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挺立潮頭勇擔當 奮楫揚帆譜新篇
來源:新華日報  |  2022-08-12 09:50:03

  原標題:交出全面小康過硬答卷 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無錫:挺立潮頭勇擔當,奮楫揚帆譜新篇

無錫:挺立潮頭勇擔當,奮楫揚帆譜新篇

無錫市委宣傳部供圖

  太湖佳絕處,時代潮起時。

  黨的十八大以來,無錫錨定“當好全省高品質發展領跑者”的發展定位,以堅定立場落實“國之大者”,以高點站位緊跟宏觀大勢,以科學理念抓好發展大計,以充沛勇氣搏擊改革大潮,以必勝決心迎戰疫情大考,交出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硬答卷,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在國家“強起來”的偉大進程中烙下鮮明的“太湖印記”。

  高品質發展,以創新之銳攻破發展之堅

  集聚企業超過3000家,産值規模超過3500億元;建成“國字號”創新平臺170多家,主導制定超過一半的國際標準;承擔了23個國家級重大應用示範項目,承接物聯網工程遍及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的830多座城市……

  産業聚變、技術質變、應用裂變,歷經十年先行先試、不斷超越,一座物聯網産業高峰在太湖之濱巍然崛起。“世界物聯網發展看無錫”,無錫,這座百年工商名城,已然成為全球物聯網領域的標誌性城市。

  十年磨一劍,礪得梅花香。黨的十八大以來,無錫克服動力下降、生態承壓等不利因素,大力實施産業強市主導戰略和創新驅動核心戰略,以滾石上山的勇氣和居高望遠的格局走出了一條變革之路、重塑之路。

  非凡十年,無錫地區生産總值連上7個千億台階,2021年突破1.4萬億元;人均GDP達到18.74萬元,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200.5億元;進出口總額突破1000億美元;入圍“中國企業500強”等4張榜單企業數保持全省第一;A股上市公司突破1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1.6萬億元。

  實體經濟,是這座城市的“生命線”。

  走進無錫先導智慧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鋰電池高端裝備智慧製造車間,數臺無人機在高達24米的智慧物流立式倉庫裏來回跑動,為生産線源源不斷搬運物料。作為“全球新能源裝備大王”,先導的産業版圖覆蓋鋰電池智慧裝備、光伏智慧裝備、3C智慧裝備、智慧物流系統等八大領域,2022年在手訂單達200億元。

  先導“智”造,正是一大批無錫企業創新發展的縮影。以集群化、智慧化、數字化發展為主攻方向,過去十年,無錫聚焦實體,加快構建以新興産業為主導、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自主可控的現代産業體系和産業科技創新體系,努力在世界級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中樹立“無錫地標”。

  十年來,無錫物聯網産業營收年均增長27.32%,成功入選國家首批先進製造業集群;積體電路産業規模由2012年的51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783億元,總量位居全省第一;生物醫藥産業規模達到1409億元,形成了醫藥研發服務外包、醫藥及醫療器械高端製造、特殊醫學配方食品等國內領先的優勢産業。十年間,無錫累計培育了10個千億級産業集群。

  無錫的産業強市之路,閃耀著科技創新的銳利鋒芒。“奮鬥者”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無錫近30家企業給予配套支持;“神威·太湖之光”連續4次問鼎全球超級計算機排名榜單TOP500第一名,應用成果3次獲得“戈登·貝爾”獎;率先與全國首批12家未來技術學院達成全面合作,國家車聯網先導區等一批重大創新載體成果斐然……

  十年來,無錫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2年的59.1%升至2021年的67.6%,自2013年起連續9年位居全省第一;全社會研發投入由2012年的200億元升至2021年的450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升至3.21%。截至2021年,無錫的雛鷹、瞪羚、準獨角獸培育企業分別達到2981家、1676家和144家,一大批創新型企業“拔節生長”,構成了城市能級躍升的“最大增量”。

  城市欣欣向榮,人,是其中最美的風景。2020年夏天,華中科技大學無錫研究院丁漢院士團隊獲得無錫市“太湖人才計劃”1億元頂格支持。當年,無錫推出新一輪“錫引惠才”專項行動,支持162個創新創業人才(團隊),項目數較上年增長91%。

  一諾“億”金的大手筆下,是“無比愛才,錫望您來”的城市初心。截至2021年底,無錫人才總量超過195.4萬人,較2012年增長55%;累計吸引17位諾獎得主、50多位中外院士來錫合作創新創業。目前,全市有14家人才企業在境內外上市,A股市值突破7000億元。近悅遠來的各路英才,正在為無錫開啟下一個“黃金十年”凝聚蓬勃力量。

  高效能治理,以轉型之力塑造山水之美

  “無錫人的‘母親湖’又回來了!”驅車行駛在太湖大堤上,在太湖裏打了一輩子魚的無錫市民朱岳明,迎著涼爽湖風,笑看滿目碧波,心裏的歡喜幾乎要溢出來。

  太湖治理看江蘇,江蘇治太看無錫。2007年以來,無錫出臺《無錫市進一步深化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意見》等多個專項規劃或方案,首創“河長制”,形成層層抓落實的治太工作格局。數據顯示,2007年以來,無錫市投入1000多億元實施太湖治理重點工程,累計打撈藍藻1800萬噸,打撈量佔全太湖打撈量的90%以上;修復28個省級重點濕地工程,濕地保護修復覆蓋全市域,入湖污染物總量大幅削減。

