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聚力國際化 打造中心城
來源:新華日報  |  2021-09-26 10:51:14

宜興:聚力國際化 打造中心城

宜興:聚力國際化 打造中心城

宜興:聚力國際化 打造中心城

  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聚力打造區域性國際化中心城市,加快打造寧杭生態經濟帶新興中心城市和蘇浙皖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全面奮進高品質發展、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成為無錫發展重要支點、堅強一翼,勇做全省“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先行軍。

  多維發力,打造環太湖科創圈創新之城

  科創項目、高端人才、創新載體加速集聚,産業科技創新體系、科産城人融合格局不斷完善,創新型企業數量、全社會研發投入佔比、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比等指標走在前列,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發展強大動能,太湖灣科創帶成為宜興創新驅動發展主陣地。

  2021年3月,宜興發佈《宜興太湖灣科技創新帶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13個方面的發展指標。作為推進太湖灣科創帶建設的關鍵抓手,宜興在全市開展以“聚焦重大項目聚力科創帶建設”為主題的“春季攻勢”。今年1至6月,全市新招引(完成備案)工業億元、服務業5000萬元以上産業項目91個。

  “十四五”期間,宜興將把太湖灣科技創新帶建設作為創新驅動核心戰略的頭號工程、關鍵抓手,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效率推進。高起點、快速度建設陶都科技新城,打造全市科創帶建設核心區、科産城人融合樣板區,躋身長三角一流科創新城行列;整合江南大學宜興校區等科教資源,圍繞環科園、經開區發展,推進環氿科技谷、培源科學城建設,打造科創成果産業化基地。推動錫宜協同發展區重點承接無錫及周邊科創資源、産業項目,成為錫宜一體化發展橋頭堡。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産學研結合、上中下游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的創新格局;大力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創新型企業“雁陣”培育計劃,實現更多雛鷹、瞪羚、準獨角獸企業爆髮式成長;鼓勵企業加強研發投入和科技攻關,全力支持企業引育高層次人才、打造高能級研發平臺、深化産學研對接、建設創新飛地、組建創新聯合體,全面提升重點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形成重點産業科技支撐體系,努力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健全人才“引育用留”機制,持續升級陶都英才計劃,加強高端服務供給和優質資源對接,構建更有競爭力的人才支撐體系。到“十四五”末,形成以重大科創載體為依託、創新型企業為主體、科技招商為抓手、産學研深度對接、科産城人融合的産業科技創新體系,讓科創成為宜興發展的主旋律。

  量質齊升,打造長三角現代化産業之城

  傳統優勢産業品質效益大幅提升,一批新興産業成為支柱産業,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鏈現代化水準顯著提高,重點支柱産業挺進産業鏈價值鏈高端,形成若干長三角地標性産業鏈,現代産業體系加速成型。

  趕訂單、忙生産……連日來,位於宜興官林鎮的無錫江南電纜有限公司生産車間,機器轟鳴,演奏出發展的陣陣強音。該公司從芬蘭引進的全市首條35kV超高速交聯生産線自去年投産以來,精準對位國際客商,訂單不斷,産品出口新加坡等國。

  近年來,面對“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自貿區等重大國家戰略疊加實施的歷史機遇,宜興積極整合電線電纜、節能環保、積體電路等産業優勢,主動對接省、無錫市開放發展戰略,開放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宜興引進重大外資項目7個,完成目標任務的87.5%;累計完成進出口189.9億元、同比增長46.6%,增幅位列無錫大市第一;共昌軋輥等企業的23個品牌,入選省商務廳公佈的“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名單,入選數位居無錫各板塊前列。

  “十四五”期間,宜興將堅持以實體經濟和製造業為根本,統籌創新驅動核心戰略、産業強市主導戰略,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和産業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産業體系重構,大幅提高經濟發展品質效益。

  一方面,促進電線電纜、節能環保、非金屬材料、生態文旅等傳統優勢産業提質增效。以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高端化為方向,強化要素保障、創新賦能、政策引導,深化優勢産業“強鏈、補鏈、延鏈、穩鏈”工程,推動傳統優勢産業向産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另一方面,加快積體電路、光伏、生命健康、通航等新興産業崛起成勢,搶前謀劃和推進5G、大數據、物聯網、北斗等未來産業發展,進一步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準。著力打造以傳統優勢産業為基礎、新興産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的産業矩陣,鍛造3-5個500億級、千億級支柱産業。

  聚勢謀遠,打造全國宜居宜業活力之城

  樞紐型交通體系加快建成,陶都科技新城初步成型,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營商環境建設走在全省前列,城市規模、功能、品質提檔升級,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明顯提高,要素集聚力、綜合承載力、輻射帶動力全面增強。

