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江海聯動 千帆競發
來源:新華日報  |  2022-06-06 09:34:04

  原標題:江海聯動 千帆競發——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的南通實踐

南通:江海聯動 千帆競發

  滾滾長江,在南通段交匯,奔流入海。166公里江岸線、206公里海岸線,作為江蘇唯一濱江臨海的城市,南通集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于一身,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在滔滔江水和朵朵海浪的相擁中,南通開足馬力全速追趕超越,綠色發展動力澎湃。騰退岸線還江於民,切實守好出江入海生態屏障;千億級綠色高端臨港産業基地呼之欲出,統籌推進全市域優江拓海、江海聯動發展;弘揚張謇企業家精神,提升實體經濟發展品質……一系列生動的南通實踐,為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只此青綠,刷新沿江生態顏值

  初夏,江風清涼,輕濤拍岸,漫步在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可一覽“水清岸綠人流連”的生動畫面。

  “化工圍江”、碼頭林立、岸線被佔曾讓周邊居民“濱江不見江”。通過搬遷狼山集裝箱碼頭、拆遷“散亂污”企業、騰退修復岸線……該區域內7公里沿江生態廊道全線貫通,實現了從“臨江”到“濱江”的蝶變。如今,南通沿江1公里園區外化工生産企業已全部“清零”,五山地區濱江片區生態修復成為全國典範。

  作為首批國家級開發區,南通開發區在“帶譽”奔跑近40年後,也迎來“發展天花板”:“化工圍江”、低效用地、空間不足……南通開發區決策者痛下決心,啟動“空間再造”,“任務書”明確:三年內空間再造産業用地7000畝、經營性用地2000畝。

  “空間再造,是一項騰籠換鳥、積極轉型的系統性工程。造的是空間,更是發展先機。”南通開發區住建局副局長袁志超告訴新華日報記者,開發區明確提出四個“必騰”:嚴重影響規劃的必騰、環境污染嚴重的必騰、散亂污的必騰、本質安全度較低的必騰。

  隨著空間再造的縱深推進,溢出效應逐漸顯露,主導産業項目紛至遝來。百億級星源材質鋰電池隔膜項目、總投資53億元的羅萊高端智慧生活用品、總投資50億元的拓邦鋰電池……錨定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醫藥健康和新能源“3+1”主導産業方向,一季度,南通開發區高品質發展成績單分外“亮眼”:全市産業項目建設綜合考核中,在南通各縣(市、區)和國家級開發園區排名中均列第一;完成實際利用外資2.14億美元,增長59%,總量全市第一。

  在污染防治上做“減法”、在生態修復上做“加法”、在産業升級上做“乘法”的南通,走出一條既有“含金量”“含綠量”又有“含新量”的高品質發展路徑。

  2021年,南通長江大保護、單位GDP能耗、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等“綠色指標”一路領先,成為南通高品質發展的“最美注腳”。

  在長江邊生活了66年的狼山鎮居民吳湛告訴新華日報記者,“我們的城市越來越美了,小時候才見的江豚也回來了。”南通環境監測中心數據顯示,自2019年底首次觀測到江豚以來,長江南通段江豚觀測次數逐年攀升,今年2月達到了91頭次,刷新了單月紀錄。此外,刀魚等洄遊性魚類資源量也明顯上升。

  駛向深藍,再掀沿海發展熱潮

  5月20日,在“海天藍”與“港機紅”的交相輝映中,通州灣新出海口呂四起步港區10萬噸級通用碼頭迎來正式啟用後第30艘外輪。

  作為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建設的開篇力作,呂四起步港區通用碼頭年設計吞吐能力750萬噸,縮短了100多公里的陸路距離,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自2021年12月底正式啟用以來,便開啟“開港即繁忙”狀態。

  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的能量不止於此。這裡將構建全國罕見的“內河到碼頭、鐵路進貨場、海港通大洋”綜合集疏運體系,打造成為江蘇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的開放門戶。預計到2035年,集裝箱吞吐能力達到1300萬標箱,貨物吞吐能力達到3億噸。

  著眼于“南通好通”,江海交匯點上多條“飛龍”“潛龍”待發:通州灣主體港區“2+1”碼頭、網倉洪航道一期、洋呂鐵路、通海港區—通州灣疏港鐵路等重點工程加速實施,“江出海、海進江”的江海聯運樞紐加快構建;北沿江高鐵南通段、張靖皋過江通道等工程全面推進,“八龍過江”格局加速形成。

