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千年農耕文化正成為鄉村旅遊新優勢——傳承,讓農業文化遺産“活”起來
興化市千垛景區 (新華社發)
4月春光爛漫,在“三分土地七分水”的興化市千垛鎮,“千垛菜花織金黃”的美景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光。“河有萬灣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正是千垛菜花的真實寫照。
2013年,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被原農業部授予首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之一;2014年,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成為江蘇唯一入選項目。
除了興化垛田,江蘇省還有泰興銀杏栽培系統、高郵湖泊濕地農業系統、無錫陽山水蜜桃栽培系統、吳中碧螺春茶果複合系統、宿豫丁嘴金針菜生産系統等6處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數量居全國前列。此外,還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2個,中國傳統村落33個。
作為“魚米之鄉”,江蘇農耕歷史源遠流長,如何傳承好農耕文化,讓農業文化遺産煥發新生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農耕文化,孕育“魚米之鄉”歷史榮光
每天清晨,千垛鎮東旺村的陳友南都要下地幹活,他的農田在一片水面上。
油菜花盛開時節,也是農閒之時,但陳友南有一項重要工作要做——罱泥,在湖蕩河溝中撈取水底淤泥用作垛田的肥料。
千年前,興化因地勢低窪飽受洪澇侵害,為抵禦洪水,當地人運用智慧和雙手創造性地水下取土,壘土成垛,打造出一塊塊大小各異的垛田,至今依然保持著垛田的地貌特徵。
垛田獨特的地理風貌,導致很多現代化的工具在這裡沒有辦法施展拳腳,所以至今仍然保留著非常傳統的農耕方式,很多農具其他地方難得一見。“這個叫戽。”陳友南指著手中的工具説,這是用來取湖裏的水上來。
垛田傳統農業系統延續至今,當地的龍香芋、生薑、香蔥等蔬菜種類多、品質好、産量高,是久負盛名的蔬菜之鄉,這也促使蔬菜脫水加工業在當地迅速發展起來。目前,興化是全國最大的蔬菜脫水加工基地,其中80%的脫水蔬菜加工企業位於千垛鎮。每年千垛鎮僅香蔥的加工産品就達一萬多噸,遠銷海內外。
興化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祝善説,垛田土地上長的香蔥收益是最高的,通過凍幹技術,企業香蔥産品年産值超1500萬元。
水是江蘇最鮮明的符號,同樣被水孕育的還有高郵湖泊濕地農業系統。高郵湖是全國第六、江蘇第三大淡水湖泊,自然資源、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豐富,不僅是我國需要保護的重要濕地生態系統之一,還是擁有良好的農業生態系統和較高經濟價值的濕地利用系統,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農業文化成果典範。
高郵湖濕地農業系統獨特的地域優勢、豐富的食物與淡水資源養育著我國三大名鴨之一的高郵鴨。高郵鴨的飼養和鹹鴨蛋加工技術,在高郵地區更是家喻戶曉,源遠流長。
北宋著名詞人秦少遊以高郵醉蟹饋贈師友蘇東坡,蘇軾則以從揚州市面上購來的鹹鴨蛋作為回贈,並作詩讚美鹹鴨蛋:鳧子(鹹鴨蛋)纍纍何足道,點綴盤餐亦時欲。
“長江流域是我國農耕文明起源地和農耕文化重要傳承地,江蘇農耕歷史源遠流長,得益於跨越南北、濱江臨海的地理優勢和四季分明的優越氣候,擁有豐沃的水土資源和豐富的物種資源,在此基礎上誕生了發達的農業經濟和農耕文明。”在省農業農村廳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處處長孟德富看來,勤勞智慧的江蘇先民因地制宜創造的稻作、圩田、桑基魚塘、茶果間作等耕作系統,對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兩漢文化、吳越文化的興盛産生深刻影響,在我國的農耕文化發展史上擁有一席之地。
