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近年來,隨著無錫市惠山區堰橋街道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整體規劃的不斷調整,社區結構也變得複合多元,人員複雜性和需求多樣性為基層治理帶來一定挑戰。2021年以來,堰橋街道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鼓勵各社區圍繞實際情況,以黨建為引領,探索個性化治理模式,破解社區治理難題,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
村民變居民 網格連心話家常
從平房到樓房,從獨門獨院到集中居住,從自由“生長”到“入軌”管理,安置房小區管理面臨著諸多困境,成為影響社區和諧的焦點問題。堰橋街道發揮安置小區熟人多、聯繫緊密的優勢,以網格架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溝通機制,讓身邊人聯繫身邊人、身邊人解決身邊事。
劉倉社區將小區內的27棟居民樓劃分成四個網格,由社區黨總支委員擔任網格長,負責上下溝通、協調和處理網格事務;居委成員擔任網格聯絡員,每人負責2至4個樓道的上門宣傳教育、居民訴求收集和解決居民需求等工作,盡力讓小事不出樓道,讓大事不出社區。同時每個樓道招募1名樓道長、2至3名志願者共同參與社區事務,負責人口登記、信息採集、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等,為社區精細化管理、全方位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新市民變一家人 互動連心增溫暖
“我是556號業主,目前在醫院陪老人看病,來不及接孩子放學了,順路的家長能否幫忙接一下?”“我住557號,可以幫忙。”天澄社區陽光壹佰業主陽陽媽媽點開“親和e家”接單平臺新發佈的任務,準點準時地接到了孩子。當晚歸的鄰居將孩子接走時,陽陽媽媽在“親和e家”平臺的積分又增加了20積分。
天澄社區90%以上居民都是來自外省,生活習慣不同、地域文化差異以及語言交流障礙等因素讓新市民們找不到“小家”的存在感。為此,天澄社區創新開發“親和e家”互融互助智慧積分平臺。居民通過社區微信號進入平臺即可發佈、認領任務,鄰居之間可以相互幫助解決問題。平臺以積分制代替物質獎勵,積分根據任務類型和難易程度浮動並自動累計。居民獲得的積分不僅可以抵扣小區物業費,還可以抵扣合作商家的部分服務費用。
滿天星匯成一團火 共建連心同發展
林陸巷社區是堰橋街道典型的混合型社區,社區在處理業主和物業糾紛、提升物業管理水準方面成效不明顯,社區、物業和居民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林陸巷社區創新公有制物業企業管理模式,探索成立無錫林陸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對林陸苑小區物業進行託管,通過“兩委”班子成員到物業交叉任職,有效促進社區與物業公司職能的融合,使物業成為黨組織聯繫群眾的重要平臺。同時,社區將基層黨建工作的觸角向物業延伸,把“金話筒”議事廳黨建品牌效益覆蓋到全小區,並在此基礎上創建“點亮微心願”“黨建+”物業服務項目,廣泛動員黨員、志願者進居入戶,傾聽民情民意。
未來,堰橋街道將繼續在“黨建紅”的引領下不斷提升社區治理水準,讓社區真正成為居民的身之所棲、心之歸處。(文 王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