  伴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實現突破,南通將沿海發展作為高頻議題推進。先後制定實施《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南通行動計劃、《南通市“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進一步明晰全國富有江海特色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的內涵和目標。

  實現“藍色夢想”,離不開海洋産業的堅實支撐。南通發力壯大綠色高端臨港産業,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壯大船舶海工、海洋漁業、濱海旅遊、生物醫藥等重點産業,助力206公里海岸線快速從“葦蕩荒灘”變身“金灘銀灘”。

  在如東黃沙洋海域,亞洲首座柔性直流海上風電場265台風機矗立在蔚藍的大海中,每天能“吐”出904萬度電,源源不中斷點亮萬家燈火。“我們率先研發成功商業化±400kV柔性直流海纜系統,開創了大長度直流海底電纜傳輸的新格局。”作為如東本土企業,中天科技海纜有限公司承制了國內所有柔性直流輸電工程的電纜,公司總經理胡明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在南通海上風電産業新熱潮下,2021年公司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2022年海纜海洋系列業務在執行訂單已超過70億元。

  除了千億級風電産業集群,目前,南通市船舶海工産業産值超1000億元,形成了東起長江入海口啟東寅陽、西至如皋長青沙的沿江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産業帶。總投資458億元的中天鋼鐵一期一步項目建成後,將形成585萬噸的精品鋼生産能力。洋口港圍繞高性能纖維材料、可降解新材料、高性能樹脂等産業,可形成千億元産值規模。

  沿海經濟發展越來越熱,沿海城鄉風貌也越來越美。南通高水準規劃設計圓陀角—呂四漁港“繽紛百里”最美海岸,加快打造江海文化景觀大道、黃金海岸風光帶、海上城市客廳等沿海特色名片,把江風海韻譜成詩、繪成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將成為又一道亮麗風景。

  致敬先賢,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夏日,一批批企業家在工作人員帶領下追尋先賢“足跡”。一百多年前,張謇扛起了“實業救國”的責任,以前衛的規劃理念將家鄉南通打造成當時的“模範縣”,使其後來贏得“中國近代第一城”的美譽。

  為將張謇企業家精神傳承下去、弘揚開來,培育新時代“張謇式”企業家群體,2021年1月6日,張謇企業家學院正式揭牌,常態化開展各類企業家培訓,迄今已組織培訓178期次,參訓學員15525人。近日,張謇企業家學院開辦首個“長期班”,全面提升企業家素質能力,推動産業集群式發展。

  興實業,南通一直走在前列。高端紡織、船舶海工、電子信息等産業已成為南通三大支柱産業。近年來,高新技術産業、營商環境、人才引進等要素也擺上南通市高品質發展大局的桌面。一項項創新舉措齊頭並進:

  ——實施産業倍增三年行動,以“智改數轉”為抓手加快數字化變革,以龍頭企業為動力引擎培育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長三角智造支點。

  ——打出高標準建設“一核四區多園”的沿江科創帶、大力度培育創新型企業、寬視野集聚創新人才等“組合拳”。力爭到2025年,全市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提升至3%和70%,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名挺進前20強。

  ——組織“營商環境提升年”,打造“萬事好通”服務品牌。主動服務紓困解難,出臺“産業發展政策50條”“穩增長政策50條”“紓困政策8條”,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一百多年後,以張謇為代表的企業家精神,宛若“燈塔”,讓南通的城市氣質和格局愈發鮮明。十年間,南通經濟總量連續跨越7個千億級臺階,順利躋身“萬億城市”,再創民族工業發祥地新輝煌。

  新一輪的滄桑巨變如何起筆?南通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南通將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保持定力、持久投入、久久為功,縱深推進長江大保護工作,加快沿海發展步伐,推動産業擴量提質,努力成為全省高品質發展重要增長極。

  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建議,南通今後的發展要抓住三大發展優勢,一是南通通江達海、緊鄰上海,區位優勢明顯;二是南通有三大國家戰略疊加的優勢,南通要接軌上海、融入蘇南、向南發展,努力成為沿江沿海發展的“領頭羊”,輻射大蘇北的高品質發展;再一個就是發展向海經濟,擴大對外開放,建設門戶城市,使得長江經濟帶雙向開放在南通真正落地。(新華日報 記者 趙 冉 南通市發改委供圖)

編輯:楊心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