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科技賦能智慧救助 助力困難群眾急事速辦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09-22 17:56:36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韓小強 通訊員 常民軒):常州市民政部門積極將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到為困難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的行動中,用科技賦能救助,為困難群眾提供著更溫情、更高效的救助服務。

  常州市民政局加快信息化和大數據在社會救助領域的運用,常州市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務平臺將社會救助由分散受理向集約集成、被動受理向主動研判、閉門辦理向標準陽光的轉變,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實現了“一門受理、一網通辦、智慧識別、精準救助、陽光運行”目標,已涵蓋14個部門和群團組織的救助政策,開通30多項在線業務受理申請,成為跨部門應用的綜合救助系統,真正做到社會救助申辦“一門受理、一網通辦”。

  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務平臺和網格化社會治理聯動指揮平臺互聯互通,實時關注所在轄區困難群眾及其救助服務需求,接收日常走訪發現各類求助信息25000多條,涵蓋低保、特困、低保邊緣等困難群眾。同時,平臺“預警系統”推送大額支出預警信息2000多條,預警監測範圍覆蓋全市3萬名低收入人口。

  2021年7月,常州市還出臺了《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分層分類救助體系,在夯實低保、特困供養的基礎上,9月起全面開展低保邊緣家庭和支出型困難家庭認定與動態監測,建立低收入人口信息庫,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瞄準救助對象精準發力,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同時,常州市修訂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細則》,完善按戶保和按人保相結合的低保制度適度擴大低保覆蓋範圍;進一步優化就業成本抵扣、收入豁免、緩退漸退等政策,符合條件的申請或保障對象,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時,可視情分別按同期低保標準的30%和100%扣減必要的就業成本,突出增強兜底保障功能。

編輯:陳莉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