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新晉16位院士,目前兩院院士總數為全國省份最多 —— 自立自強,用科技創新助力中國夢
11月18日,兩年一次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江蘇共16人當選,佔全國總數超10%,人數僅次於北京居全國第二,再創新高。至此,江蘇省兩院院士總數已達118人,為全國省份最多。
16位新晉院士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究領域涵蓋天文、物理、化學、生命科學和醫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農業等領域。從仰望星空,到躬耕田野,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向學術高地攀登,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建設科技強國不懈奮鬥。
承擔國家重大工程,突破“卡脖子”技術
2017年新增5位,2019年新增9位,2021年新增16位。新華日報記者梳理髮現,近年來,江蘇新晉兩院院士數量節節攀升,且全國佔比越來越高。2021年兩院院士共增選149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6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84人。江蘇16位新晉院士中,中國科學院院士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佔全國總數已超10%,可謂“大豐收”。
兩院院士是我國學術領域的至高榮譽,能夠入圍兩院院士增選名單的學者,無一不是科研領域的佼佼者。比如此次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史生才,是太赫茲超導探測器研究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我國太赫茲天文探測技術的主要開創者,在太赫茲超導探測器物理機理、晶片技術和系統應用等方面做出多項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研究成果。他領導研製的太赫茲超導探測器成功應用於我國13.7米毫米波望遠鏡、國際天文大科學裝置ALMA和SMA等,並將在我國空間站巡天望遠鏡上實現應用,支撐推動我國太赫茲天文學的發展。
中國工程院在本次院士增選中,強化了國家戰略需求和重大貢獻導向,堅持“四個面向”,重視候選人在重大工程、“卡脖子”技術等國家戰略需求領域作出的貢獻。一批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任務並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候選人當選院士。比如此次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藍羽石,長期工作在國防科技一線,從事軍事指揮信息系統的技術研究和工程建設。先後主持承擔多項國防重大預研課題、國防973項目研究,提出網絡化指揮信息系統體系架構自主適變理論方法,主持研製成功多項軍隊重大指揮信息系統裝備,多次獲得國家科技獎。
南京凸顯科技首位度,高校成輸出“大戶”
新晉院士中,以“城市分佈”情況來看,在南京的院士14人,僅次於北京,高於上海,成績頗為亮眼,南京作為省城的科技首位度由此充分凸顯。而這與南京科教資源豐富、創新氛圍濃厚密不可分。
高校一直是院士輸出“大戶”。江蘇16位新晉院士中,來自高校的有11位。其中,東南大學3位,南京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各2位,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各1位。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談哲敏,長期致力於大氣動力學、颱風動力學與大氣可預報性等領域的基礎性理論研究。圍繞颱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動力學及預測這一國際重大科學前沿,在大氣邊界層動力學、颱風動力學和災害性預測理論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研究成果,在天氣動力學等領域産生了重要國際影響,為提高我國災害性天氣研究的國際地位、推動災害性天氣學科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滕皋軍,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當時幾乎空白的基礎上開展介入治療工作,為中國介入放射學發展作出了開創性和持續性貢獻。不久前他成功完成了中國內地首例釔90玻璃微球治療原發性肝癌等。最近他組織完成了全國59家頂級醫院參加的,國際上首個介入治療聯合免疫的真實世界配對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治療可以顯著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療效。“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以解除病人病痛為目標,是我們不斷創新的動力和方向,用更多更先進的技術服務好病人,我的心裏才更踏實。”滕皋軍説。
在新起點上心懷赤誠,用科技成果助推中國夢
在採訪中,多位新晉院士表示,當選院士是一個新的起點。“是黨和國家對於我們科研人員寄予的厚望,激勵我們更多、更好地開展面向國家和社會所需的科學研究。”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沈其榮説。
得知當選院士時,沈其榮正在田間地頭,手把手地帶領團隊做果樹的秋季基肥施用。近40年來,有機肥與土壤肥力研究是貫穿他的團隊科研探索的中心線,“關鍵的科學問題就是解開土壤生命的密碼。”沈其榮常對年輕人講,“我們的研究就是圍繞‘有用’和‘有理’,‘有用’是指科研要圍繞國家和社會所需,切實破解農業生産上的難題,持續改善土壤、生態環境;‘有理’就是探究背後的科學問題,揭示為什麼有用的機制、機理。”他希望,社會和高校能夠共同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容錯機制,鼓勵科研人員深耕一個領域、坐穩“冷板凳”,潛心、精心思考科研問題,在大膽探索中挑戰未知。
關鍵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胡亞安對此有深刻體會。工作35年來,他致力於內河水運通航建築物的前沿技術攻關、核心裝備研發和重大工程實踐,是交通運輸部“高壩通航建築物建設技術創新團隊”總負責人。他的研究成果為我國通航建築物科學研究領跑世界做出了貢獻。超負荷的工作並沒有壓垮他,時常長達數月的封閉式工作也沒有讓他覺得枯燥,“看到科研指標的每一點進步,看到目標的步步接近,那是什麼獎勵、什麼享受都無法比擬的。”掌握核心技術研發的艱難探索道路沒有捷徑,在他看來,這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肩上的時代責任和擔當。目前,他正帶領團隊為國務院扶貧攻堅項目——百色樞紐通航設施——世界上規模最大、提升重量達1萬噸以上的鋼絲繩捲揚式升船機——百色升船機以及三峽新通道開展技術攻關,助推交通強國戰略實施。
在新增院士中,有一位女科學家——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教授遲力峰,她長期在物理化學領域從事表介面分子組裝及反應的研究,對表面物理化學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此次獲得院士殊榮,是對我30多年來科研工作的肯定,也非常感謝蘇州大學的支持,讓我能在此建立高水準科研平臺,安心從事自己心儀的科研事業。”遲力峰説,未來,她將繼續開展表介面分子科學的基礎研究,同時將拓展方向,在智慧感知介面等應用領域開展相關科研工作。“做科研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心懷對科學的赤忱熱愛,遇到困難與挫折不要氣餒,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小事,用科技成果助推中國夢。”(新華日報 作者 蔡姝雯 王拓 楊頻萍 仲崇山 張宣 謝詩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