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一大波“清潔電力”正沿江而來 “綠動”長江經濟帶
來源:南報網  |  2022-07-04 11:00:48

  白鶴灘—江蘇工程竣工投産後,每年輸送清潔電能超300億千瓦時——一大波“清潔電力”正沿江而來

  “這傢夥一個月發電600多度,我家用200度,剩下的國家電網‘買’走,再加上電費補貼,我一個月能拿到250元左右。”

  7月2日,家住南京市溧水區和鳳鎮中楊村的張先生,打開“網上國網”App“新能源”模組,查看他家屋頂光伏6月份帳單明細,上面光伏發電量、上網電量、電費收益等信息一目了然。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地處長江之濱、全力擁江發展的南京,不斷推出“大動作”。“電”火花“綠動”長江經濟帶,一江碧水正積聚澎湃新動能。

  區外清潔電力來了!電力纜線“搭乘”隧道過江

  一頭是大江奔流,一頭是萬家燈火。

江蘇南京:一大波“清潔電力”正沿江而來 “綠動”長江經濟帶

4月13日,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南京段)建設現場,電力施工人員正在架設導線。通訊員 杜懿 攝

  7月1日,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1週年之際,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簡稱“白鶴灘—江蘇工程”)竣工投産。據測算,白鶴灘—江蘇工程竣工投産後,每年輸送清潔電能超300億千瓦時,推動華東地區每年減少發電用煤14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500萬噸、二氧化硫25萬噸、氮氧化物22萬噸。作為重要一環,全長約39.6公里,立塔89基的白江工程(南京段)已經于2021年年底在全省率先貫通,為顯著改善華東地區環境品質,推動江蘇能源綠色轉型、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有力支撐。

  新增區外清潔電力支撐,只是南京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打造綠色低碳生態城市的一個方面,一場更大範圍的“電力革命”正在南京全面推進。

  2022年伊始,南京簽約58個綠色低碳發展示範項目,發佈《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打造綠色低碳生態城市若干舉措》和《南京市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總體方案》。

  據介紹,南京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將結合南京資源稟賦、發展定位和現實基礎,聚力構建以電網為核心的能源配置新格局,推動電網與新能源、終端負荷、新型儲能深度融合,實現能源供給、配置、消費、存儲“四個再突破”和政策環境、技術水準、價值創造“三個領先”。

江蘇南京:一大波“清潔電力”正沿江而來 “綠動”長江經濟帶

南京六合區龍袍街道的通威江蘇省級精品漁業園內,南京市首個“漁光一體”光伏電站實現“魚、電、環保”三豐收。通訊員 杜懿 攝

  南京市發改委主任黃輝表示,邊恒將以政策為引導,以市場為主導,內外並舉,對外積極引入清潔電力,對內促進源網荷儲協調發展,推進電網功能形態轉型升級,促進新型技術攻關,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如期實現“雙碳”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綠色發展無止境,項目建設不停步。2022年,南京開建的電網建設重大工程達49個。為了保護長江生態,減少過江電纜建設對長江生態的影響,相關部門正在研究電纜隨公路、地鐵過江隧道“共同過江”的方案。220千伏秋藤—望江—莫愁電纜線路工程,就是“搭乘”應天大街長江隧道過江。該工程作為省內首個利用長江公路隧道敷設電纜的線路工程,將成為交通和電力深度融合的重大創新示範。

  該工程建成後,輸送容量相當於新建一座兩台百萬機組火力發電廠的發電量,實現每年減排二氧化碳千余噸,區外來電直達主城核心區,更為南京建設低碳先鋒城市做出積極貢獻。未來電纜通道將隨建寧西路、和燕路過江隧道建設,同步預留空間。

  本地清潔電能替代!新能源清了江水、綠了沿岸

  一江清水穿城而過,長江生態是南京環境保護的重中之重。

  黃金水道百舸爭流,長江南京段是整個長江航道的“鑽石航段”。

  船舶停靠南京,燃油發動機轟鳴,才能帶來船舶自身需要的電力。港口碼頭能不能提供“岸電”,讓停靠船舶在寧“零排放”?

江蘇南京:一大波“清潔電力”正沿江而來 “綠動”長江經濟帶

供電人員正在西壩碼頭檢測岸電箱,確保靠岸船隻安全接電。通訊員 許旻 攝

  南京供電公司主動承擔了責任!他們將清潔的能源送到了江邊的港口和碼頭。據介紹,目前,南京全市沿江港口碼頭已經實現了岸電100%覆蓋——

  2021年,南京龍潭天宇碼頭投資建成南京首個高壓變頻岸電系統,滿足國內外各類型船舶靠岸接駁用電需求。同年,龍潭港的集裝箱公司,還啟用了多臺電動龍門吊和新能源接駁車,岸電年用電量達到31.32萬千瓦時,每年可為龍潭港減排二氧化碳7600噸,相比過去使用柴油發電機節約能源達25%以上。

