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全省河湖“兩違三亂”專項整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來源:新華日報  |  2021-07-19 13:49:45

  原標題:當好河湖衛士 擦亮水韻底色 全省河湖“兩違三亂”專項整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江蘇全省河湖“兩違三亂”專項整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長江南京段十里造船帶整治後

江蘇全省河湖“兩違三亂”專項整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長江南京段十里造船帶整治前

江蘇全省河湖“兩違三亂”專項整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運河風光帶整治後

江蘇全省河湖“兩違三亂”專項整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運河風光帶整治前

江蘇全省河湖“兩違三亂”專項整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洪澤湖整治後

江蘇全省河湖“兩違三亂”專項整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洪澤湖整治前

江蘇全省河湖“兩違三亂”專項整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金川河整治後

江蘇全省河湖“兩違三亂”專項整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金川河整治前

江蘇全省河湖“兩違三亂”專項整治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水,是江蘇的一張亮麗名片。如何打造老百姓滿意的幸福河湖,讓“水韻江蘇”魅力更足?

  近年來,江蘇省確立“河通水暢、江淮安瀾,水清岸綠、生物多樣,人水和諧、景美文昌”的美好願景,強力推進河湖治理,精準實施專項整治,河湖水系的新老水問題穩步得到解決。如今,無論是長江幹流、大運河沿線,還是太湖、洪澤湖、駱馬湖……目之所及,山明水秀,沙鷗逐浪,人水和諧,錦繡水鄉的大美畫卷徐徐鋪陳。

  把脈問診 精準施策

  河湖治理保護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既要解決水安全的老問題,又要統籌治理水污染、水環境、水生態等新問題。其中,水環境方面的歷史欠賬較多,老百姓感受最深刻,推動水環境根本好轉的要求最迫切。

  老百姓的呼聲就是工作的方向。“水環境的積弊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既有法治意識缺失的因素,也有長期行為慣性的影響,必須猛藥去疴,精細化管理、零容忍執法。”在2017年8月召開的江蘇省生態河湖行動計劃專家諮詢會上,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所的院士、專家和技術人員紛紛呼籲。

  2017年,省政府印發《江蘇省生態河湖行動計劃(2017—2020年)》,對全面清理亂佔亂建、打擊亂墾亂種、嚴懲亂倒亂排作出安排,分解落實相關任務。為認真貫徹省政府生態河湖行動計劃,經過密集調研和充分論證,我省印發省河湖“三亂”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對列入省政府批准的《江蘇省骨幹河道名錄》和《江蘇省湖泊保護名錄》中的河道、湖泊以及註冊登記的水庫,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准保護區,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和水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及其他有關特殊需整治的水域,針對違法佔用河湖管理範圍行為、違法建設涉水建築物行為、違法向河湖排放廢污水和傾倒廢棄物行為,開展為期3年專項整治行動。

  河湖治理保護涉及多個政府部門,法律法規賦予這些部門不同的職責,必須以河湖長制為統領,才能攥指成拳。省委主要領導、省總河長在全省河湖長制工作暨“兩違”專項整治推進會議上發佈2019年第1號省總河長令,在全省組織開展碧水保衛戰、河湖保護戰,全面遏制違法侵害河湖行為,逐步修復河湖生態,保護河湖綜合功能。

  全省各地聞令而動,把“兩違三亂”整治作為全面落實生態河湖行動計劃、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的第一抓手,建立黨委政府牽頭抓總、河長辦組織推動、水利部門具體實施、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良性運行機制。省級依託執法巡查系統及河湖衛星遙感資料,分批下達重點河湖“三亂”問題1250個。市縣利用無人機、視頻監控等信息化手段,結合人工實地調查,對全省727條骨幹河道、137個湖泊、49座大中型水庫實施全方位排查摸底,分類建檔發現的問題,形成區域河湖“兩違三亂”問題清單,一場河湖水環境問題的殲滅戰,迅速在全省打響。

  攻堅克難 精準發力

  江蘇省河湖眾多,經濟發達,河湖資源開發利用強度大,加之部分違法違規問題成因複雜,清理整治面臨重重阻力,這是基層河湖長和水行政執法人員的普遍感受。

  河湖水環境治理沒有退路,再硬的骨頭也要啃下來。全省省、市、縣、鄉、村5.7萬名河長湖長各司其職,形成“省級河長抓推進、市縣河長抓治理、鎮村河長抓管護”的體系,河湖“兩違三亂”專項整治得以強勢推進,縱深發展。

  長江幹流岸線資源分外寶貴,沿江各地把“兩違三亂”專項整治與長江岸線清理整治緊密結合起來,強化使命擔當,加大工作力度,在全面完成國家長江辦向江蘇省下達的拆除取締、整改規範兩類整治任務的同時,結合自身實際,清理整頓非法侵佔岸線,騰退整合生産岸線,為沿江高品質發展留足發展空間。

