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樓:辦人民滿意的“首善教育”
來源:新華日報  |  2021-05-18 09:46:48

  原標題:奮力建設“江蘇最好、全國首善”的現代化教育強區 南京鼓樓:辦人民滿意的“首善教育”

南京鼓樓:辦人民滿意的“首善教育”

南京鼓樓:辦人民滿意的“首善教育”

南京鼓樓:辦人民滿意的“首善教育”

南京鼓樓:辦人民滿意的“首善教育”

  教育是民生之基。

  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首善之區、幸福鼓樓,一個關鍵指標就是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教育,一直是鼓樓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件大事。

  作為南京乃至江蘇的“教育大區”,53平方公里的鼓樓區,擁有中學(含職業學校)24所、小學48所、幼兒園91所,8000余名教師,骨幹教師比例超35%,尤其是“十三五”期間,聚焦教育現代化建設和高品質發展,鼓樓教育事業一年一台階。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歷史新起點,置身鼓樓“全域首善、全域創新、全域美麗、全域幸福”的發展新版圖,從時代大勢到區域夢想,都在呼喚鼓樓教育的更大作為。

  未來五年,鼓樓將以打造“江蘇最好、全國首善”的現代化教育強區、構建“首善教育”品牌體系為目標,積極建成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江蘇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教育現代化。

  聚焦學生發展,探索德育模式

  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一直是鼓樓教育的主旋律。從理想信念、愛國情懷,到品德修養、知識見識,再到奮鬥精神、綜合素質,圍繞這些目標,各家學校都在探索實踐。

  在寧海中學,1936屆校友曾聯松背後的國旗故事得到了充分挖掘,學校成立了“曾聯松國旗護衛隊”,讓愛國主義教育深入人心。

  在江蘇第二師範學院附屬小學,“國家版圖意識教育”已經開展10年,這一教育形式被作為案例,入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編寫的中小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叢書。

  在芳草園小學,“能豆豆”議事會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代表等均由兒童自主選舉産生,該校的《能豆豆議事會:陽光兒童生活行動》獲評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典型經驗。

  2021年以來,結合建黨100週年,鼓樓區教育系統深入推進青少年“四史”學習教育, 在全區中小學生中開展以“百年輝煌·我們都是接班人”為主題的建黨100週年慶祝活動,引導學生們聽黨話、跟黨走、心向黨。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近年來,鼓樓區積極構建“1+4”德育模式,以“德育課程化”為統領,合理設計德育載體、路徑和方法,通過4個德育項目推進課程、文化、活動、實踐和管理的協同育人,“1+4”德育模式已經成為了鼓樓德育工作的核心表達。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樓區組織編寫了區域校本課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叢書》,在全省屬於首創。同時,該區還積極樹立健康第一、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深入推進陽光體育運動、才藝拓展計劃和科技創新教育,近年來,該區學子在體育、藝術和科技等各類比賽中,得獎層次和總數均位居全市前列。

  聚焦學校發展,形成內外合力

  “二十九中的一位化學名師已經在我們學校上了一年多的課了,不光學生聽得起勁,我們的老師也慕名去旁聽學習,雙方老師還在一起共同教研,相互促進!”南京大學附屬中學初中部主任潘頻有感而發,就在2020年寒假,他們學校的線上課程全部使用二十九中的資源。

  課程同步、資源共享,這樣的嘗試並非一兩家學校的個別動作,而是整個鼓樓區所有初中學校的協同推進。2018年,鼓樓區探索組建“1+1+X”的三大初中發展聯盟,分別以南師附中樹人學校、金陵匯文學校(初中部)、二十九中初中部三所學校為核心,吸納了全區所有初中。

  教育資源再多,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如何實現教育領域的“傳幫帶”,促進區域教育全域優質?早在2007年,鼓樓區教育局就以瑯琊路小學為龍頭,成立瑯琊路小學教育集團,開南京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模式之先。目前,鼓樓已經形成7個小學教育集團、3個初中發展聯盟,學前教育形成了9個幼教發展共同體。

  多年探索,鼓樓的集團化辦學正告別“物理抱團”,走向“化學融合”。在初中教育聯盟,教學設施、信息設備、校本課程等軟硬體資源自由流轉,公辦校之間實現管理人員和一線教師的雙向流動。在幼教發展共同體,每學期至少組織4次研訓活動成為規定動作,南京市實驗幼兒園6年裏指導其他園所教師3600人次。

