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準達65.4%
來源:新華日報  |  2021-07-20 09:54:28

  原標題:江蘇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準達65.4% ——為傳統鄉村插上“數字翅膀”

江蘇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準達65.4%

新華日報 記者 楊麗

  隨著鄉村振興全面推進,數字鄉村發展迎來新機遇。2020年底,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高品質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江蘇數字鄉村建設的“五大行動”及其發展目標,並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10個示範點建設。當農業農村插上數字的翅膀,如何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能?江蘇如何在數字鄉村建設中走在全國前列?日前,新華日報記者採訪相關專家進行深入探討。

  數字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7月3日,在蘇州相城區望亭鎮迎湖村“食味南河港”農家樂主題街區,農家樂老闆惠良的店裏裝上了支持數字貨幣支付的POS機,該鎮聯合銀行發放的數字人民幣紀念卡片體驗券可在店內消費。同一街區,10余家農家樂“嘗鮮”數字人民幣,進一步打通渠道平臺,時不時會有用數字人民幣消費的客人。

  同在這個村上,村民吳建英近日通過“迎湖雲黨建”小程式“拍一拍”功能反映問題:“迎湖工業園附近的道路,因貨車碾壓和雨水的衝擊,道路上坑洼不平,電動車出行非常顛簸。”從接到平臺信息到完成路面修復,整個過程只用了6個小時。通過這個“雲黨建”小程式,村民只要手指點一點,各種煩心事立即辦。

  擁有4公里太湖岸線、40個自然村莊的迎湖村,以生態為底色,搶抓數字化新機遇,將數字化理念推廣至村民、賦能至鄉村,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迎湖村是江蘇數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

  鄉村興則國家興。建設數字鄉村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江蘇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張立冬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要有城市現代化,也要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當前,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仍然滯後於工業化、城鎮化和信息化,但四者之間相互關聯、不可分割。加快數字鄉村建設,彌補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以信息流激活農村各種要素,推動信息化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深度融合,是新發展格局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突破口。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數字鄉村”概念。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中明確指出:“數字鄉村是伴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內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進程”。去年7月,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印發《2020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提出了數字鄉村建設的8個方面及22項重點任務。

  2020年12月,江蘇印發的《關於高品質推進數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實施鄉村數字基建提檔跨越、智慧農業升級賦能、智慧綠色鄉村建設、信息技術惠農便民、鄉村數字治理提升等“五大行動”,並明確“到2025年,江蘇數字鄉村建設要走在全國前列”。為此,省農業農村廳成立了數字農業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目前還在抓緊籌辦江蘇省智慧農業研究會。全省各地積極謀劃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工作。

  蘇北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史修松表示,“五大行動”與“建成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農村”的要求相對應,加快運用數字技術賦能現代農業,進一步提升村民數字化能力、提高鄉村治理智慧化水準、推進産業經營管理智慧化,江蘇大有可為。

  把試點變成示範,讓“盆景”成為“風景”

  2020年9月,中央網信辦聯合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發佈了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名單。江蘇省徐州市豐縣、蘇州市張家港市、南京市浦口區、連雲港市東海縣入選。

  2020年11月,江蘇省委網信辦、省農業農村廳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公佈首批江蘇省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名單的通知》,徐州市豐縣,南京市浦口區、溧水區,蘇州市昆山市、常熟市、張家港市、吳江區,連雲港市東海縣,宿遷市沭陽縣、宿城區等10個縣(區、市)入選首批試點地區名單。

  專家學者在基層調研中發現,江蘇一些地區尤其是試點地區積極探索,已經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形成了一些亮點和特色。比如,徐州豐縣把數字鄉村建設作為後發崛起的重要突破口,通過數字鄉村建設促進當地電商産業發展,不斷推進數字經濟在農業領域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了具有豐縣特色的數字鄉村發展路徑,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在智慧農業方面,江蘇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準達65.4%,位居全國前列。圍繞“六個1+N”加快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雲平臺,著力打造智慧種植、智慧畜牧、智慧漁業等10大板塊,建成縣級農業電商産業園80多個,其中農産品網絡銷售額超億元的有22個。“沭陽模式”“沙集模式”“贛榆模式”等電商模式叫響全國。

