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三院:守正創新連接賦能 打造區域醫療“新樣本”
來源:新華網  |  2021-06-17 19:00:06

  2019年,放射科引進上海華山醫院耿道穎教授團隊、重症醫學科引進蘇州市立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2020年,風濕免疫科和上海華山醫院風濕免疫科合作簽約;2021年,上海曙光醫院徐列明專家簽約……進入新時代,越來越多的全國知名醫院“牽手”昆山市第三人民醫院。昆山市第三人民醫院秉持“辦人民滿意的醫院,讓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專業醫療服務”的理念,潛心醫業,守正創新,醫院各項事業進入發展“快車道”,成為昆山北部醫療中心,打造出我國縣域醫療“新樣本”。

昆山三院:守正創新連接賦能 打造區域醫療“新樣本”

昆山三院一角

  昆山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昆山三院)建於1960年,坐落于昆山城區北部,是一家集醫、教、研于一體的現代化二級甲等綜合醫院。

  60載風雨砥礪,昆山三院“持續領跑”背後的發展新動力是什麼?實現“健康昆山、幸福昆山”的路徑有哪些?日前,我們走進昆山三院,探尋其“守正創新、連接賦能”新實踐,感知昆山三院濟世惠民之情懷。

  濟世惠民:緊跟時代勇擔當,昆山三院頻頻交出“高分答卷”

  “1960年建院時叫城北衛生院,當時有11名職工,最少時只有2個人。”對於醫院發展史,昆山三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吳偉形容建院初始“基礎非常薄弱”,難以滿足城北居民的求醫問藥需求。彼時,昆山將昆山縣精神病醫院落戶在城北衛生院,衛生院幹部職工克服人員不足、設備不足的困難,堅持“大專科小綜合”發展思路,扛起醫療主體責任。城北衛生院一度成為昆山精神疾病診療中心,為昆山市精神病專科發展和人才培養,貢獻了巨大力量,並在1990年正式更名昆山市第三人民醫院。

  “時代向昆山三院發出又一次改革呼喚,在1998年。”吳偉介紹説,1989年昆山撤縣建市,1999年昆山市第三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到目前的新院址。“伴隨著昆山城市工業發展,外來人口增加,醫療綜合需求激增, 我們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壯士斷腕,對已經發展成熟的精神科進行徹底剝離,往綜合醫院發展。”吳偉介紹,當時醫院周邊企業很多,三院面向全國招聘,引進了骨科、心內科、五官科等成熟人才,並開設了相應科室,及時保障了富士康、通力電梯、淩達、緯創等落戶大企業職工的基本醫療需求,主動承擔起城北工業經濟發展的醫療保障任務。

昆山三院:守正創新連接賦能 打造區域醫療“新樣本”

醫院涉外醫療服務小組為患者診療

  進入新時代,昆山北部正從工業集聚區,轉型升級成為現代生活區。如何將昆山三院高品質建成昆山北部醫療急救中心,成為昆山三院面臨的新命題。

  而勇於擔當、敢於創新的昆山三院人早已經圍繞“六柱兩環”先進管理理念,加快轉型升級、做強做大科室、優化醫療服務,守護區域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高分”格局日益呈現。

  守正創新、連接賦能:擘畫未來發展新格局

  “沒有落後的醫院,只有落後的科室和醫院管理。”吳偉是從骨科醫生一步步走上醫院領導崗位的,他深知,醫院長遠發展需要頂層設計,需要先進管理理論和體系支持。

  2019年,為解決人才短缺、服務效能低、科室整體水準有待提高等突出問題,吳偉帶領三院領導班子成員,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研,正式提出“六柱兩環”管理體系下的發展新理念,深度融入長三角發展新格局,精心佈局“十四五”。

  “六柱兩環”包含了品質技術、服務流程等6柱和黨建文化、信息智慧2環。

  吳偉將“六柱兩環”中黨建工作作為醫院管理的“頭號工程”。“ 沒有黨建引領的醫院工作開展是迷茫的。”吳偉説,醫院是一個多體系交融的機構,黨建引領不但指明瞭醫院發展方向,還凝聚起全院力量攻堅克難、加快打造“一院一品(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昆山三院第一時間入駐昆山市首個密切接觸者醫學隔離點,並成立臨時黨支部。截至2021年4月底,醫院共計派出14401人次參與院內外疫情防控工作。因疫情防控期間表現突出,昆山市第三人民醫院黨總支榮獲“昆山高新區第三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多名職工獲得省、市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工作者、先進個人稱號。

  黨建,成為鍛造昆山北部醫療中心高品質發展的最強引擎。

  而做大做強科室、深度融入長三角發展新格局,是昆山三院“六柱兩環”體系中牢牢抓住的“牛鼻子”。

  “一個專科裏一定要有一個領軍人,一個領軍人可以帶活一個科室,一個科室可以帶活一個醫院。”昆山三院血液科主任醫師、昆山市首席醫師,上一任昆山三院黨總支書記吳鵬飛説。

  吳鵬飛從醫30多年,他至今還記得2006年昆山三院決定成立血液科時的情景。“當時有很多人懷疑,當時昆山三院是一級甲等醫院的規模,單獨成立血液科到底有沒有病人。”吳鵬飛説, 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經過十多年建設,昆山三院血液科不但發展成為擁有15名醫師的專業科室,開設了獨立的血液病病區,還帶動了醫院實驗室發展。