  南京市是萬里長江進入江蘇的“第一站”,為守住長江門戶,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市委、市政府將長江大保護融入城市發展戰略,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作為壓倒性任務,完成226個長江岸線利用項目整治,清退岸線40多公里,生産岸線佔比降為16.8%。鎮江市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曾經被非法侵佔7000多畝江灘濕地,違規建設大江風雲影視實景園,並違規開墾農業種植和漁業養殖,經過全面清理、生態自然修復等措施,如今水生植物繁茂,不時有鳥兒掠過水面,完全找不到絲毫人工建築的痕跡。江陰市調整港口功能,將省政府批復的23.4公里港口岸線主動壓縮到17.48公里,僅佔長江江陰段35公里黃金岸線的50%。生産岸線變為生活岸線,公園綠地替代碼頭船廠,物流基地變身生態綠島,沿江群眾收穫滿滿“幸福感”。

  洪澤湖、駱馬湖是江蘇省蘇北地區的主要調蓄湖泊,也是南水北調東線的重點調節湖泊,承擔著防洪、供水、航運、漁業、生態、旅遊等多種功能。近年來,洪澤湖、駱馬湖非法採砂一度蔓延氾濫,對生態安全等造成嚴重威脅。沿湖徐州、淮安、宿遷三市把“兩湖”禁採與“兩違三亂”專項整治統籌推進,強制拆除“兩湖”水域滯留採砂船隻1486條,提前半年實現非法採砂行為零發生、非法採砂船隻零滯留目標。

  “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的共同責任”,江蘇省沿京杭大運河各地堅決向私建碼頭、私設砂站、私搭房棚、私圈養殖等突出問題亮劍,清除碼頭、煤場、房屋等“兩違三亂”問題共1319處。拆違完成後,各地對京杭大運河兩岸進行綠化、美化,著力打造“生態+旅遊+文化”景觀帶,彰顯了京杭大運河的生態之美、人文之美。

  河湖水環境治理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催生形式多樣的聯合執法、跨區域執法。蘇州、無錫、南通、泰州“兩岸四地”共同搭建聯動執法巡查平臺,合力打擊長江河道交界水域非法採砂,並加大對水域岸線佔用、偷排偷盜現象的聯合執法力度,放大治理合力。昆山市與上海市青浦區基層水利站所聯合巡河執法,對河道岸坡存在的墾種及違章建設,探索走出一條跨界執法的新路。

  專項整治期間,全省累計拆除違法建築面積約1037萬平方米,清理非法佔用河湖岸線超2000公里,拆除非法碼頭800多個,復綠面積約640萬平方米,河湖行蓄洪能力得到提高,重點河湖水質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得以修復。

  閉環管理 精準問效

  河湖“兩違三亂”專項整治,關鍵在有力削減存量、有效遏制增量。整治過程中,全面落實問題清單、整改清單和責任清單“三單”制,實行挂圖作戰,省級全程指導督查,針對一些難點案件、重點項目、傾向性問題,及時協調指導相關地方辦理、解決。

  嚴把整治品質關,省出臺《關於河湖“三亂”整治違法行為整改驗收和銷號辦法》,實行先技術驗收再行政驗收“雙把關”程式,對確認銷號的清單項目,“一項一檔”。

  建立考核機制,將“兩違三亂”專項整治納入高品質發展綜合考核,對未完成年度個性化指標任務的地方,扣除省高品質發展綜合考核相應分值,不斷增強地方內生動力。

  強化水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出臺《江蘇省水行政執法專業資産配置標準》,加快水行政執法基地建設,建設移動執法巡查系統,研發“河湖管理執法系統”,完善水事違法信息數據庫,加強重點河湖、水域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視頻監控,進一步提高河湖管理與整治成效。

  堅持將河湖面貌改善、人民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工作實效的唯一標準,發動新聞媒體、社會公眾等參與“兩違三亂”專項整治行動,營造全社會關愛河湖、珍惜河湖、保護河湖的濃厚氛圍,一批“民間河長”“企業河長”“巾幗河長”“郵遞員河長”紛紛參與護河治河。來自法國的何諾,是法資企業迪亞姆展示設備(昆山)有限公司運營經理,他一有空閒就登上保潔船,幫助打撈漂浮物,一次巡河在河坡發現被傾倒的鋁粉,他及時上報,避免了工業固廢對水體的污染。

  推動河湖面貌根本好轉,離不開大密度、高強度集中式的專項整治,也需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在“兩違三亂”專項整治問題清單驗收銷號後,不定期組織“回頭看”,堅決防止違法違規問題反彈回潮。在消除違法違規行為存量的同時,深入推進專項整治常態化、規範化,將整治範圍由大江大河大湖向中小河流、農村河湖延伸,有效遏制違法違規行為增量,河湖長效管護的目標正逐步成為現實。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