  一幢幢高樓在東氿新城拔地而起,展現著城市“會客廳”的現代和大氣;一項項微改造在老城區遍地開花,訴説著城市更新的活力與溫度……近年來,宜興立足城市生態本底和建設發展實際,持續大投入、大建設,以國際化思維打造品質之城,城市建設由“打基礎、拉框架”的快速擴張期,逐漸轉入“提能級、優功能”的品質提升期,人居環境日益優化,一座依山傍水、管理有序、獨具風韻的國際化宜居之城,正逐漸展現在人們面前。

  隨著新一輪“經營城市”熱潮掀起,宜興一方面堅持新城開發和城市更新並重、中心城區和鎮村建設並舉、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並行,完善城鎮規劃體系,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優化城市管理;另一方面,推動“放管服”改革,加快“不見面審批”、一網通辦等改革,建設“15分鐘政務服務圈”,實現用地最快保障、項目最快落地,全面打響“宜興業”品牌,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城市,將宜居宜業的城市新風貌進一步轉化為宜興發展新的引領優勢。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宜興將牢牢把握長三角一體化、錫宜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戰略機遇,深度融入區域協同發展。以全球眼光規劃城市未來,以國際標準審視自身差距,注重與滬寧杭對接互動、與周邊城市分工協作,精準制定重點片區規劃,圍繞太湖灣科創帶“一軸四谷三區多點”空間佈局,加快制定“四谷”規劃方案,不斷開拓宜興城市發展的新空間、新境界。

  綠色引領,打造踐行“兩山”理論生態之城

  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機制更為健全,生態環境品質根本改善,綠色低碳轉型領先領跑,生態文化旅遊業全面崛起,“綠水青山”“金山銀山”雙向轉化通道更加順暢,創成全國“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加速成為長三角最美生活“後花園”、休閒旅遊度假目的地。

  控源截污工程全面實施,城鎮污水收集處理體系基本建成,2020年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比2015年提升68.9個百分點,太湖連續13年安全度夏;PM2.5年均濃度率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品質優良率始終走在無錫前列;固危廢處置體系加快完善,礦山修復治理取得積極成效,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基本建成全省生態保護引領區……近年來,宜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守生態宜居核心價值、遵循綠色發展要求,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走出了一條具有宜興特色、彰顯生態文明的城市治理新路。

  美麗宜興新畫卷,生態是最美的底色。圍繞打造踐行“兩山”理論生態之城目標,宜興將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保護和修復,深入打好“碧水、藍天、凈土”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品質根本性好轉,建設更高水準生態保護引領區。

  在“雙碳”時代來臨的大背景下,擁有40多年環保産業積澱和前瞻佈局的宜興,正加快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無錫率先打造“零碳城市”提供示範。據了解,宜興將制定落實碳達峰實施方案和行動計劃,推動重點園區建成生態工業園區,打造環科園零碳創新中心,加快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爭創國家綠色工業園區和低碳城市試點。

  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雙向轉化通道,推動宜興生態旅遊産業持續升級換代。未來,宜興將大力推進大拈花灣、窯湖小鎮、雅達·陽羨溪山等重大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推動生態、文化、農業、體育等與旅遊全面融合,打造宜興文旅新亮點及錫宜一體化協同發展“新引擎”,將良好的生態優勢轉變成為發展優勢。

  人民至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幸福之城

  城鄉居民收入、各類保障標準快步提升,優質均衡、覆蓋全域、輻射周邊的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鄉村振興取得引領性成果,公共安全更有保障,城市文明更為彰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始終位居全省最安全最和諧地區之列。

  走好率先實現現代化新征程,鄉村振興是宜興發展最強引擎之一。踐行全面鄉村振興戰略,宜興將用工業化思維謀劃推動農業發展,做大規模、創新業態,推動一二三産融合發展,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實現共同富裕;聚力聚焦綠色轉化,推動綠色發展、促進生態富民、創新體制機制,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把生態優勢變為發展優勢;以推進農村現代化為抓手,著眼于讓農民市民不再有明顯身份界限、讓城鄉生活不再有明顯落差,以滿足群眾改善住房需求為切入點,探索一條體現時代進步要求、符合自身特點的城鄉融合發展路子。

  文明,讓城市更美好。有序解決停車難、犬只擾民、車庫住人等群眾關注的問題,打造全國最乾淨城市;徹底整治交通秩序、小區管理、市容市貌等領域“頑疾”,爭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推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讓城市管理更聰明、更智慧;創新管理機制,拿出繡花功夫和剛性措施,持續提升城市管理標準,確保城市經得起隨時看、隨處看;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進公民道德、志願服務、誠信社會、網絡文明建設,讓“崇文厚德、和諧奮發”的城市精神浸潤陶都大地……一點一滴的文明實踐,必將匯聚成宜興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

  “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宜興人民,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宜興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堅持踐行“人民至上”理念,提高收入保障水準,振興宜興教育,建設健康宜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全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形成示範成果、現代化建設走在區域前列。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