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江蘇寧錫常接合片區實施方案發佈 “最美片區”有了城鄉融合“施工圖”
江蘇省政府3月23日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近日印發的《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江蘇寧錫常接合片區)實施方案》。此前,江蘇寧錫常接合片區等11個地區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方案》出臺,標誌著這一江蘇“最美片區”有了“施工圖”,對於全省突破城鄉二元體制障礙,牽引帶動城鄉融合發展全局具有重要意義。
先行先試源自高起點
寧錫常接合片區地處長三角核心區、南京都市圈範圍,包括南京市溧水區、高淳區,無錫市宜興市,常州市金壇區、溧陽市,國土面積6361平方公里。“片區生態人文資源優越,特色産業蓬勃發展,城鄉改革縱深推進,科技創新成效初顯,農民收入持續提升,具備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良好基礎。”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説。
林木覆蓋率超過30%,歷史文化名村數量接近全省一半,被譽為江蘇“最美片區”;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智慧電網、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強勁;一批創新創業平臺、龍頭企業加快集聚;2020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6萬元,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比1.91:1,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區之一……一系列亮眼數據説明試驗區發展基礎好、起點高的優勢。
殷實“家底”,為先行先試創造條件。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在推動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增加農民收入、保障農村産業發展用地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一環。“寧錫常接合片區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入市方面率先試水,取得一定成果。”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袁曉軍介紹,目前溧水、高淳、宜興三地有9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面積達96.16畝,入市土地收益6250萬元,用途涵蓋工業、農貿市場、民宿、商業等。各地開展入市地塊調查摸底、成立專項議事協調機構、啟動村莊規劃編制,並結合各地實際探索形成一批創新性、可複製的推廣試點經驗。
“産業是城鄉融合的基石,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要統籌産業升級、強化體系支撐。”省工信廳副廳長李鋒説,目前,溧水的新能源汽車、溧陽的動力電池、宜興的線纜、金壇的新能源汽車、高淳的醫療器械,都已形成特色鮮明、帶動性強的産業集群。
打通亟需疏通的“堵點”
結合片區發展實際,有更多試點值得期待——《方案》為試驗區量身定制5項試點措施: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建立科技成果入鄉轉化機制、搭建城鄉産業協同發展平臺、建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健全農民持續增收體制機制。
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方面,江蘇省已有12個省級試點地區有地塊入市,共入市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107宗4462.4畝,入市土地收益達7.51億元。“在全面開展集體建設用地摸底調查、依法完成確權登記、推動實現國土空間規劃有效管控的基礎上,試驗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入市規則制度體系和入市土地的市場化機制。”袁曉軍説,試驗區應加快明確多元化入市途徑,做好建立入市土地的價值保障機制,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賦予入市土地抵押擔保權能等工作。
“建立科技成果入鄉轉化,圍繞轉化什麼、怎麼轉化、在哪轉化,強化一個體系、打造一支隊伍、建設一批載體、構建一種機制。”省科技廳一級巡視員段雄介紹,要推動江蘇省關於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主動融入國家“100+N”開放協同創新體系。此外,江蘇省將進一步發展壯大科技特派員隊伍,推動科技下鄉、服務下沉、服務“三農”。
促進農民增收,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一項最基本任務。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潘長勝介紹,試驗區將推動以高品質就業提升農民工資性收入、以多元化創業提升農民經營性收入、以産權制度改革提升農民財産性收入、以制度創新提升農民轉移性收入、以社會保障完善提高農民獲得感等任務舉措,著力縮小城鄉居民生活水準差距。
有了階段性“小目標”
《方案》的出臺標誌著寧錫常接合片區有了階段性“小目標”。“到2025年,試驗區5項試點任務全面完成,城鄉生産要素雙向自由流動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引領帶動示範效應充分釋放,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工作經驗和體制機制改革措施,成為全國重要的改革品牌。”林康説。
試驗區先行先試,需要改革創新思維。聚焦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的堵點障礙,《方案》加強首創性差異化改革設計,大力推進體制機制破舊立新。針對農村土地問題,明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多元化入市途徑、入市用途和轉讓方式;針對科技人才下鄉,提出探索“新村民”機制、賦予科技人才農村集體成員收益分配權等政策;針對資金不足問題,提出支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建立金融機構服務“三農”激勵約束機制等一系列新舉措。
《方案》還明確一系列實施載體,比如依託各類園區建設城鄉産業協同發展先行區、發展一批“星創天地”、構建生態産品交易平臺等。
在《方案》最後,試驗區5個市(區)提出進一步細化落實的具體措施,並作為方案附件一併出臺實施。整體性設計與差異化實踐相結合,各地城鄉融合的“線路圖”更加明晰。(新華日報 記者 沈佳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