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韓小強 通訊員 張虹):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蘇州張家港市樂余鎮東林村黨總支創新方式,突出群眾需求,煥發奮鬥激情,解決群眾遇到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寫好為民服務“大文章”。
螢火微光中,黨徽閃耀暖民心
“現在我們太方便了,有困難不用跑到村委會,只要和黨員季玉清説,村裏就會派人來解決。”家住十八組的村民倪建英指著路邊“螢火微光 黨徽閃耀”牌子説,這塊牌子就是群眾身邊的服務熱線。
路邊“螢火微光 黨徽閃耀”牌子 攝影 張虹
東林村黨總支紮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在每個埭口公佈了黨員聯繫信息,這一平臺的建立,促進了基層黨組織和群眾的雙向互動,成為群眾有需求、組織就有快速回應的生動實踐。
老黨員杜錦春(左)和種田大戶老馬查看水稻長勢 攝影 張虹
老馬是東林村的種田大戶,前一段時間,看著地裏快要收割的水稻,卻心生煩惱。原來老馬種植的水稻面積大,曬谷場地不夠。老馬看見“螢火微光 黨徽閃耀”牌子上面的聯繫電話後,立刻聯繫了黨員杜錦春。“群眾的事,就是自家的事。”杜錦春寬慰老馬,並向村委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村幹部經現場辦公後,決定把村委會門口兩側空地和附近企業一處廠房空地騰出,做臨時稻穀曬場。“曬谷場地解決了,心裏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老馬開心地説。
和諧鄉村裏,“老娘舅”架起“連心橋”
“黃爺爺,你最近身體好嗎?我圓滿完成任務回來啦!”日前,20組黃德興家特別熱鬧,服完兵役後的小包回家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探望他的黃爺爺。
兩年前,小包入伍需要政審,由於父母離異多年,母親一直無法聯繫上。79歲的黃德興根據小包家提供的一絲線索,騎著自行車走訪了兩天,終於找到了小包的母親,並做通了小包母親的思想工作,帶回相關信息資料,讓小包順利走進部隊,圓了軍人夢。黃德興的調解讓小包和媽媽的母子親情也得以釋懷。
黃德興常常調侃自己是“一貼藥”,有他這貼藥,鄰居間再大的矛盾也會迎刃而解。別看老黨員年紀大,但是在群眾中口碑好,群眾有什麼困難,總是喜歡和他們説道説道。正是有了像黃德興這些樂此不疲的“老娘舅”,和諧鄉村架起了更多“連心橋”。
落小落細處,民生微實事彰顯為民情懷
小到群眾晾衣服的衣架、大到照顧困難群眾的精神生活,東林村的黨員們,只要群眾“點單”,他們就義不容辭“接單”。近日,有群眾反映,部分村民把衣服晾在線繩上,既不美觀,又存在安全隱患。無職黨員袁友祥和黃惠忠通過走訪,發現用線繩晾衣服的都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弱且又缺乏勞動力的家庭。情況反饋給村委後,村委班子商議決定在部分村民家統一安裝“愛心晾衣架”。
東林村黨員為村民安裝晾衣架 攝影 張虹
小小晾衣架,承載著黨員幹部對群眾的關懷,也彰顯了愛民情懷。“只要能為群眾辦實事,我就覺得值。”袁友祥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