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國際友城突破100座,遍及五大洲54個國家 跨越山海,“城市外交”奔赴更遠方
仲夏,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掠過塞舌爾,首都維多利亞市著名的三隻海鷗雕塑振翅欲飛。而此時,“巴基斯坦靈魂”拉合爾市已經進入雨季,市中心的古堡,無聲講述莫臥兒帝國的榮光。7月5日,兩座城市加入南京海外“朋友圈”,成為六朝古都第100、101個國際友城。
與君相知遠,不道雲海深。自1978年與日本名古屋市締結全省首對國際友城關係以來,南京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以“強化一批、激活一批、開闢一批”的理念為指引,累計結對25個友好城市、76個友好合作城市,遍及五大洲54個國家。經貿合作、産業對接、文化交流,40多年砥礪前行,南京寫下一段段“天涯若比鄰”的佳話。
歷史的長河奔涌向前,開放的大勢不可逆轉。南京將錨定建設國際交往中心城市的目標,拓展交往渠道、豐富合作領域、優化開放生態,全力服務國家總體外交大局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與大國外交“同向而行”
南京國際友誼公園,晨練的居民在萬國旗陣下三五成群。湖邊的棒球手雕塑奮力一擲,把球投向遠方。大洋彼岸,美國聖路易斯市擊球手雕塑正嚴陣以待,時刻準備揮棒擊打。
這場穿越時空的“棒球賽”,緣起1979年中美建交。當年11月,在外交部和全國友協的推動下,南京與聖路易斯市締結友好關係,成為兩國建交後的第一對友城。40多年來,縱使中美關係跌宕起伏,但這對“姊妹城市”在經貿、文化、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合作從未間斷。就在今年春節,南京市雜技團的精彩節目視頻,再次成為聖路易斯春晚的亮點。
國際關係瞬息萬變,“城市外交”以其靈活多樣、潤物無聲的獨特優勢,正從平面走向立體,成為配合總體外交、參與全球治理、促進地方發展的重要力量。南京主動融入國家外交戰略,打造開放平臺、深化友城合作,在提高城市國際化水準的同時,以創新實踐豐富大國外交的層次和內容。
600多年前,浡泥(今文萊)國王麻那惹加那乃在造訪明王朝期間不幸病逝,葬于南京安德門外石子崗,如今浡泥國王墓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為這段歷史,南京早在2011年就與文萊首都斯裏巴加灣結為友好城市。2018年,兩市續簽了友好城市協議,並被列入《中文聯合聲明》。
“一帶一路”倡議正從美好願景變為生動現實,隨著中國與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正式建立,南京與斯裏巴加灣的友誼持續昇華。從大使互訪到防疫援助,從浡泥國王墓的保護到兩地企業間的合作,走進結好的第二個10年,兩座城市正以互惠共贏為目標,攜手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友好交往典範。
薩馬納、巴拿馬城、拉合爾、維多利亞……疫情發生這三年,南京步履不停,通過佈局一個又一個海外“橋頭堡”,順利實現友城破百的目標,續寫新時代的“雙城記”。
向世界講述“南京故事”
大海之闊,非一流之歸也。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
當地時間4月28日晚,一組南京明城墻美圖,在一年一度的英國約克市城墻節上驚艷亮相。中華門、儀鳳門與英格蘭最古老的約克城墻並肩而立,厚重的歷史感震撼了全場。這場精心策劃的雙城城墻圖片展,很快就將來到南京。
南京和約克市都有超過2000年的建城史,2016年結為友城後,兩地的人文互訪和民間交流更加頻繁,尤其是在文化遺産保護領域。霍華德城堡館長曾來寧分享文物保護經驗,南京市文物保護培訓班來了約克市的朋友,雙方還聯合舉辦了“鄭和與庫克船長海上絲綢之路”圖片展。
文化的每一次互動,都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南京以人文為橋,在對外交往中擦亮“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學之都”“國際和平城市”“世界體育名城”四張城市名片,將更多的“南京故事”帶到五湖四海。
在2021年落成的荷蘭埃因霍芬“友寧館”,一幅《秦淮勝跡圖》雲錦卷軸生動還原古都繁華,墻體的每一塊磚都是在南京按照傳統技術燒制;在日本名古屋,一把二胡連起愛知小學和南京南昌路小學,打開了兩國青少年了解彼此的窗口;在白俄羅斯莫吉廖夫市中心醫院,來自南京的醫師常年開展中醫診療,分享臨床經驗,傳播中醫文化……官方與民間共進,傳播和交流並行,“城市外交”滿載著南京璀璨的歷史人文,駛向友誼的彼岸。
7月5日舉辦的南京國際友城交流周開幕式上,南京市中山小學和巴拿馬城鍾山學校簽署友好學校備忘錄。在巴拿馬城生活了29年的高浩説,“華人子女有機會更深入地了解祖國文化,南京的孩子也將領略到拉美風情,這正是孫中山先生博愛教育思想的傳承與創新。”
讓創新閃耀“全球智慧”
南京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聚創新之能,乘開放之勢”的發展戰略,高水準“城市外交”無疑是配置海外資源、融入全球網絡、參與國際分工的必然選擇。
江寧開發區科創大廈,伯睿生命科學研究院的實驗室裏熱火朝天,又一個科技成果即將在這裡轉化落地。這家由伯明翰大學、東南大學和江寧開發區共建的新研機構,今年2月獲得市級備案。7月5日,三方簽下合作備忘錄,將共同探索建立海外協同創新中心。
結為友城15年,南京與伯明翰相濡以沫,在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産業的一批合作項目瓜熟蒂落,高校之間的創新互動也更加深入。多次來寧的伯明翰大學副校長喬·弗蘭普頓説,“伯明翰與南京的交往,已成為中英兩國緊密聯繫的典範。”
嵌入全球産業鏈,站在創新最前沿,南京以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為抓手,更大力度支持企業“走出去”,更好吸引全球高端要素“走進來”,讓“城市外交”成為服務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綠色通道”。
在韓國大田廣域市政府南京代表處,不算大的辦公室裏挂滿了當地企業和産品的介紹。首席代表徐大元已經在南京生活了10年,他最深的感受是,從文化交流起步,兩座城市的合作廣泛而卓有成效。一組數據最有説服力——目前,南京已集聚280多家韓國企業,其中包括LG、三星、SK等4家世界500強,投資總額超1000萬美元的韓資項目多達33個。
南京與墨爾本,是另一個成功案例。
在浦口高新區江北智谷,聞到濃郁的咖啡香,就到了K空間國際加速器。初始轉化在澳洲,路演篩選在“雲端”,孵化加速在浦口……一個國際創新項目合作的完整閉環,為墨爾本人才企業進軍中國市場打通渠道。墨爾本市市長薩莉·凱普不止一次點讚:“這是企業重要的貿易和投資機會,也促進了雙方在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的知識共享!”
漂洋過海,只為擁抱創新。2021年,全球化與世界城市(GaWC)發佈《世界城市名冊2020》,南京的全球排名升至第87位,在內地城市中排名第7。作為“一帶一路”交匯點重要樞紐城市,南京將以友好城市為支點,繫緊民心相通的紐帶,拓寬創新合作領域,更好推動“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新華日報記者 盛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