  更深層次的轉變,正在教育主管部門內部發生。

  兩年前的新學期伊始,來自區教育局的一份“主動服務辦學20條”項目清單,讓鼓樓區所有中小學、幼兒園的負責人為之一振。

  實施小學教育教學品質提升計劃、搭建鼓樓學校自主發展網絡平臺……學校自主發展,教育主管部門靠前服務,姿態轉變的背後是理念的更新。“過去我們對學校主要是指導和管理,缺錢給錢缺人給人,做些職能和義務範圍內的事情。”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説,出臺“二十條”,就是要給校長最大的空間來施展拳腳,釋放各自特色,需要哪些支持,教育主管部門全力提供。

  銀城小學全面實施《潛人才計劃》,鳳凰花園城小學主攻“綠色教育”,寧海中學分校把“學習力提升”搬上校領導的每週行政會……自主發展行動計劃發佈後僅僅兩個月,各校就陸續完成各自的發展計劃,次年1月就舉辦了專家論證會。

  “教育主管部門既然把這份信任和責任交給了校長,我們就要大膽闖大膽試,認真規劃學校自身的發展。”二十九中校長唐雲龍説。

  聚焦教師發展,提升德能素質

  2020年10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幕府山初級中學的化學教師劉廣祥,憑藉《化學反應中熱能變化的新觀察》一課,獲得全國説課好聲音“卓越獎”第一名,專家評價是:體現課標、敢於創新、貼近學生。從教僅7年,卻獲國家和省市級獎項無數,劉廣祥表示,“我的成長得益於鼓樓這片教育沃土,學校和區裏都給予了我指導和幫助,老教師們手把手、研訓員們一起磨課,作為一名鼓樓老師,我很幸福。”

  很快,從北京再次傳來好消息:拉薩路小學校長嚴瑾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捧回“全國先進工作者”的榮譽。她帶頭創新“項目驛站”校本研究機制,架構“五子樹”育人課程,為鼓樓區輸送了20多位校領導,近80位骨幹老師,4位特級教師。

  教師隊伍是引領教育事業發展的第一資源。鼓樓教育強,強就強在擁有一大批優秀的教師團隊。4名國家級名師,50余名省級名師,660余名市級名師,3000余名區級以上名師,是鼓樓教育事業的“壓艙石”。適應新形勢,實現新突破,勢必要培育與教育高位發展相匹配的教師隊伍。

  成為好教師,德能是關鍵。2014年起,鼓樓區教育局打造以“做精神明亮的鼓樓教育人”為主題的“鼓樓師德講壇”,開展師德師風主題教育和“為身邊的教師點讚”活動。

  聚焦名優師資培養,鼓樓區近年來啟動“三優”工程,深化“三名”建設,2015年起區委區政府每年出資1000萬元,專門獎勵名特優教師,並相繼出臺獎勵考核制度,實現了名特優教師或區級骨幹教師在學校、學科上的全覆蓋。

  實現教育的長足發展,需要儲備一批優質“青年後備軍”。近年來通過實施名師工作室、師徒結對,鼓樓區打造骨幹教師梯隊培育模式。目前鼓樓區共有11個市級名師工作室,現有區級名師工作室48個,幾乎涵蓋了中小幼所有學科,主持人基本由特級教師領銜,每個工作室成員由10-16名學科骨幹教師研究團隊組成,正在形成名師示範、引領和帶動全體教師成長的良好機制。

  聚焦家長髮展,打通“三間教室”

  營造良好的家庭情緒氛圍,幫助孩子認同差異,接納自我,形成積極的自我暗示……近日,芳草園小學副書記、副校長黃健現身鼓樓區“第三間教室”線上課堂,向家長們分享如何幫助孩子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這一課可謂上得及時。

  針對家長群體開展家庭主題教育,這在鼓樓不是新鮮事。早在1983年,鼓樓區就有小學率先創辦家長學校,還被評為全國優秀家長學校。此後,鼓樓區中小學、幼兒園的家長學校如雨後春筍相繼建立。2005年,“鼓樓區家長學校總校”成立,時任分管教育的副區長親自擔任總校校長。

  以家校合作推動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一直是鼓樓教育事業的一項重要課題。尤其是最近幾年,相關實踐不斷推陳出新。