在水稻文化上,泗洪縣韓井遺址的人工稻田遺跡證明江蘇稻作文化起源於距今8000多年前,吳中區草鞋山遺址出土了6000年前我國最早有灌溉系統的古水稻田;在漁獵文化上,蘇州吳江梅埝龍南遺址出土了大量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漁獵工具和魚、龜骨骼,今天的吳江及周邊地區仍存在大批以“瀆”“浜”“灣”“浦”“塘”為名的地名;在茶葉文化上,宜興地區在漢朝就已有茶葉生産技術教學案例記載,陽羨茶由茶聖陸羽直接推薦為唐朝貢茶,太湖洞庭山已有1000多年種植歷史的“洞庭茶”,在清康熙年間更名為“碧螺春”並沿用至今,躋身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在發達農耕文化的孕育下,江蘇一直位列全國13個糧食主産省和四大茶葉主産區之一,“魚米之鄉”“天下糧倉”歷史榮光到今天依然閃耀。
留住鄉愁記憶,在保護中傳承
各地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造就了不同的農業文化,也留下了豐富的農業文化遺産。在繼承傳統上下功夫,在發展上下功夫,江蘇省擦亮農業文化遺産金名片,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湖畔春光早,山中茶色新。太湖之濱,蘇州洞庭山的村民們又進入了忙碌的季節。顧曉軍的茶果園裏兩撥工人正在幹活,一撥是採茶工,一撥是為枇杷樹疏果的工人。
在茶園裏種果樹是當地由來已久的農業傳統,據史料記載,洞庭山茶果間作系統最早形成于唐代,茶和果共生共榮,産出了一代名茶洞庭山碧螺春,也産出了具有濃郁地方特點的枇杷、柑橘、楊梅等10多種果樹。道法自然的農耕理念,最大限度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保護了洞庭東山、西山茶果園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穩定性。
“我們茶園裏種植了一些楊梅樹,有的樹齡有100多年,我們把修剪下來的樹葉放在樹根旁邊,讓它自然發酵、腐爛,重新融入泥土中。”顧曉軍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碧螺春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説,茶果間作,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果樹花粉、花瓣、果子、落葉等落入土壤,茶樹可以從土壤養分中吸收果香、花味,這種特殊的生長環境造就了洞庭山碧螺春茶獨特花果香的優良品質。
洞庭山農民的生産與碧螺春茶果複合系統息息相關,茶葉成為當地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帶動蘇州吳中區茶葉産量和産值年年攀升。2019年,全區茶園面積3.47萬畝,茶葉總産量385噸,其中碧螺春産量127噸,同比增長18.7%;茶葉總産值3.3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碧螺春産值為1.7億元,佔總産值的51%。
2020年,吳中茶果複合系統被列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吳中區洞庭山碧螺春茶業協會秘書長葉國平表示,接下來,將對茶園中果樹的品種、比例以及種植模式進行定量、定性分析,把茶果間作模式推向標準化發展。
碧螺春茶果複合系統作為一項農業文化遺産,不僅拉動了當地茶果産業發展,帶動茶農、果農就業增收,也積極推動了鄉村文化的傳承發揚,描繪出一幅獨具特色的山水和人文畫卷。
為更好地留住鄉愁記憶,江蘇省在村落保護、農耕資源開發、農耕文化教育等方面作出積極探索。2013年以來,省政府陸續在實施農業現代化工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等文件中,多次提到要加強對農耕文化的保護與挖掘;南京、常州、蘇州、泰州、宿遷等地紛紛推動農耕文化、學農活動等進校園進社區。2017年9月,江蘇省以省政府令形式印發《江蘇省傳統村落保護辦法》,在全國率先以省政府規章形式對傳統村落進行立法保護。
入選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地區,在加大保護的同時,通過農旅結合、品牌打造實現産業化梯度發展,彰顯出農業文化遺産的獨特魅力。如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因其萬島聳立、千河縱橫的獨特姿態成為奇觀,興化每年通過舉辦千島菜花旅遊節等形式,傳承弘揚垛田農耕文化,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無錫連續20多年舉辦“中國·無錫陽山(國際)桃花節”。
深挖豐富內涵,釋放更多活力
