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推動“八五”普法落地落實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3-31 18:13:01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近期,淮安市圍繞“八五”普法規劃,結合本地工作實際,立足創新求突破,紮實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圍繞法治文化,在融合發展上求突破。淮安市推動法治文化與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的融合,一是融入水文化,以大運河、古淮河為線,分別打造大運河(淮安段)法治文化帶、古淮河(淮安段)法治文化帶、洪澤湖法治文化帶,整合沿線30余個法治文化陣地,形成以運河為主線,古淮河為支線的“兩河一湖”法治文化帶;二是融入紅色文化,梳理全市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紅色法治文化陣地集群;三是融入地方文化,擴大“西遊法治文化”品牌影響力,推廣“西遊法治課堂”進校園,推出一批精品西遊主題法治動漫,挖掘地方歷史文化底蘊,打造“善道法治”“大湖法治”“棋盤法治”等區域特色法治文化品牌。

  圍繞普法項目,在體制機制上求突破。淮安市以“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為抓手,聯動全市重點普法責任單位,確定64家重點單位的183項普法任務和15個創新項目;形成重點對象學法用法、法治文化、基層依法治理等6個專題普法工作組,定期研究會辦交流;創新建立“四單一書”制度,即普法責任清單、督辦單、提示單、反饋單和履行普法責任評價書,每月發放提示單和督辦單,通過反饋單和臺賬資料對重點工作單獨評價;開展“七五”普法創新創優項目和“七五”普法達人評選活動,在全市範圍內樹立先進典型,激發創新活力,為謀劃“八五”普法創新項目打好基礎;對重點項目和創新創優項目單獨評價,並作為加分項納入年度和“八五”普法評價內容,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

  圍繞特色品牌,在培育創新上求突破。淮安市在培育品牌上做加法,實施品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每年新發掘5個普法品牌,重點資源幫扶培育,定期向社會徵集普法創新做法,深入梳理各條線普法工作動態,及時總結提煉普法工作品牌,“八五”普法以來,全市共梳理培育新普法品牌15個,其中重點普法品牌3個;在樹立品牌上做減法,組建普法品牌資源庫,實施普法品牌分級管理,定期開展動態監測,對類型化、同質化普法品牌進行整合,集中優勢資源投入重點普法品牌,“八五”普法以來,集中整合打造“兩河一湖法治長廊”“善道法治”“棋盤法治”“紅色法治”等品牌;在弘揚品牌上做乘法,不斷放大優質普法品牌的示範效應,拓展品牌的內函和外延,構建品牌資源矩陣,整合“西遊法治課堂”“法話西遊”“法護青春”等子品牌,打造“西遊法治”品牌集群,從陣地建設、作品創作、課件編撰等方面系統謀劃,創作“西遊法治”主題劇本、故事等50余個,“西遊法治”主題動漫視頻30余件,其中3件作品獲江蘇省一、二、三等獎,赴10個縣區(園區)、52所中小學開展普法活動,相關普法課程獲評青少年“法治公開課”省級示範課。(文 胡錦)

編輯:楊心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