  2018年2月,作為家長學校公益講堂的全新品牌“第三間教室”首次開講,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郭文紅帶來《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講座,吸引全區47所小學的460多名老師和家長參加。此後“第三間教室”幾乎每個月都會邀請家庭教育專家、心理健康教育專家、資深班主任等擔任講師,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

  成長的“第一間教室”是家庭,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第二間教室”是學校,是老師的傳道授業;“第三間教室”則是專門為家長開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輔相成,才能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們希望家長通過在‘第三間教室’的學習,努力把前兩間教室也都打通,使自己成為孩子成長最好的夥伴。”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説。

  “第三間教室”的示範效應很快顯現,從拉薩路小學的“家長成長學院”,到科睿小學的“集賢大講堂”,再到天妃宮的“天娃家長學堂”,豐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動被撬動起來,在鼓樓的各所學校落地開花。

  南師附中樹人學校的“樹人好家長”學堂自開辦以來,課程更加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初一以適應初中生活為主題,初二聚焦青春期心理特徵,初三關注升學指導。“這一形式正得到家長的認可,不少班主任向我反映,家長越來越支持他們的工作。”該校校長孫小紅説。

  “第三間教室”辦得再好,也會受到線下場地和人數的限制,如何把優質家庭教育資源在更廣的範圍內傳播?2019年3月,“鼓樓e學校”原有的“鶴琴育兒在線”欄目中新增了“寶爸寶媽學堂”空中課堂,把育兒課搬到線上,區內12家教辦園承擔了首批開講任務。

  空中課堂的第一課《像陳鶴琴一樣做父母》,由鼓樓區幼兒園園長崔利玲授課,首次直播就收穫了在線觀看人數4.6萬。目前,這一欄目每月開辦一次,成為廣泛傳播家庭教育的重要陣地。今年,寶爸寶媽學堂創意團隊還榮獲了全國巾幗文明崗。

  2021年起,鼓樓還把5月作為家庭教育主題月,在全區開展“助力成長10萬+”家校共育行動,包括開展家校共育面對面、致信家長溫暖對話、“送你一朵小紅花”家校點讚、“四史”學習教育進家庭、“第三間教室”線上課堂等系列活動,營造家校共育的濃厚氛圍。

  聚焦改革創新,推動質效進階

  運行4周內,658位老師開設720節課程,線上課程總訪問量約2960萬次,服務學生42萬人,其中有30萬人是區外的學生。這是2020年疫情初始,“鼓樓e學校”助力學生“停課不停學”交出的答卷。

  一個區級的在線教育平臺為何如此受歡迎?跳出“線上補課”的窠臼,激發學生的多維發展潛能,是鼓樓區的“關鍵一招”。

  早在課程設計之初,鼓樓區教育局就兼顧居家生活和學習,注重疫情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以及體育、閱讀、居家指導等,還特地增加了烹飪和旅遊課,學生在家也能過得充實快樂。

  特殊時期的大放異彩,源於數年前的一次信息化教學實驗。2018年11月,“鼓樓教師在線”作為國內第一個教師實時在線輔導學生的公益免費平臺正式上線,學生把作業中的疑難點拍照發送上傳,老師就會像滴滴司機一樣在線“搶單”,及時輔導答疑。

  置身信息化時代,教育事業不能成為“局外人”。《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準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

  國家戰略舉旗定向,鼓樓教育聞令而動,從“極課”智慧化閱卷系統到“鼓樓教師在線”再到設立“首席信息官”,圍繞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一系列探索實踐正在各所學校展開。

  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鼓樓區近年來不斷加強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的教育教學創新和改革,相關成果獲得6項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26項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9個一類項目被立項為江蘇省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建成8個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基地,一批“鼓樓樣本”得到推廣。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5月18日召開的鼓樓區教育發展大會暨鼓樓區“四個全域”教育推進會,將成為鼓樓教育事業高品質發展的全新起點。包括《關於深入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有關工作的意見》《關於深入推進鼓樓區學校自主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深化鼓樓區教育集團化辦學的實施意見》在內的一系列重磅文件將在會上發佈,承擔起一系列改革破題的重大任務。

  這是向外界釋放的信號,也是向自我下達的指令:鼓樓教育必須向著“首善”不斷再出發!(文 董翔 耿艷) 

編輯:楊心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