  在鄉村數字治理提升方面,我省南京市江寧區、江陰市、邳州市等7個縣(市、區)入選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首批試點單位,數量居全國第二。江蘇注重智慧化手段與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互促,形成黨建引領、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村級集體經濟充分發展的“1+4+1”鄉村治理“江蘇路徑”,有力推動了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數字鄉村試點建設工作是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落實,也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于水看來,抓好數字鄉村試點建設對於整個江蘇、甚至全國的數字鄉村建設意義重大。一方面,在試點地區充分解放思想、邁開步子、大膽探索和發展出一系列成效良好的觀點見解和體制機制,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從而為其它地方提供借鑒,這對於帶動面上的數字鄉村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開展試點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提前將改革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暴露並且加以解決,從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地完善既有的思路和方法,從而達到“窺一斑而見全豹”的效果。

  “試點最終要成為示範。”于水認為,這對江蘇試點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應從資源稟賦、前期發展等方面考慮示範村莊的試點內容定位,形成更具針對性與操作性的試驗方案。著力選取一批耕作機械化水準高、特色農業基礎好的村莊進行重點突破,科學把控試驗的時序性與階段性。同時,就試驗中的共性做法與差別化實踐進行歸納,並將先行村莊的示範性建設經驗反饋至省相關部門,形成在省域範圍內推開的統一性標準,努力將“盆景”變為“風景”。

  因地制宜是前提,特色産業是支撐

  “數字鄉村建設有別於數字城市建設,但兩者又不能完全割裂開來。” 張立冬表示,數字鄉村不是數字城市的複製版,也不是數字技術的簡單疊加。數字鄉村應用的場景是農業農村,經濟集聚程度、産業形態、就業類型、社會治理方式等與城市相比存在較大差異。基礎設施建設、智慧應用網絡等既要採納前沿先進技術,又要考慮基層實踐水準,實現農業農村信息化智慧化格局。同時,我省蘇南、蘇中和蘇北農業農村現代化程度存在差異,數字鄉村必然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類型鄉村的數字化發展方式。也應看到數字鄉村建設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的思路,不能就鄉村談鄉村,不能將數字鄉村演變成一個農村內部的閉環。

  “因地制宜是首要前提,特色産業是支撐。沒有産業支撐,鄉村數字經濟發展將會面臨脫實向虛的困境。”在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耿獻輝看來,鄉村數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特色産業的支撐,也離不開政府對數字基礎設施的公共投入。特別是對於經濟薄弱村來講,充分挖掘鄉土特色資源,培育形成特色産業,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在此過程中利用數字和信息賦能,才會有數據要素的用武之地。

  在基層調研中,他發現一些地方産業發展已經形成規模效應。比如,宿遷市沭陽縣的花木産業全國聞名,依託特色主導産業,沭陽用電商投資和服務為實體産業賦能,成為全國花木電商“優等生”。再比如,連雲港贛榆區海頭鎮實施“互聯網+”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運用互聯網直播平臺開展電子商務活動。一方面,統一標識、包裝和品質,打響海頭海鮮品牌;另一方面,建設一體的生態電商中心,促進線上線下渠道融合發展,實現了農村産業升級、集體增收、農民富裕的有機結合。

  耿獻輝指出,在此過程中,政府要發揮好産業政策的導向作用,通過獎勵、獎補等措施,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業生産或者關聯産業發展過程中進行電商投資,在更大範圍中尋求成本更低的原材料,降低生産成本;通過電商對接大市場,為當地優質的農産品匹配支付能力更強的消費者,實現銷售半徑的擴大和産品銷售價格的提升,從而增加産業效益。

  技術是先導,人是源頭活水

  我省推出數字鄉村建設的“五大行動”後,全省各地陸續開展不同級別數字鄉村實驗示範,由於起步較晚,與其他地方相比,在統籌規劃、功能需求、資源整合、運行模式等方面還有差距,特別是適合江蘇鄉村特色發展的技術功能和服務模式等應用場景尚需進一步探索。

