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近年來,南通市海門區立足法治服務保障民生,助力鄉村振興,將“援法議事”理念貫穿于基層基礎建設、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中,推動城鄉社區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協商、決定、辦理、管理、監督基層群眾自治事項,通過法治手段解決了一批群眾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和難心事。
一個統籌,強化責任。海門區委依治辦嚴格按照江蘇省委及南通市委依治辦工作安排,結合海門區實際情況,出臺海門區“援法議事”貫徹實施方案,將總體任務層層分解,責任到單位,建設黨領導下“民事民提、民事民察、民事民商、民事民決、民事民辦、民事民管、民事民督”的群眾依法自治新模式。
兩大抓手,營造氛圍。海門區以“學法用法示範戶和法律明白人培育”為抓手,全力提升居民法治素養,繼續加強學法用法示範戶、法律明白人的培養,實現數量、品質雙提升;以“援法議事範例”推廣為抓手,及時收集整理各區鎮的經典做法,形成援法議事一鎮一品,印製成《基層治理“援法議事”範例彙編》。
三級聯動,協同推進。海門區委政法委書記姜勇親自主持召開基層援法議事推進會,要求全區上下提高站位,貼近民生,增強開展“援法議事”活動的責任感、使命感以及群眾的獲得感;區委依治辦利用各種培訓工作會議及全面依法治區區鎮督察,海門各鎮(街道)相繼成立了依法治鎮(街)委員會及辦公室;區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切實解決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各種矛盾問題。
四治融合,提升效能。海門區打造以基層黨建為引領,法治、自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模式,群眾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全區通過各村(社區)的“法潤民生”微信群,實現線上線下、定時與及時相結合的服務機制,回應群眾訴求;探索形成村民自治“1234”工作法,在每個村民小組中建立1個黨小組,形成村民小組議事會與村民自治理事會兩項機制,明確矛盾調解、平安巡查、便民服務3大職責。(文 施美娟 顧苑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