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來源:新華日報  |  2021-07-12 09:43:40

  原標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省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江蘇沃野,全面小康“變形記”

江蘇省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墊湖村碧根果育苗基地。 (受訪者供圖)

江蘇省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開弦弓村。(受訪者供圖)

  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

  “小康”社會,承載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對過上安定富足生活的樸素夢想。江蘇是全國發展的探路者,新時代的江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探索、勇於開拓,高品質發展的美好圖景日益展現。

  蘇州“江村”,為世界觀察中國鄉村打開了一扇窗;宿遷墊湖,把改革創新的基因注入現代化;南京芝山,上演新時代窮則思變的傳奇。我們擷取這三個富有代表性的樣本,管窺“魚米之鄉”如何譜寫“三農”領域全面小康的時代交響,又將如何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蘇州“江村”:探索“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鄉村振興之路

  1983年初春,鄧小平同志南下調研,從蘇州看到了實現“小康”目標的光明前景。隨後,他以蘇州實踐為例系統闡述了“小康”目標的內涵和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構想。

  從“小康構想”印證地,到“現代化目標”勾畫地,吳江開弦弓村,正是蘇州“小康”全景的一個切片。

  1936年,社會學家費孝通在此做了兩個月的鄉村調查,寫出了舉世聞名的《江村經濟》。從此,“江村”就成了開弦弓村的代名詞,為世界觀察中國鄉村打開了一扇窗。

  踏著刻有費孝通26次到訪江村時間標識的精緻步道,走進費孝通江村紀念館,蘇式江南粉墻黛瓦建築群映入眼簾。今年以來,紀念館已經接待了數萬的參觀和學習者,其中既有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團、政務考察團、大學院校社會調研團隊,也有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在提高江村知名度的同時,也宣傳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成果,帶動了民宿等旅遊經濟的發展。村裏還專門成立了民宿聯盟,鼓勵村民把閒置房屋改造後提供給來研學的團隊。

  “這幾年,我們積極拓展鄉村研學旅遊産業,通過環境整治與項目改造,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開弦弓村黨委書記沈斌説,村里正加快完善農文旅綜合體、民宿等配套,引入現代農業企業賦能農産品開發,以特色消費體驗留住遊客,同時推進三星級特色康居鄉村全覆蓋,走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為村民致富創造更多條件和機會。

  2020年,開弦弓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80元,已經遠高於小康水準。曾24次接待費孝通考察的開弦弓村村民姚富坤記得,1978年村裏的人均住房面積不足5平方米,現在已經達到80平方米。

  數字或許抽象,村貌的變化最為明顯與直觀。如今的江村不僅家家有新房、有汽車、不愁吃穿,也有小橋流水、亭臺樓院,村道兩旁都種滿了花花草草、蔬菜瓜果,保留著鄉村的原始風貌。此外,村內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齊全,家家戶戶門前都有分類的垃圾箱。目前,開弦弓村正大力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積極推進“庭院革命”,努力打造生態美麗宜居環境,彰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風貌特色。

  如今的開弦弓村,早將《江村經濟》裏亟待解決的饑餓問題拋在了歷史的塵埃裏,不僅印證了費老“跳出土地才能富裕”的調查論斷,更以家家戶戶觸手可及的幸福蝶變,實踐著“江村人”的小康新篇。

  “現在村內蓬勃發展的農文旅教育研學産業以及原有的羊毛衫編織、特色水産養殖和農村電商已經成為了江村比較成熟的經濟發展引擎。這些産業不但能解決村裏的就業問題,還能吸引不少人到我們這兒創業。”沈斌説。

  在《江村經濟》中,“江村”從來都不僅僅是指開弦弓村,更是一個“泛江村”概念。吳江區以開弦弓村為基礎,將“江村”作為吳江名片和品牌,提出了打造“中國·江村”鄉村振興示範區,探索“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鄉村振興之路。

  宿遷墊湖:“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譜寫新“傳奇”

  宿遷市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曾是蘇北發展“洼地”中的“洼地”。40多年前,這裡邁出了江蘇農村改革的第一步。1981年,《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春到上塘》的長篇通訊,報道了上塘人“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文章發表後,在全國産生巨大影響,上塘改革經驗傳遍全國,上塘鎮墊湖村成為“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

  7月8日新華日報記者來到墊湖村,“春到上塘”的標識隨處可見。春到上塘紀念館前,矗立著一尊手扛弓子匆匆趕路的赤腳農民雕塑。這是墊湖村為紀念20世紀70年代末推進“大包乾”的改革先行者而設計的形象,也是墊湖村人矢志傳承的改革創新精神象徵。