  信息化基礎設施是數字鄉村發展的基石。南京農業大學人文學院農村發展系主任余德貴表示,從技術層面來看,有幾個方面需要著力提升:一是解決好數字鄉村建設支撐的共性關鍵技術、建設規程、技術標準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二是結合不同類型的鄉村發展要求,以鄉村特色産業發展為核心,以相關農業産業園、科技園區為平臺,開發資源整合和業務共享服務系統,特別是支撐“一村一品”和“一鎮一特”的農業産業化和數字化經營模式,通過數字化技術讓農戶步入現代農業發展快車道,如開發支撐農技服務、農旅融合、文化保護、綠色生産、共享農場、鄉村直播等數字化平臺;三是以鄉村治理為抓手,通過一碼通、一卡通等資源整合手段,逐步實現資源、環境、維穩、醫療、保障等具體業務的數字化、網格化和精細化,能夠開展基於數據的智慧監測、預警和服務等;四是通過引導和培訓,大力提升村民數字化生存和發展能力,實現政策、市場、科普等信息智慧推送。

  余德貴指出,目前,浙江數字鄉村建設走在全國前列,開發一碼通的“天網地格”技術經驗豐富,各地積極開發各種應用場景,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推出依託數字鄉村建設的“一張圖模式”,運行方面全面引入IT等企業加入開發和後期維護,值得我們借鑒。

  “技術是先導,人是源頭活水。技術問題的背後更多的是人的問題。” 于水錶示,農業人才本身就很短缺,農村對人才、資本、科技等先進要素資源的吸引力不強,既懂農業,又懂數字技術的人才就更加稀缺。在他看來,對於鄉村人才的培養,需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外源性人才的引進,這是“輸血式”的外生資源驅動;二是鄉村內源性人才的挖掘培育,這是最為根本和具有持續力、生命力,為形成“造血”體系打下堅實基礎的策略。

  以惠民利民為目的,不可淪為形象工程

  當前,我省數字鄉村建設還存在不少難點:基礎配套設施相對不足;省域內數字鄉村的區域發展不平衡;數字鄉村發展面臨生態重塑壓力;農村電商存在産品同質化、惡性競爭、創新不足等問題。

  難點也是突破口。數字鄉村建設,發揮好政府引導作用很重要。耿獻輝建議,數字鄉村包含智慧農業、農村電商、數字治理、便捷生活服務等多個內涵,政府也要分區域、分模組、分産業進行針對性引導。需要提醒的是,政府引導要因地制宜、尊重市場規律,能用、管用、適用是數字鄉村建設要遵循的原則,不可淪為形象工程。

  鄉村數字經濟和農村電商的主體是農民,數字治理和便捷生活服務的對象也是農民,建設數字鄉村的根本目的是惠民便民。張立冬建議,從公共信息服務內容來看,每一個縣不要再單建平臺,要形成“江蘇農業農村一張圖”。加快“蘇農雲”大數據平臺,整合農業農村信息資源,將農業合作社與農業生産資料供應商、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戶、批發商、零售商之間緊密連接起來,實現整個供應鏈上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暢通與對接,指導農戶科學預判農業生産活動,為農業生産經營提供全方位服務,從而實現生産和市場的有效對接。

  于水建議,建立數字鄉村建設的長效協同機制,逐步形成支撐未來鄉村發展的數字生態系統。要探索鄉村資源盤活和整合、共享與協治的數字化平臺利益聯結模式,不能把數字鄉村搞成鄉村版電子政務平臺;以村民為用戶中心,實現政府主導,企業和運營商共同參與,探索政民、政企、村民自治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構建數字鄉村多主體協同建設與運營模式;對建成的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和網絡數據資源進行常態化保護,明晰數據産權,確保數據安全。

  生態宜居是數字鄉村建設的重要一環。史修松表示,江蘇可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新一輪農村人居改善提升五年行動中,在農村地區引進信息化環境治理新技術,建立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控機制,向鄉村居民倡導簡約適度、低碳環保的綠色生活生産方式,共同打造綠色宜居的鄉村環境。總之,江蘇鄉村的數字化暢想仍在化繭成蝶,期待有了“數字化的翅膀”,共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鄉村,讓“鄉村留得住鄉愁,鄉親生活更美好”,為譜寫江蘇“強富美高”新篇章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編輯:羅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