江蘇南京:一大波“清潔電力”正沿江而來 “綠動”長江經濟帶

6月7日,江北海港樞紐經濟區西壩港區,南京供電公司為碼頭引入了新型智慧軌道機車。通訊員 高青 攝

  2022年,進一步提高岸電覆蓋密度,南京將在新生圩港、龍潭天宇碼頭新建14套岸電設施,實現千噸級泊位岸電全覆蓋,岸電設施涵蓋高壓大容量變頻電源、低壓大容量岸電箱、低壓小容量一體化岸電樁等設備,可滿足7萬噸級以內各類船舶靠港用電需求,總新建岸電容量達2400千伏安;同時,對新生圩港、龍潭天宇碼頭、龍潭集裝箱碼頭前期建設的14套岸電設施進行介面改造,解決介面不統一、難以“即插即用”的問題,總改造岸電容量達3700千伏安。

  港口岸電有了,電動船也開啟了“試水模式”。

  2月23日,由我國自主研製的載重3000噸級的電動貨船在江心洲綠水街附近的碼頭下水啟航,這是目前長江流域噸位最大的電動貨船。

江蘇南京:一大波“清潔電力”正沿江而來 “綠動”長江經濟帶

2月23日,由我國自主研製的載重3000噸級的電動貨船下水啟航。通訊員 杜懿 攝

  國網南京供電公司副總經理王文天告訴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在大容量電動貨船領域,目前國內外均沒有特別成熟的技術,但是通過我們團隊聯合相關部門和企業開展技術攻關,我們的核心技術國産化率已經達90%以上。”目前,長江流域貨船平均噸位在2500噸,這艘3000噸級的電動貨船研製成功,對長江航運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可借鑒、複製的“南京樣本”。

江蘇南京:一大波“清潔電力”正沿江而來 “綠動”長江經濟帶

3月11日,江蘇首艘純電公務執法船“蘇交執法寧003”下水。供圖 江蘇船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僅半個月後,江蘇首艘“油改電”純電動交通執法船“蘇交執法003”號也正式下水,這項供電公司和交通運輸部門合作的低碳綠色創新舉措,“充滿一次電可以航行100公里左右,完全能夠滿足日常巡查工作的需求。”南京市交通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五支隊二大隊隊長趙宇對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説,這將為全國公務執法船舶的轉型更新和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和經驗借鑒。

  清潔電力“凈”在江水中,也“美”在天際線。

  2021年12月29日淩晨,伴隨著110千伏燕萬線的下地入廊,服役三十余載的110千伏燕萬線跨越棲霞大道段被拆除。歷時近1個月,35千伏錦湖線、110千伏燕萬線、110千伏曉邁線,3條線路悉數被下地桿遷,共拆除桿塔11基,拆除導地線近3公里,釋放土地空間近百畝。

  至此,燕子磯煙囪林立的舊貌將不復存在,遍佈交織的架空線也逐步減少。還給燕子磯新城一個更美麗的天際線,也進一步提高燕邁新城區域電網供電可靠性,提升了城市的整體形象。

  電力賦能一江兩岸!助力全域實現高品質發展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品質發展主力軍。

  南京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進程中,電力一直在賦能一江兩岸——

  在創新驅動、實現能源多元服務“再突破”的過程中,國網南京供電公司配合政府構建用能評價體系,推進工業企業低碳製造,推動公共機構、商業樓宇綠色低碳用能,深挖電網節能減排潛力。

江蘇南京:一大波“清潔電力”正沿江而來 “綠動”長江經濟帶

2022年初,國內首個水泥行業“綜合碳管理”示範項目初步建成,具備碳排放監測功能。通訊員 杜懿 攝

  2021年,國內首個水泥行業“綜合碳管理”示範項目落戶南京溧水。“隨著國內外市場對低碳水泥、零碳水泥的需求逐漸明晰,水泥生産加快向綠色低碳轉型已刻不容緩。”溧水天山水泥公司總經理羅鵬説,與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簽訂的“三步走”的零碳策略,3年後將為這家水泥企業年減碳超百萬噸。

  電力大項目,助力南京綠色低碳發展;電力大數據也在為企業“畫像”, 與環保部門聯手打擊藏匿在城市角落的“散亂污”企業和作坊。

  “正常居民用戶每天用電量相對較小,每日用電波動相似,但隱藏的‘散亂污’作坊偽裝成居民用電從事生産,往往用電量較大且用電波動接近生産企業。”國網南京供電公司科技互聯網部技術人員告訴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2021年,該成果在江蘇推廣,截至2022年6月底,累計在南京、常州、無錫、蘇州等8個城市重點區域10407個臺區下45.97萬用戶進行掃描,輸出疑似清單15375戶,在南京、常州、鎮江、淮安等地組織政企聯合執法,現場查處20戶隱蔽“散亂污”企業。

  綠色“電火花”持續發光發熱,助力南京綠色低碳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長江經濟帶綠色創新發展2021年指數報告顯示,在長江經濟帶110個城市中,南京在綠色創新産出指數排名中以75.71分位居第一,創新産出和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最高。

  電力作為支持城市發展的“動脈”,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南京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將優化城市的電力生産和輸送通道佈局,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全面賦能城市的高品質發展。(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 記者 馮興 王健)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