  “昆山三院血液科現在是蘇州市重點專科。血液病區除了接診昆山本地血液病患者,蘇州、上海等地很多患者也慕名前來求醫問診。”吳鵬飛説,昆山三院血液科的成功創建挺起了三院創新脊梁,其他科室緊跟其後,從“零起步”到“部分領跑”,呼吸內科、骨科、消化內科、放射科成為昆山市重點專科建設單位。

昆山三院:守正創新連接賦能 打造區域醫療“新樣本”

引進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耿道穎教授團隊簽約

  長三角一體化打開了發展新空間。近年來,昆山三院在醫療改革的大潮中,不斷創新發展思路,探索融合優質醫療資源,與上海瑞金醫院、上海中山醫院、上海華山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蘇大附二院、蘇州市立醫院等多家知名三甲醫院開展合作,借力攀高為科室發展賦能,進一步提升醫療技術水準。

  從血液科一枝獨秀到多科室爭創重點科室,昆山三院奏響高品質發展“交響曲”。聚力打造昆山北部醫療中心“強高美”的美好願景,激發出澎湃新動能。

  在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力求高品質發展,三院人思路清晰:更緊密擁抱上海、擁抱蘇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探索醫院管理、人才培養、醫療科研新動能,探路醫療發展新引擎。

  奮力“趕考”:書寫新時代優異答卷

  90年代,昆山三院住院部大樓是昆山北部標誌性建築,現在,周邊不少高品質住宅小區相繼拔地而起,林立的高樓映襯下,昆山三院門診樓依舊閃耀著追求卓越的光芒。

  “昆山三院的發展史,伴隨昆山的城市發展史。三院見證著昆山北部從農業區變為工業集中區,再由工業集中區轉型升級為現代城市生活區,每一個發展階段,對昆山三院都像是一場‘趕考’,而‘以人為本、把健康放在優先發展位置’上,始終是昆山三院高品質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吳偉説。

  2019年的一天,吳偉在院區遇到一位老年患者,他拿著化驗單逢人就問住院部怎麼走。吳偉趕緊上前了解究竟,老人家反映説他問的是住院部,但不同人給出的答案不同,有的叫南樓,有的叫新病房大樓,他跑來跑去實在誤事。

  “醫院樓棟那麼多,如果沒有明確的標識,給患者帶來了識別困難,降低了就醫體驗感,必須解決。”吳偉帶領相關部門領導,以病人入院問診全流程為切口,堅持問題導向,用了半年時間對病患就診涉及到的人、事、物進行優化。

  在吳偉眼裏,醫院歷任領導重心工作都在服務“兩個人”——病人和醫院職工。

  患者能不能獲得相對比較好的醫療服務和就診體驗是昆山市三院一直努力的方向。

  2020年11月,昆山市第三人民醫院推進了院前急救—急診—重症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優化了急救流程,將急救時間窗大大前移,有效提高了急危重症病人的搶救成功率、有效率和週轉率。

  “從登記開始,我們要求拍片半小時、CT 1小時內出報告(急診優先)。磁共振響應時間,住院一般3天內完成檢查,門診一般6天內完成檢查,均在檢查次日下午出報告。”放射科主任朱全新説,醫學影像發展很快,臨床診斷對放射科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如何讓患者影像檢查“又快又好”成為放射科重點破解的難題。近年來,放射科出具的報告準確性受到院內、院外專家的高度認可,不但減少了患者二次排隊檢查時間,也為患者節省了檢查費用。

昆山三院:守正創新連接賦能 打造區域醫療“新樣本”

為病患及家屬提供休閒讀書的一角

  “一線醫護人員是醫院的核心資産,開新局更要有大作為。”吳偉説,昆山三院目前共有職工621名,為了更好地了解科室和職工所想所需,2019年開始,昆山三院實行領導包乾制,以問題為導向,領導下沉到科室、切實解決問題。包乾領導是對包乾科室的所有問題牽頭人和責任人,截至目前共落實解決大小事項百餘項。

  人才是醫院發展前行的基礎,近年來,昆山三院不斷加大人才培養和儲備力度,“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打造了一支水準較高、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人才隊伍。

  昆山三院目前有碩士及在讀碩博士48人,其中2名醫師博士在讀,1名護士碩士在讀。骨科副主任醫師李明超便是在醫院系列激勵政策下完成在職碩士、成功攻讀博士的“第一人”。

  “醫院出臺了很多政策文件,支持我們一線人員提升學歷和科研能力。”李明超説,2018年碩士畢業的時候,他報銷學費當月就到賬了,還拿到了文件規定的相應獎勵。“這不僅僅是一种經濟上的激勵,更是一種向上的引導。”

  “錢要花在刀刃上。”吳偉認為,優化服務和加大人才培養,既救眼前之急,更解後顧之憂,必須從資金、制度上進行保障和激勵。

昆山三院:守正創新連接賦能 打造區域醫療“新樣本”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來昆山三院義診

  解碼昆山三院“新樣本”,我們不難發現,昆山三院驅動醫院“人人盡展其才”,為患者提供更加專業和精細化服務,探路高品質發展,是其深化改革的基本邏輯。

  傳承好趕考精神,打造昆山北部醫療急救中心,是時代賦予昆山三院的重大命題。

  站在“十四五”規劃開局的新起點,昆山三院錨定打造北部醫療急救中心痛點、難點、堵點,初心不改,切實改善醫療條件、提高醫療保健水準和綜合醫療能力,必將向昆山市民交出一份優異的嶄新答卷。

編輯:羅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