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淮安市淮安區:砥礪奮進小康路 昂首闊步新征程
2021-01-28 10:07:15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楊心怡責編:周經韜

  原標題:淮安區:砥礪奮進小康路 昂首闊步新征程

淮安市淮安區:砥礪奮進小康路 昂首闊步新征程

淮安市淮安區:砥礪奮進小康路 昂首闊步新征程

江蘇井神鹽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

淮安市淮安區:砥礪奮進小康路 昂首闊步新征程

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淮安市淮安區:砥礪奮進小康路 昂首闊步新征程

盧灘村農民採摘芡實

淮安市淮安區:砥礪奮進小康路 昂首闊步新征程

車橋鎮豐年村村民喜分紅

淮安市淮安區:砥礪奮進小康路 昂首闊步新征程

河下古鎮吸引了眾多遊客

淮安市淮安區:砥礪奮進小康路 昂首闊步新征程

  小康,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站在歷史的交匯點上撫今追昔,在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淮安市淮安區勇於自我革新,不斷深化改革,高品質發展動力強勁,城市活力閃耀,地區綜合實力不斷攀升。這座古老的城市,在新時代綻放出新的光彩。

  “我們要拿出‘壯麗東南第一州’的眼界和氣度,抓住區域條件顯著改善的機遇,把總理家鄉建設得更美更好,以‘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昂首姿態,昂揚向上,昂頭邁進。”淮安區委書記張笑説。

  小康, 是奮鬥出來的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要求,淮安區精心描繪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盛世畫卷。到“十三五”末,全區GDP預計在淮安市各縣區首家突破600億元;二三産業佔GDP比重達86.7%,比“十二五”末提高1.7個百分點;完成規上固定資産投資24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26億元,是“十二五”末的1.47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4860元、19700元,是“十二五”末的1.45倍、1.48倍。

  小康夢圓,令人欣慰的成績背後,是難以想像的艱辛。2020年初,當120萬淮安區人民正昂首奮進在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

  非常之年,欲建非常之功,必盡非常之力。面對複雜局面,淮安區第一時間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充分運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模式,全面落實“四包一”隔離管理措施,嚴格管控好“五門”,迅速有效遏制了疫情傳播擴散態勢;對全區120萬居民組織健康大體檢,徹底隔離出人群中隱藏的“傳染源”,有效構建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銅墻鐵壁”。在全市率先提出“分層分級分類”管理,落實“四早”要求,提前對所有密切接觸人員進行胸片檢查和核酸檢測。按照“四集中”救治原則,保障每一位患者得到有效及時救助,44名確診患者全部康復出院,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病例零續發”。

  在大地回暖、萬物生長之時,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轉穩向好,淮安區按下發展的“快進鍵”。“我們要以防控為前提、以平穩為基礎、以發展求長遠,緊緊抓住疫情過後需求反彈的回補機遇、市場調整的拓展機遇、國家加大支持力度的政策機遇,加快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秩序。”區委書記張笑説。

  分區分級精準推動復工復産複學,第一時間出臺支持企業發展、促進企業正常生産等一攬子政策,加大“六穩”“六保”工作力度,淮安區扛住經濟下行的壓力,規上工業企業和服務業企業3月底全部復工。2020年,全年預計新開工10億元以上項目6個,新竣工10億元以上項目4個。三大主導産業和三大特色産業開票銷售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分別達58%、32%。成功入選2020年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這項榮譽全國僅8家,淮安區是全省唯一。

  改革,激發發展新活力

  近年來,淮安區遴選15個試點村開展“一點五試、集成改革”。張笑表示,“集成改革”致力於將“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産業扶貧(富民)、糧食生産全程機械化、社區股份合作制”五項改革在一個點上統籌推進,讓改革試點發揮疊加集聚和示範效應,為鄉村振興貢獻具有淮安智慧的改革經驗。

  2019年,所有試點村均實現改革當年從低收入村名錄中“出列”。2020年,第三批集成改革試點村名錄出爐,15個新加盟的試點村,實現了新增點位與已改革點位連線成片,進一步擴大了淮安區作為省農村改革試驗區的影響力。

