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嘉賓共議運河可持續發展——運河城市“美美與共”
來源:新華日報  |  2022-06-28 09:50:01

  古往今來,運河承載著人類互聯互通、共享資源的美好願望。如何推動運河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讓運河城市“美美與共”?6月27日,2022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揚州舉辦,嘉賓們線上線下分享真知灼見,共商世界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共謀運河城市合作發展之道。

  擁有運河,一個城市的幸運和機遇

  分佈在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條運河,滋養著沿線3000多座運河城市。以河為媒,各具特色的運河文化,構成一幅生動璀璨的世界運河文化勝景。

  巴拿馬運河事務部部長、運河董事會董事長阿裏斯蒂德斯·羅約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巴拿馬運河全長僅80公里,但是這條運河的經營為巴拿馬人民創造了巨大福祉。“我們期盼通過與其他運河和海峽管理方的交流,為巴拿馬運河這條溝通兩大洋海運航線的未來發展提供有益經驗。”

  土庫曼斯坦駐華大使巴拉哈特·杜爾德耶夫在視頻致辭中説,卡拉庫姆運河的建設,是改造自然、造福人類的生動案例,使惡劣的沙漠景觀變成生機勃勃的綠洲,吸引了成群結隊的候鳥和各種動物,“生活在其中,我們深知河流和大自然在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

  “運河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增進了國家間的貿易與合作。”埃及駐華大使穆罕默德·巴德里在視頻致辭中回顧了埃及人民利用原始的工具開挖蘇伊士運河的歷史。“我願呼籲所有成員和與會各方加強運河城市之間的交流,分享經驗和知識,提高合作水準,促進繁榮和福祉。”

  可以説,擁有運河是一個城市的幸運和機遇。當天,《運河城市實施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揚州可持續發展報告(2021)》在論壇上正式發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説,以可持續發展目標為驅動,揚州為其他運河城市提供了有益參照。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主席、揚州市委書記張寶娟表示,面向未來,揚州將攜手國內外運河城市,共同促進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和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

  “江蘇是孕育中國大運河的搖籃和核心遺産區域,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建設省,各類文化遺産豐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表示,揚州作為大運河“原點”城市和聯合申遺牽頭城市,積極打造以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為代表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核心展示區,為運河城市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典型經驗。

  運河遺産,在可持續發展中發揚光大

  本屆論壇以“運河城市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契合運河城市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共同願景。圍繞這一話題,嘉賓們紛紛獻計獻策。

  “我們要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産保護’,讓大運河遺産‘活起來’。”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故宮學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在主旨演講中説,保護大運河遺産,要注重觀念轉變。“大運河文化要素伴隨著自然要素,人與自然共同創造了運河文化景觀。”單霽翔以揚州三灣地區建設為例説,過去保護古遺址、文物屬於靜態保護,如今還應動態保護江南水鄉、歷史水鎮和人們聚集的歷史街區等地,保護“沿線人民的鄉愁”。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華提到,運河的可持續發展應特別注意“增值自然”,讓城市變得更加美好。“無限風光無處不在,怎樣將無限風光轉化為清潔廉價資源?跟運河的開鑿和利用一樣,這就是一種增值自然的解決方案。”

  “大運河裏的船隻不僅運載貨物,而且傳遞著一個信息——合作與包容是人性的一部分。”中國外文局外文出版社外籍專家拉斐爾·澤爾貝托表示,當前世界正面臨經濟、文化、環境、政治和社會層面的諸多危機與挑戰,各國應深化文化交流,實現共同繁榮。他呼籲,應該把大運河保護和發展作為國際合作的典範,像中國人民在大運河沿線所做的那樣,把各個地方的人民聯繫起來,促進各領域交流,為邊界沿線的每個人帶來繁榮。

  “眾所週知,‘運河精神’體現的是堅韌不拔、創新協作、開放包容、誠信負責。對大家來説,這是一項珍貴的遺産。”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名譽主席、美國前商務部長卡洛斯·古鐵雷斯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中國在保護歷史遺産和促進世界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值得稱讚的努力,“我們應該向修築運河的先輩們學習,在應對挑戰的努力中繼續發揚他們的這種精神。”

  凝聚共識,讓運河文化生生不息

  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來自“運河大家庭”的成員分享了各自所在城市對於運河遺産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經驗做法。

  “佈雷達對其水資源深感自豪。”荷蘭佈雷達市市長保羅·德普拉在視頻發言仲介紹,佈雷達和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佈雷達(Breda)這個名字也取自“Brede Aa”,意思是寬闊的河道。該市主要通過兩項計劃來保護水資源,首先是修復舊河道,讓被填滿的河道重新恢復;此外,正在城市北側開發一個以水為中心的新城區,為人類和動植物提供宜居、有吸引力的環境。

  浙江省杭州市副市長丁狄剛表示,在杭州這座京杭大運河的南起點城市,運河文化已深入人心,可以説,大運河承載著杭州的城市精神與品格。近年來,杭州實施運河綜合保護工程、優化運河兩岸生態環境、挖掘運河歷史文化價值、創新運河活化利用模式、打造杭州特色活動品牌,努力把杭州大運河打造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經典園、大運河文化核心展示窗。

  河北省滄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和春軍表示,非遺文化的利用和發展,保護傳承是根本。滄州市對沿線文化遺産和非遺項目進行勘察摸底,建立保護名錄。對正泰茶莊等重點文保單位進行保護性修繕,建成捷地分洪設施水工遺産展示園、連鎮謝家壩水工智慧展示館等,同時開展非遺文化“六進”活動,推出非遺旅遊精品線路,串聯起一條非遺文化的精彩“項鍊”。

  “近年來揚州市堅持保護第一、活化利用,致力打造文化昌盛的運河之城。”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執行副主席、揚州市政協主席陳揚説,揚州實行原真性保護,積極推進古城有機更新,延續傳統的市井味、煙火氣;堅持活態化傳承,打造了東關街、仁豐裏等歷史文化街區,集聚近百家非遺工作室,讓文化遺産可知可感可體驗。

  當天的論壇上,形成了世界運河城市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揚州倡議”,呼籲全面推進運河城市可持續發展,著力打造人民生活幸福的運河城市,建立健全運河遺産保護傳承利用機制,積極促進世界運河城市交流互鑒,共同創造世界運河城市更加美好的未來。(新華日報記者 顧星欣)

編輯:韓小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