  以春到上塘為代表的改革創新精神流淌在墊湖人的血脈中。如果説,1978年的“大包乾”是上世紀的一個重大改革,自2007年推行“三集中”開始的一系列整合則是在新世紀的又一次創新。

  “所謂‘三集中’,即人口、土地、項目建設集中。原來的自然村莊裏都是瓦房,配套和環境差,集中居住後可以統一建設交通和配套設施。向村民徵集意見後,鎮裏統一規劃,村民自己來建,主要戶型為144平方米,還帶個六七十平方米的小院子,當時建起來一套只要自行投入六七萬元。”墊湖村黨總支書記周磊介紹,增收遠不止於此——村裏自2007年開始推進土地流轉,到2012年1.3萬畝土地全部流轉完成,實現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生産經營,帶來更大效益。“除種植小麥水稻外,我們發現碧根果育苗效益較高,便開闢一塊基地專做碧根果育苗,目前育苗面積超1000畝,去年育苗15萬棵,收入約400萬元,已銷往河南、安徽、山東等省。”

  碧根果育苗基地裏,大片碧根果苗拔節生長,幾棵碧根果樹已結出嫩綠的果實。墊湖小戲台下的荷花微微綻開,白墻黑瓦的徽派小樓在藍天白雲下錯落相間。集中居住區裏,醫院、超市、幼兒園、小學、污水處理站、垃圾中轉站、銀行便民服務站等設施齊全。記者看到,除碧根果育苗基地,村裏還引進天悅紡織等工業企業,建設自有的純凈水廠,進一步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不斷改革創新給村子帶來澎湃發展動力,也贏得了村民認可。59歲的周茂服是土生土長的墊湖村人,見證了墊湖村的變遷:“集中居住後,瓦房變樓房,裝了路燈,水泥路鋪到田頭,增加了健身設施,周邊環境也好了。前幾年做生豬經紀人一年收入能有五六萬元。2019年村裏引進了紡織企業,我就開始在天悅家紡做門衛,廠裏供吃供住,一個月收入2000元,得閒時還能繼續做生豬經紀人。”

  南京芝山:“溧水的西伯利亞”變身美麗田園

  夏日午後的芝山村,陽光燦爛,聲聲蟬鳴裝點著樹梢。

  7月10日,新華日報記者驅車自南京主城區往芝山村,目之所及綠色越來越多。枕背山的輪廓線起起伏伏擁住曹莊富硒生態園,一片生機勃勃。柏油馬路直通村落民居,水泥路遍佈稻田左右。

  “你看,近處是南粳46富硒水稻,左邊是130畝梨園、130畝枇杷園,對面是200畝茶園,路邊是水上餐廳,還打造了豆腐坊、陶瓷坊,遊客可以學習製作豆腐、陶瓷。”芝山村宣傳員湯文靜去年9月回到芝山工作,對村裏的地塊分佈如數家珍。

  芝山村位於南京溧水區晶橋鎮的丘陵山區,距離南京主城區約80公里,距溧水區城區約25公里,總人口逾3300人。很難想像,前幾年這裡還被稱作“溧水的西伯利亞”。“十年前站在山坡上,一眼望去是荒山荒草,土地坑洼不平,大家都在村裏種地,窮得很。當時也只有一條路通到鎮上。”今年58歲的村民陶生賢回憶。

  窮則思變。變從何來?

  “2019年是芝山發展的轉捩點。這一年,村裏成立了綜合社,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壯大集體經濟。一方面,和南京農業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設多功能富硒生態産業園,發展高效精品農業。另一方面,通過收購、租賃、入股等方式盤活集體荒山、水塘、民房等資源,整修道路,開設餐廳,打造鄉村休閒旅遊産業。”湯文靜介紹,兩年多來,芝山村已投入超600萬元建設基礎設施,綜合社下還成立集體企業,提供不同就業崗位。

  “我之前種水稻,閒時到溧水打零工,一年能有2萬多元收入。現在當上農機手,加上16畝土地入股合作社,一年能有四五萬元,收入增加一倍多。”陶生賢説。

  兩年多的建設帶來整村煥然一新,芝山村去年集體收入達755萬元。“2021年達到1000萬元沒問題。”芝山村黨總支書記李其軍自信地説,芝山山水資源好,工業化程度低,民風淳樸,適宜發展高效精品農業和生態休閒旅遊。

  “要不等不靠,緊緊抓住機遇改革發展。”李其軍説,芝山未來還將利用好抗大九分校舊址和銅山戰鬥遺址等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旅遊,以富硒生態園為中心發展精品農業,打造110間民宿做強康養旅遊。“在發展産業的同時我們也積極招攬人才,期待未來有更優秀更專業的人讓村子變得更好,讓鄉村更加振興。”(新華日報 記者 顏穎 吳瓊)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