  以深化改革為重要推動力,始終堅持開放發展戰略,淮安區發展活力得到了最大釋放。淮昆台資合作産業園加快建設,南寶碳纖維成為淮昆合作第一家落戶淮安的台資企業,實現當年簽約、當年投産。在形勢困難的2020年,淮安區全年新增3000萬美元以上台資項目3個,預計完成實際利用外資1.4億美元,開工項目利用外資9000萬美元;對外直接投資1250萬美元,全市第一。穩住外貿基本盤,預計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3.5億美元,有進出口實績企業達135家,新興市場和“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進出口額佔比達35%。預計全社會研發支出佔比1.9%,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總産值比重達14.5%,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7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成功組建第十三批科技鎮長團,獲批省科技副總3人、省“雙創計劃”創新人才1人,引進名校優生46人。

  高品質賦能,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2019年,淮安區成立全省唯一縣區級營商環境優化辦公室,此後,接連獲評“中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區”“中國營商環境百佳示範縣市”。伴隨著“3550”改革提速增效,常態化實現“1120”,基層“三整合”改革,“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現全覆蓋,淮安區成功試點全省市轄區首例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在全市率先建成“不見面交易”大廳,“不見面交易”數量位居全市縣區之首。

  好的營商環境帶來強勁的生産力,“十三五”期間,淮安區GDP實現五年翻番,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質態有效提升,列統工業總産值連續四年增幅高於13%。先後獲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淮安市高品質跨越發展優秀縣區”稱號。2020年,蘇鹽井神榮獲省長品質獎,雙環齒輪獲國家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專項資金支持,惠民交通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詩和遠方,就在家門口

  以品質顏值為追求目標,淮安區城鄉發展彰顯嶄新面貌。“十三五”期間,累計投入522億元,實施336項城建重點工程,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到45平方公里,“城水相依、組團相間、生態相連”的城市形態初具雛形。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六個一體化”加快推進,城市與農村互動發展的聯動效應初步顯現,先後榮獲“中國魅力文化旅遊名區”“長三角最具網紅特質旅遊城市”“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稱號。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全面完成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全面提升農房改善項目規劃建設水準,石塘鎮張興社區等5個項目入選省市級示範項目。高品質推進“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聯建項目、聯建村居均居全市第一,綜合排名全省前列。車橋鎮盧灘村、山陽街道南灣村鄉村治理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典型,流均鎮都梁村成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區域供水白馬湖水廠獲評“全國首批農村供水規範化水廠”,百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得到根本保障。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行政村達100%,無害化戶廁改造和改建農村公廁任務完成率100%。河湖長制有效落實,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創建紮實推進,沿線環境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國省考斷面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

  民生為要,小康的幸福底色更濃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淮安區堅持民生為要,年年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基本社會保險制度全覆蓋。2020年,更是對照高水準全面小康建設目標,聚焦民生需求,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全年新增城鎮就業6000人。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兜底實現全覆蓋,累計發放扶貧救助資金2.78億元。在財政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解決了全區在職和離退休人員的同城待遇問題,城鄉低保全面提標、應保盡保。投入13.39億元,對2013年以來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進行全覆蓋兜底。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100%,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比例75%,學生資助工作連續三年獲得全省各縣區第一,創成3所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車橋中心衛生院創成全省首批農村區域醫療中心,薄弱村衛生室改造任務全面完成。連續8屆被評為“省級雙擁模範城”。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績效監測評價全市第一,群眾安全感達98.85%,獲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區。

  小康,不僅是要“倉廩實衣食足”,更要“知禮節知榮辱”。淮安區從陣地打造、人員配備、項目制定、活動開展、評價反饋等方面縱深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目前已建成包含1個實踐中心、16個實踐所、338個實踐站、833個實踐點在內的四級陣地,打造了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康促進與體育服務等“五大平臺”,形成“農技先鋒”“愛心天使”等“十大志願服務項目”。

  進入新時代,為了滿足人們越來越具體的文化需求,淮安區出臺《關於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的實施意見》,設置文化建設與發展專項資金,實施一批文化旅遊産業項目。先後設立全國性文學大獎“袁鷹文學獎”“吳承恩長篇小説獎”,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潛心創作,推動各個藝術門類“百花齊放”。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淮安區將搶抓眾多戰略疊加機遇,找準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比較優勢,圍繞“1+5”發展格局,在提供高品質供給、培育新型消費上下功夫,在統籌推進産業佈局、城鎮佈局和現代流通體系上做文章,更好地融入“雙循環”,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創造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新華日報 策劃 祁素娟 夏開封 組稿 蔣雪峰 王懷扣 陶陶 黃潔 攝影 王昊 趙啟瑞 馮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