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近年來,南通市海門區吸取張謇法治文化精華,將歷史文化與法治文化相互融合,建設法治新海門。
百年前,張謇大膽探索與嘗試法治中國的理念,現如今,海門作為教育之鄉,以“法律六進”為載體,重點推進憲法宣傳進學校,以“憲法在我心中”主題班會、晨讀憲法、學憲法講憲法活動狠抓青少年憲法教育,通過對青少年憲法教育,為形成全社會愛國愛黨的法治環境提供青春答卷。
百年前,張謇為實業經濟擬定新法,為法治體系貫徹執行創造條件,現如今,海門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閉環管理機制,下發了普法責任清單,明確了“普什麼”“誰來普”“何時普”;建立“三單兩書”制度,確保實現普法工作事前提醒、事中跟蹤、事後督辦;統籌整合普法資源實施聯動合作、平臺共享,以測評推動創新,以考核倒推普法。新征程新面貌,海門將繼承“七五”普法精神,繼續健全以案普法長效機制,落實媒體公益普法責任,為“八五”普法開好頭,起好步。
百年前,張謇以“生存”教育為根本依歸,以普及教育為形式,以“治事”能力為衡量標準,現如今,海門以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為組織建設,以實行公民終身法治教育制度為工作導向,結合黨史學習和司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做表率,黨員爭先鋒,深入開展“兩在兩同”行動;依託法律服務工作者落地基層、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法律明白人”培養等工作,統籌社會力量同步推進法治文化進村入戶,落地紮根;充分利用張謇法治文化特色園資源,推進沿江法治文化景觀帶打造法治文化新陣地,為海門深挖歷史文化內涵,營造法治學習氛圍和歷史底蘊風貌創造條件。(文 王鋒 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