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近日,宿遷市宿城區司法局以村(居)社區矯正工作站建設為抓手,通過多措並舉,加快推進特殊人群治理體系建設。
狠抓“三個網絡”,落實特殊人群管理從“放養式”向“精細化”轉變。宿城區司法局用好基層組織一張網,結合村(居)社區“網格化”工作機制走訪排查全覆蓋,充分發揮各級矯正委員會職能,構建區鎮村三級特殊人群治理實體平臺網絡體系;優化“全員參與”工作隊伍網,多部門發力,深化主體責任,積極用好村(居)幹部隊伍,引入律師社會力量參與,進行分類關注和個別教育;完善“親鄰式”幫扶小組網,嚴格落實“一人一小組”制度,挖掘親友、鄰裡的貼近性優勢,常態化開展個別走訪、情況排查,分析研判特殊人群的現實困難和需求。
堅持“三種指引”,落實特殊人群管理從“被動承擔”向“主動分擔”轉變。宿城區司法局堅持黨建指引,推動黨建和特殊人群基層治理有機融合,落實黨員志願者與重點人員對象結對制度;堅持責任指引,完善屬地村(居)社區矯正工作站全面參與的責任機制,依託矯正委員會健全考核管理辦法,將日常監管、教育引導等落實情況進行量化考核;堅持培訓指引,建立村(居)社區矯正工作成員定期培訓制度,圍繞特殊人群教育監管方式方法等內容開展業務輔導。
強化“三種模式”,落實特殊人群管理從“孤軍奮戰”向“協同推進”轉變。宿城區司法局推行“家友參與”模式,通過建立家屬親友共同幫扶機制,加強日常法律宣傳,提高對特殊人群的動態管理和針對性思想引導;推行“專業幫扶”模式,實施社團服務與政府購買服務相結合,2021年以來有效引進律師、心理諮詢師等社會力量參與特殊人群治理,定制專屬法律疑惑、心理需求系列課程,效果顯著;推行“志願者”模式,廣泛招募鄉賢、人民調解員等志願者加入特殊人群工作者管理隊伍。比如,宿遷市檢察院退休老同志的加入,為切實提高全員參與幫教創造了濃厚氛圍,有效提高了特殊人群的治理水準。(文 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