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韓小強 通訊員 施為):4月29日11時許,我國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成功將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發射升空。這項航天任務能夠順利完成,也有蘇州高新區的一份功勞。
浙江大學蘇州工業技術研究院外景 攝影 蘇高軒
在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中,有一套為航天員保駕護航的系統——航天員生理參數監護系統。這套系統是由位於蘇州高新區的浙江大學蘇州工業技術研究院數字化醫療儀器研究中心與中國航天員中心聯合研製而成,由該中心主任葉樹明帶領團隊參與完成研發。
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長16.6米、最大直徑4.2米,重量達到22.5噸,能滿足3名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需求。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將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
要滿足3名航天員長期駐留,航天員生理監測系統十分關鍵。葉樹明團隊參與研發的這套系統能為航天員提供各項包括心電、血壓、腦電、脈搏、心血管參數、睡眠狀態等監測服務,是保護航天員安全的一道堅固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