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讓“園博精彩”永不謝幕
來源:新華日報  |  2021-10-11 10:00:53

  原標題:既立足6個月,又著眼60年 ——揚州:讓“園博精彩”永不謝幕

  “既要立足6個月,又要著眼60年。”10月8日,揚州市代市長王進健在揚州世園會閉幕式上講話時表示,將充分利用世園會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做好後續轉型發展工作,放大“後園博”效應,有效整合棗林灣片區各類旅遊資源,著力將園區打造成集旅遊體驗景區、主題度假酒店群、文化演藝和休閒度假小鎮于一體的世界級文化旅遊綜合體,讓“園博精彩”永不落幕。

  10月8日下午,儀徵棗林灣,歷時180余天的2021年揚州世界園藝博覽會落下帷幕。然而,“閉幕不閉園”,自2016年獲得承辦權以來,揚州世園會從規劃之初就堅持以規劃、建設、運營及後運營一體化運作為目標,高品質謀劃“後園博”持續利用。

  從高空俯瞰,銅山腳下,棗林湖邊,揚州世博園所在的這片瓊花狀的綠色森林裏,一灣活水連接東西。難以想像,10多年前,這裡還是砂礦林立,灰塵漫天。2007年,儀徵壯士斷腕、刮骨療毒,撤銷2個鄉,合併成立68平方公里的棗林灣生態園區,並確定為生態特區。10多年來,儀徵堅守這張生態藍圖,在“留白”區域沒有增加一家生産製造企業,森林覆蓋率接近60%。

  正是這樣一步生態留白的“先手棋”,讓儀徵棗林灣擁有了舉辦江蘇省第十屆園藝博覽會乃至揚州世園會的底氣。2018年,儀徵這片生態綠肺迎來江蘇省第十屆園藝博覽會落地,1800畝基地在雲鷺湖畔再現10萬平方公里的水韻江蘇。而2021年揚州世園會正是巧借2018年省園會基地,順勢理土浚水,東擴1700畝,彼此串聯、相互融合,形成“一軸、兩脈、五心、八片區”的組合格局。為減少重復投資和空間佔用,將省園會基地轉化為世園會江蘇展區,省園會主展館經改造、升級為“中國館”,整個世園會的固定建築體量僅有400畝左右,不到總用地的15%。

  一步先才能步步先,本著“順勢而為、綠色為底、統籌發展、低碳環保、互動參與、持續利用”六大原則,本屆世園會聘請數十名國內外著名設計師團隊傾力打造綠色建築、綠色環境、綠色設施,對園內非永久性建設工程採用模組化、裝配式建造,在建造中保留和新增樹木2.78萬棵,集中展示1500多種植物,生動詮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

  國際竹藤館,選用的材料是4年以上的成年毛竹,施工團隊用上防蛀、防腐、防開裂、防日曬一系列專利技術,以獨門絕技營造出縱橫交錯的效果,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此外,非洲風情的演藝館,可變色、調溫的軟性材料做外立面的“江豚狀”國際館,江蘇最大人工瀑布“夢幻疊瀑”,熊貓館等主體建築造型奇特、形態生動,自帶“網紅”魅力……這些將成為永久性地標景觀。

  為減少現場施工的垃圾和污染,拼裝式、可拆卸的綠色營造技術第一次在“世園會”中得到廣泛運用。從現代木結構的中國館,到亞洲榫卯式木作花園,歐洲樂高式方塊花園,北美洲積木式童趣花園;從廢舊石料填充的石籠裝置,到枯枝老藤扎制的羊駝、小鹿……點點滴滴,彰顯著綠色低碳、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理念。

  生物多樣性與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同等重要,也是世園會賦予儀徵棗林灣的生態內涵。儀徵棗林灣作為一座擁有400多種野生本草的自然植物庫,園藝會的舉辦又增添了800多個品種、2.3萬株喬木、灌木,包括一些平時少見的熱帶雨林植物。此次世園會主場館以長江中現存唯一的哺乳動物、享有“水中精靈,微笑天使”之稱的江豚為藍本,塑造了長達250米、體形靈動俊朗、外表透明光滑的江豚形象;在國際館中,公共展區主背景是一隻凝視的眼睛,提醒人們關注並保護生態環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僅是此次世園會所要呈現的內容,更是世園會建設、運營追求的目標。為有效破解展會後設施閒置、資源浪費、場地荒蕪的問題,此次世園會作出了創新探索:持續利用、運營前置。在規劃環節,就引進市場化運營主體,簽約總投資300億元的世界級狂野主題公園。演藝館、國際館採用功能柔性設計,展會期間用於開閉幕式、展陳,閉園後即可轉換為綜藝劇場、國際雨林科普體驗館等。

  萬花在坡地谷中盛情綻放,群鷺在碧水上自由飛翔。人們在此遊覽欣賞園博盛會的同時,更能感受到已注入世園會“基因”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放大“後園博”效應,帶動文旅産業集聚、全域旅遊拓展、城市形象提升、寧揚融合發展,永不落幕的“園博精彩”將開啟可持續利用的嶄新篇章。(新華日報 記者 李源 李鑫津)

編輯:韓小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