  2022年上半年,太湖無錫水域總磷、總氮指標實現“雙降”,15年來首次達到Ⅲ類標準。各項水質指標創2007年以來最好水準。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無錫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努力在率先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江灘披新綠,岸畔復蔥蘢。江陰窯港口長江生態濕地,昔日塔吊林立的長江岸線變身為美麗的江陰“外灘”。近年來,江陰市以“生態進、生産退,治理進、污染退,高端進、低端退”的生動實踐,唱響一曲新時代長江大保護的“江陰之歌”。長江江陰段生産性岸線佔比從2012年的72%降至目前的48%,江陰沿江的“一段清水”汩汩匯入全流域“一江清水”。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宜興白雲洞礦區,曾經的“殘山剩水”經過生態修復,變身公園綠肺,吸引遊客市民紛至打卡。“十三五”期間,無錫加快推進全域綠化,打造“公園城市”。2022年無錫市區計劃新增綠地150公頃,推進100個公園遊園建設,數量為歷年之最。

  天高氣舒爽,日麗風清揚。在無錫錫東垃圾焚燒發電廠,小橋流水,草木蔥蘢,花園般的廠區環境讓人忍不住來一次深呼吸。深入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無錫成功推動錫東垃圾焚燒發電廠原址復工,全市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能力五年增長超6倍。2021年,無錫PM2.5平均濃度在全省率先達到二級標準,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創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準。

  綠色發展,不僅是生態環境的改善,更是發展模式的重塑。

  圍繞太湖治理,“十三五”以來,無錫累計壓減鋼鐵産能520萬噸、水泥産能30萬噸,關停取締“散亂污”企業1.25萬家,關閉化工生産企業887家。沿太湖500米範圍內,退耕、退漁、退居全面鋪開,生態防護林和生態綠地連線成面,喚醒一個銜山抱水的碧波江南。

  踐行“雙碳”戰略,無錫高水準建設中瑞低碳生態城、零碳科技産業園等載體,單位GDP能耗連年降低。“讓天下無碳,從無錫開始”已經成為這座城市新的願景和使命。

  湖山如畫、大江奔流,綠色低碳、明珠熠熠,一幅山水人城和諧相融的美好畫卷正在太湖之濱徐徐鋪展。無錫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指出,要自覺踐行“兩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在生態環境品質根本性好轉上取得突破,讓無錫的“好山好水”永駐。

  高品質生活,以務實之舉增添共富之福

  年近七旬的無錫惠山區洛社鎮萬馬村村民傅振華,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好生活”——自家的房子翻新了,屋前的道路整平了,如詩如畫的新農村引來了外面的投資客,孩子們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錢不少還離家近。

  這一切得益於無錫實施的農村住房改善試點探索。2017年,無錫在蘇南地區率先重啟農房建設改造工作,研究出臺財政、土地、建設方面配套政策,為集體經濟壯大和農民增收探索新路。5年來,全市首批107個村級試點任務全面完成,8000多戶農民群眾直接受益,累計建成省級特色田園鄉村27個、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110個,全市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面貌實現質的飛躍。

  “自從搬了新房,日子就變得越來越好。”萬馬村黨總支書記趙志誠告訴記者,2022年4月,該村引入總投資15億元的萬馬“水韻原鄉”鄉村振興示範項目,建成後將為村子帶來綜合年收入6600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由2021年近4萬元提升至5.65萬元。

  鄉村要振興,城市在更新。

  不久前,總建築面積45.3萬平方米、涉及8000戶居民的無錫“三中片區”社區連片改造正式啟動,標誌著主城區最大的城市更新連片改造拉開帷幕。過去一年間,無錫完成房屋徵收1520萬平方米,改造棚戶區92.63萬平方米;完成192個小區、894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市區494個老舊小區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惠及群眾25萬戶。老舊小區改造面積接近“十三五”時期總和。

  用心刻畫每一寸土地,用情造福每一位市民。十年來,無錫不斷豐富“百姓富”內涵,努力描繪一幅“人民滿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新畫卷。

  這是一幅真情滿滿的民生卷。“一諾千金”推進“微幸福”等民生工程,“一以貫之”解決“一老一小”等民生難題,錫城老百姓的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截至2021年,無錫擁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817家,每萬常住人口全科醫生數達到4.12名;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監測、高品質示範高中建設立項數全省第一,高等教育年在校生數量增加2.9萬人;多項困難群眾兜底保障提標,低保標準、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實現市域統一。“十三五”時期,無錫城鎮新增就業77.39萬人,扶持自主創業11.43萬餘人,就業富民成效顯著。

  這是一幅神采奕奕的文明卷。1200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花開滿園,79萬名志願者、4000多支志願隊伍衝在扶弱助困的第一線;公眾安全感保持高位,蟬聯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榮譽“長安杯”;錫劇藝術中心修葺一新,馮其庸學術館座無虛席,農家書屋24小時閱讀服務“不打烊”,公共服務滿意度全省領先;江南文脈論壇、文博會、無錫馬拉松盛會盛景,吳文化、工商文化、運河文化交相輝映 ……錫城大地,富足美好處處可見,江南盛地熠熠生輝。

  數學運算中的逢十進一,帶來的是量級的提升;時間流淌中的逢十進一,帶來的是代際的跨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無錫,正以實幹給未來寫下注解——牢記囑託、勇擔使命,在繼往開來的“時空軸”、復興偉業的“坐標係”中,奮力奔向“強富美高”新無錫現代化建設的光明前景。(新華日報記者 馬薇 敏琦 聖彤 雅雯 魏琳)

編輯:韓小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