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金壇“加減乘除”構建特色矛盾糾紛化解模式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8-18 15:36:55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常州市金壇區司法局全力抓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採用“加減乘除”構建特色矛盾糾紛化解模式,積極推動矛盾糾紛化解率全面提升。

  一是鞏固專業化,資源優化整合再“加碼”。金壇區司法局針對調解員隊伍年齡偏大,調委會間業務領域跨度大,鎮(街道)調委會與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間業務能力差距大等現實問題,金壇2021年上半年招聘專職調解員11名,平均年齡不到30歲,為調解員隊伍增添新鮮血液,注入活力。新入職的調解員參加“每週案例研討、每月定向培訓、每季度集中培訓”培訓模式,確保迅速進入角色。同時,金壇區司法局對全區調解員開展分級分類培訓,建立“初任—日常—輪崗”培訓模式,除每半年一次的調解員培訓外,還定期組織輪崗,跟班向優秀調解員學習,深化理論知識;與法院建立調解員培訓基地,每月安排法院審判長進行幫帶,鞏固提升調解專業技能。

  二是突出特色化,著力提速增效抓“減負”。金壇全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調解品牌,讓調解員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功能。薛埠鎮仇書洪調解工作室,內設心理諮詢、宣泄減壓、沙盤音樂治療等多個功能室,構建社會支持系統,回應民眾的心理健康服務需求。朱林鎮龍溪村青竹調解工作室,以周邊企業員工多為出發點,設置企業流動巡迴調解,只要企業有需要,10分鐘內調解員報到。

  三是形成規模化,團隊協同效應做“乘法”。金壇區司法局加強與公安、法院、檢察等部門的協同配合,建立糾紛化解流程管理、聯席會、信息共享等多項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多部門協調聯動;通過定期坐診、上門看診、靈活就診等方式,解答諮詢,引導群眾合法訴求;整合鎮(街道)司法所和社會力量打造出一支致力於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非法人區域調解組織——“毗鄰聯盟”調解團隊,矛盾糾紛聯排、聯動、聯調、聯控“四聯”機制,建立毗鄰地區通報機制,及時通報矛盾的成因、解決的途徑以及不確定的因素,明確分清雙方調處時應擔的責任,切實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念頭。        

  四是管理扁平化,調解監督管理用“除法”。當事人滿意才是最大的成功,2021年金壇區司法局基層工作科對規範調解申請、受理登記、調查取證、主持調解、協議簽訂、履行與回訪等各個環節做了更為細緻的規定,切實保障依法調解、平等自願、尊重當事人權利三項原則的落實。同時,金壇區司法局每季度對案件進行抽查回訪,著重發現、糾正調解工作中的錯誤,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和要求,鞏固調解成果。(文 朱玨燕)

編輯:陳莉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