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自“八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南通市海門區結合本地實際,以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為重點,進一步提高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著力構建全民參與的普法工作新格局。
一是深化普法內容,擴大影響力。海門區認真部署、持續推進、不斷深化,築牢全面推進依法治區的思想理論根基;推動憲法學習常態化、制度化,在全區範圍內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努力營造人人學習憲法、遵守憲法、運用憲法、維護憲法的良好社會氛圍;廣泛開展民法典宣傳工作,闡釋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的新規定新概念新精神,真正推動民法典入腦入心入行;有針對性地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切實滿足群眾多元化法律需求。
二是優化普法形式,增強感染力。海門區紮實推進“新媒體+普法”模式,依託微信公眾號開設“謇”談法治、小悅説法等普法專欄,採用圖漫説法、以案釋法等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專業法律知識;上線“悅來普法”微信小程式,暢通基層法律服務渠道,法規檢索、在線諮詢、趣味答題等版塊深受群眾歡迎;拍攝平安中國微電影、憲法公益廣告等一系列普法短視頻,通過大型戶外螢幕循環播放,大大提高公眾接收率和接受度;持續開展“文藝下鄉+普法”活動,利用農閒時節深入鄉村演出,將精心編排的法治文藝節目送到群眾身邊,在潛移默化中傳播法治理念。
三是細化普法責任,保證執行力。海門區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及時制定年度普法規劃與季度學法計劃,明確普法重點和工作要求,指導各級機關全面履行普法責任;建立健全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全面推行任前考法制度,督促各單位在做好本系統人員法治培訓的前提下,向社會公眾廣泛宣傳與自身職能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普法內容準確合法;完善考核評估體系,加強對普法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支持各級人大對全民普法工作進行督查,壓緊壓實國家機關普法主體責任。
四是美化普法陣地,釋放吸引力。海門區牢牢抓住鄉村振興大投資、大建設的契機,對原有的村級普法陣地提檔升級,對標“村村有、村村優”標準,因地制宜改造法治長廊、法治園地、法治漫畫墻等區域;深度發掘本地歷史文化特色,精心打造鎮級普法陣地,常樂鎮依託名人故里優勢建成張謇法治文化公園,正余鎮用活紅色文化資源建造通東革命老區紅色記憶館;深入貫徹“融法于景”的設計理念,打響區級普法陣地品牌,重點圍繞長江大保護推進沿江法治文化帶建設,實現法治元素與生態景觀的有機結合。
五是強化普法隊伍,提升滲透力。海門區充分發揮法律專業人才作用,組建“八五”普法講師團,深入機關、企業、村居等開展法治巡講活動,以高品質普法服務助推法治海門建設;創新“一配三”工作模式,為全區77所學校配齊配強法治副校長,面對學生、教師、家長等不同對象量身定制“普法菜單”,全力夯實平安校園、法治校園建設基礎;以“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為載體,構建起網格員、調解員、法律顧問、文藝骨幹、村民小組長、退休老黨員齊參與的普法志願者隊伍,引導基層群眾牢固樹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觀念。(文 王鋒 陸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