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親鄰裡、知民情”,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無錫市濱湖區河埒街道協民社區充分發揮鄉賢的基層引領作用,凝聚鄉賢力量,多形式多途徑拓展學習教育內涵,通過團結鄉賢帶動村巷治理,激發居民友鄰相愛、尊老愛幼的桑梓情懷,讓他們成為新時代村巷德治、自治的帶頭人,激發村巷治理新動能,營造濃厚的黨史學習教育氛圍,讓黨史學習教育接地氣入人心。
走進位於河埒街道協民社區的楊胡劉巷,城市村巷營造“向心印巷”門頭上滿墻的無錫話印入眼簾,親切感便撲面而來,村規民約、便民站臺、“巷心之聲”廣播站、“向心驛站”等建築次第展開。村巷“名人”王葆芹介紹:“楊胡劉巷從前是敞開式村巷,外來車輛隨意停放、快遞車輛橫衝直撞,巷上的治安沒有保障,環境衛生也臟亂差。現在,由鄉賢與村巷骨幹組成的監督委員會徵集居民需求、制定改造計劃、監督施工情況。經過兩次改造,現在的楊胡劉巷在灰磚紅瓦間,依然留有大家印象裏屬於楊胡劉巷的安寧與煙火氣,小巷子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大文化。”
楊胡劉巷借力鄉賢,充分發揮村巷骨幹能動性,以村巷居民需求為基礎,以“建立一個公約、形成一種理念、解決一個問題、建立村民自治機制”為總體目標,通過社區、社工、社區志願者、社會組織、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提高村巷村民的整體素質,促進鄰裡間的交流,實現鄰裡融合,提高村民間的共助意識。楊胡劉巷居民委員會以鄉賢搭建的優質資源為載體,引入社會資源,在楊胡劉巷開展各類互動活動。“巷心之聲”廣播站,是紅色村巷裏傳承紅色精神、厚植紅色基因,向大家傳遞著友鄰和睦好民風、尊老愛幼代代傳的“村民公約”。“向心驛站”是文化團隊的活動室也是居民群眾的議事廳,每有重要事項決策,村幹部和鄉賢們都會聚在這裡一同會商。便民站臺為居民個性化、特色化的社區便民“微服務”。楊胡劉巷居民委員會以百姓視角,想百姓所想,讓百姓隨時感受幸福就在身邊,讓楊胡劉巷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
鄉賢是村巷治理的寶貴人才資源,協民社區不斷發揮居民骨幹的引領作用,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為村巷治理注入新活力。(文 呂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