的‘最美華章’作出新的貢獻!”此次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的徐州市農業農村局機關黨委副書記王松松説。他牽頭推動“寶貨進徐”“蘇企進陜”,將寶雞農産品端上徐州市民餐桌,也成功助力寶雞市5個對口貧困縣在陜西省率先摘帽。

  “十三五”以來,江蘇省將脫貧致富奔小康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納入省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和省政府十大主要任務百項重點工作,兩手齊抓、兩手發力。無論是東西部扶貧協作,抑或是省內對口支援,江蘇兒女都以實幹與擔當匯聚起助力打贏脫貧攻堅的“江蘇力量”。

  常州國家高新區與鹽城市大豐區,兩地相距200多公里,卻因脫貧攻堅對口幫扶,結下了特殊緣分。

  多年來,常州高新區累計派出24名扶貧幹部“接力”到大豐工業園挂職,將産業不斷“嫁接”到大豐。如今,園區擁有6家新三板上市及各類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企業和1家主板上市輔導期企業,建成4家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先後培養出谷登機械、駟博電氣等行業小巨人和獨角獸企業2家。園區每3家企業就有1家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高品質發展主體。

  在省外,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蘇高新農産品供應鏈示範基地,一批批“黔貨”已整裝待發,很快將會擺上蘇州各超市商品貨架。蘇州市政府黨組成員、省對口幫扶貴州省銅仁市工作隊領隊查穎冬説,線上線下建立的“黔貨入蘇”通道,將銅仁綠色生態的農特産品輸送到蘇州市場。去年,銅仁最後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順利摘帽。

  在青海省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自“梁溪—循化”東西部扶貧協作、攜手奔小康工作開展以來,無錫市梁溪區援青幹部積極聯繫對接兩地企業,尋找消費扶貧的切入點,通過分析兩地産供結構、市場需求、成本構成等因素,列出消費扶貧的産品清單,並多次聯繫無錫經銷商體驗循化當地特色産品。

  自2017年開始,泰州市與陜西省咸陽市結對,最終助力其下轄的長武、永壽、旬邑和淳化等4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作為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一分子,我倍感欣慰!”泰州市對口幫扶咸陽市工作組組長、咸陽市政府副秘書長(挂職)智俊忠説,2021年他們將聚焦年度目標任務,助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縱深推進泰鹹兩市合作,推動咸陽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銳意創新,鼓足“犇”勁再出發

  率先探索“建檔立卡”“五方掛鉤”等方式,聚焦農村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省定經濟薄弱村等,大力組織實施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十三五”以來,江蘇省不斷創新扶貧、防返貧機制,在迎接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展現“江蘇智慧”。

  “大會的召開是對我們脫貧攻堅工作的肯定,目前,我們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後主要工作是鞏固脫貧成果。”響水縣政府扶貧開發服務中心主任吳從兵介紹,去年9月,響水縣設立“防返貧保險”,為全縣5萬人口的建檔立卡低收入戶每人購買20元的保險。鹽城市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於規範做好低收入農戶建檔立卡工作的實施細則》,對全市建檔立卡和脫貧退出工作統一程式、統一表式、統一標準。

  “感謝政府給俺送來了‘救命錢’,防貧保真是‘及時雨’啊。”2020年,連雲港海州區浦南鎮江浦村村民周懷霞接過16萬餘元的防貧保險救助金,連聲道謝。連雲港市扶貧辦副主任王洪波介紹,自2020年在全省率先推行精準防貧保項目後,該市精準防貧保險累計救助4034戶,發放救助金1355.8萬元。

  “總書記的講話為我們下一步工作指明瞭方向,鼓足了‘犇’勁。”淮安市淮陰區扶貧開發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劉婷説。2019年底,淮陰區提前一年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建檔立卡低收入戶累計脫貧率100%,省市定經濟薄弱村累計達標率100%,重點縣(區)成功摘帽。為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去年3月,該區先行先試,成功申報全省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縣區,持續推動脫貧攻堅“掃尾”“鞏固”“銜接”“探路”相關工作。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面向未來,江蘇將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新華日報 張濤 整理)

編輯:楊心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