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韓小強 通訊員 蘇軒):1月19日晚,原創昆劇《顧炎武》亮相北京天橋劇場,以大儒顧炎武的家國情懷,展現世界級非遺崑曲的恒久魅力。集成兩張江南文化名片的《顧炎武》給北京的昆劇迷帶來一場分量十足的演出,以現場近乎滿座的成績交出了精彩的“江南答案”。
昆劇《顧炎武》演出現場 攝影 蘇軒
全劇共有《思歸》《訣母》《驚碑》《對獄》《薦試》《問陵》六幕,以顧炎武的生平為主線,將他一生中“初別母、次別友、三別妻”的切膚之痛、泣血之悲和離別之苦演繹得淋漓盡致,並充分展現出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
創排之初,昆劇《顧炎武》就提出了名家創作、青年傳承,以老帶新、以老促新的“一戲兩版”創作新模式,此次亮相北京的劇目陣容是“名家版”“青年版”兩個版本的融合,“梅花獎”得主柯軍出演顧炎武,崑曲名家張大環、龔隱雷、錢振榮助陣,與昆山當代昆劇青年演員師生同臺獻演。一邊是顧炎武的民族憂患,一邊是兩代崑曲人的使命擔當,在戲裏戲外展示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代相傳。
昆山當代昆劇院黨支部書記瞿琪霞説,崑曲是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通過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希望通過這次演出,讓大家看到在崑曲的發源地昆山有一群年輕、虔誠、優秀的青年演員,正行走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路上,證明著600歲的崑曲正青春。”
作為“相約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暨第二十二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蘇州文化藝術展示周從1月6日持續至1月20日,以濃郁的中國風、江南情迎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到來。芭蕾舞劇《我的名字叫丁香》、交響樂《無限·肖斯塔科維奇》、蘇劇《國鼎魂》等7台劇目的11場演出及非遺紀錄電影《天工蘇作》特別放映活動輪番上演,累計觀演人次超過7000人。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每場上座率不超過75%的情況下,參演劇目平均上座率達到72%。蘇州年味體驗周于1月6日至1月10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公共空間舉辦,累計參與人次超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