為深入挖掘我省農耕文化豐富內涵,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0年,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於加強農耕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的意見》,旨在從江蘇實際出發,加強農耕文化保護與傳承,推動江蘇省農耕文化釋放新活力,助力實現鄉村文化振興。
作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垛田傳統農業系統的生命力不僅僅在於維持原貌,這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成了發展的契機。
興化市千垛景區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晏中和説,近年來,垛田的産業有了很大變化。“現在我們借助垛田,借助油菜花來搞鄉村旅遊,帶動農民發家致富,景區周邊家家都開農家樂、都能做民宿。一個月最多的純收入能達到20萬元,最少的也有三四萬元。”
每年為期一個多月的垛田菜花節,能接待遊客60多萬人次,鄉村旅遊讓垛田傳統農業系統煥發了新的生機,也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商機。
因水造垛、因垛種菜的垛田傳統農業系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活化石”。保護與發展是當地面臨的重要課題。
興化市委農辦副主任平文策介紹,泰州市頒布了垛田保護條例,為保護垛田提供了法律依據,“我們遵循在傳承中發展,在保護中利用的方針,充分挖掘農業文化遺産的經濟、生態、社會、文化、品牌價值,走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之路。菜花節成功把生態優勢轉化為旅遊優勢,同時垛田傳統種植品種得到了有效保護和利用。我們當地的脫水蔬菜産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全市脫水蔬菜出口額達到了1億美元以上。吸納農村就業人員5萬多人次,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産業優勢。”
吳中區書協、美協會員,蘇州市東山東靈茶葉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王蘊艷常常將自己對茶的情感轉化為書畫創作的主題。“作為土生土長的東山人,我是喝著洞庭山碧螺春長大的,我常在茶香中尋找書畫創作靈感,在作畫的同時品味茶的文化,書畫和茶已經融入我的人生。”王蘊艷説,人生如茶須慢品,歲月似歌要靜聽。傳統的茶果間作模式、非遺傳承製作工藝以及高品質的茶品,奠定了江南茶文化發展的深厚底蘊,推動了江蘇茶産業發展。
然而,農業文化遺産的傳承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以高郵湖濕地農業系統為例,近幾年來,隨著沿湖地區工業經濟的迅猛發展,各種工業污染、生活污染等問題顯著增多,這不僅直接導致生物多樣性的下降,高郵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的傳承與保護也面臨威脅。
此外,當前農耕文化傳承還面臨文化載體消失的風險。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農村人口加快向城鎮轉移,農耕文化的載體逐漸湮沒,生存空間日漸萎縮,傳承保護迫在眉睫。
文化主體也正遭受著斷層風險。文化的傳承主體是人,農民是農耕文化的創造者和使用者。鄉村人口不斷減少,使得農耕文化的傳承主體與消費主體流失,阻礙農耕文化的延續傳播。
“要‘軟硬結合’,從江蘇實際出發,傳承保護優秀農耕文化。”孟德富説,在推動村莊環境面貌改善提升的同時,要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注重科學利用和價值提升,充分發揮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中的重要作用,讓農耕文化在新時代釋放新的活力。
具體來説,就是要守住村莊、保護載體,激發村莊發展內生活力,聚焦發展農業生産技術水準、發展生態農業體系、傳播推廣農民藝術、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傳承耕讀文化。同時,加大鄉土人才培育力度,提升農民對傳統農耕文化的主體意識,增強認同感、參與感。立足本土特色,創新農耕文化傳承、保護與發展方式,構建多方參與、多元發展的農耕文化傳承機制,激發古老農耕文化的新活力。(新華日報 記者 吳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