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姑蘇:讓“蘇式生活典範”成為文明新風景
來源:新華日報  |  2022-08-26 12:33:28

  原標題:姑蘇區全力以赴助推文明典範城市創建  讓“蘇式生活典範”成為文明新風景

蘇州姑蘇:讓“蘇式生活典範”成為文明新風景

(姑蘇區委宣傳部供圖)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賦予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對於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姑蘇區而言,文明是一條條乾淨整潔、小景扮靚的背街小巷,是一處處保護修繕、活化利用的古建老宅,也是粉墻黛瓦下鄰裡間的友善互助,是古典園林裏崑曲人與遊客的交流互動……可謂目之所及皆美好。

  讓這般美好“蘇式生活”照進現實,保護區、姑蘇區用足“繡花功夫”,推進古城保護更新,推動城市建設管理,辦好民生實事小事。2022年以來,更以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創建工作為契機,進一步開展小區環境、街巷環境等七大提升行動,用腳步丈量,用成效説話。過程中,享受到文明成果的古城百姓紛紛加入進來,凝聚起共建共享的強大合力。

  補短板,專項提升“立竿見影”

  “巷子越來越乾淨,我們生活在裏面越發舒心了。”8月23日,家住姑蘇區平江街道懸橋巷的“老蘇州”吳建華提著兩袋分好類的垃圾,前往不遠處的垃圾投放點。不久前,一場“凈姑蘇 創文明”專項大掃除行動在這裡開展,小巷角角落落被收拾一新,吳建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

  至今依舊保持著春秋時期建城以來的“水陸並行、河街相鄰”雙棋盤格局,與宋代《平江圖》基本相符的姑蘇古城,背街小巷隨處可見。以吳建華居住的懸橋巷為例,小巷東至平江路,西至臨頓路,是連接觀前街、平江路的重要支路,且其本身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錢伯煊故居、洪鈞故居、方嘉謨故居等名人故居、古建老宅遍佈,理應是展示“蘇式生活”的一方窗口。但現實中,背街小巷常因配套、管理薄弱等,出現佔道經營、亂堆亂放等各類環境問題。

  “加快推進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切實解決群眾普遍關心、反映強烈、反復出現的痛點堵點問題。”2022年6月27日,姑蘇區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典範城市推進會,重點部署開展七大提升行動,“街巷環境提升行動”榜上有名,以背街小巷為重點提升對象的“凈姑蘇 創文明”全民大掃除專項行動在姑蘇全域範圍內啟動。據統計,截至上月底,該專項行動已累計清理衛生死角5260處、垃圾1349噸。

  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專項提升行動“立竿見影”,以最高效率補齊短板。近兩個月來,伴隨著小區環境提升行動、市場秩序提升行動等提升行動在姑蘇區火熱開展,創建氛圍越發濃厚起來。

  來到滄浪街道,瞄準解決重點區域重點問題的“飛線捆紮隊”“應急修補隊”“車位劃線隊”三支突擊隊不停奔忙。成立以來,“飛線捆紮隊”已累計完成南門水産市場、三香新村等1600多處飛線整治;“應急修補隊”粉刷翻修地面、墻面超1200平方米;“車位劃線隊”為街道新添60個機動車位,9000多米非機動車位。

  來到虎丘街道,山塘街“街巷美化”項目持續推進,在常態化保潔基礎上,街道對渡僧橋下塘、前小邾弄、北浩弄、薛家灣等地提升改造,還以“七里紅棠 只此青綠”黨建品牌為引領,制定凈美街區觀覽路線,“隨手拍、隨心曬、隨時撕、隨手整”愛街護街活動在大街小巷開展起來。

  固底板,古城更新“久久為功”

  進入處暑,氣溫下降,蘇錦街道蘇錦一村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加速啟動。走進小區內,不少樓棟外架起了腳手架。伴隨著工程推進,外立面脫落、景觀綠化破壞、道路破損斷裂、雨水管網老化等老舊小區共性問題將被一一整改,景觀綠化、公共設施等也將迎來全面提檔升級。

  從文明到文明典範,意味著全面的進步,全方位的高水準。需要集中整治取得“立竿見影”的效力,更要注重常態、長效的城市更新,練就“久久為功”的耐力。

  持續推進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就是一項重要部署。2020年,完成13個老舊小區改造;2021年,完成18個老舊小區改造;2022年,姑蘇區又將23個老舊小區列入改造計劃。當得知自己所住的蘇錦一村入選,張平一家激動萬分:“每天飯後散步,我們都要去看看各處進度,非常期待改造後的樣子。”

  改造老舊小區,提升生活空間品質。保護修繕、活化利用古建老宅,提煉發展空間氣質。姑蘇區轄區物質文化遺産資源豐富,19.2平方公里歷史城區範圍內,擁有各類文保單位184處。這些年,姑蘇區致力於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相繼發佈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白皮書、藍皮書,通過設置載體準入門檻,吸引社會力量參與保護利用。7月舉辦的姑蘇區雙招雙引推介會,潘宅、中張家巷29號、秦宅等多處古建老宅交付宅邸鑰匙,迎來了“新主人”。如今,集文旅功能于一體的精品酒店、兼具收藏展示和會務活動功能的綜合場館、優質企業的總部會客廳等形態正讓古建老宅保護擁有全新表達。

  啟動“載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完成100處産業園樓宇改造煥新;年內再建設10個口袋公園,推進82個約320萬平方米空閒地塊覆綠和191個1.35萬平方米零星地塊見縫插綠;對700多個居民小區微更新……對於古城區、老城區而言,城市環境面貌的提升尤其要用好“繡花”思維,一針接著一針,以點帶面、由點及面。8月8日,姑蘇區召開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創建工作推進大會,各部門條線、街道結合各自實際謀劃下階段工作,更多古城空間將展現新面貌、煥發新生機。

  揚長板,共建共享凝聚合力

  “春馨園63幢前面空地上多出了一片‘菜園’,一起去看看吧。”幾日前,白洋灣街道路南社區“連心社群”成員陸梅芳將自己發現的“菜園”照片發至社區“連心社群”微信群,並上報給街道,很快得到兩方回應。不到半小時,群內志願者們自發組成“環境美化小組”,與街道相關工作人員一起,將“菜園”清理乾淨。

  自己的家園,自己要珍惜守護。作為一項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文明典範城市創建需要凝聚各方合力。居民自治力量,是姑蘇區作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探索、成就的特色成效,也成為創建工作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推動居民參與共建,首先要回應人民最憂、最盼、最急的難題。2021年9月起,姑蘇區堅持在每月第二個星期日開展“社情民意聯繫日”活動。8月14日,姑蘇區迎來第12期“社情民意聯繫日”活動,588名黨員幹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分赴169個基層社區,面對面傾聽民意,共接待415位居民群眾,收集125件問題訴求,聽取299條建議,其中319條當場答覆交辦,受到居民認可歡迎。

  提了意見建議,煩心事化解了、環境變美了,居民們主人翁意識越來越強烈。“垃圾扔進桶,車子停進線,小區環境靠大家……”每天清晨,金閶街道彩香一村南區社區廣播裏都會準時響起居民志願者張玉珍的蘇州話、普通話“雙語”播報。同一時間,小區裏的“彩香嫂”志願者們也已行動起來,對發現的亂停亂放、亂貼亂畫等清理整治,守護自己的美麗家園。

  “姑蘇區是蘇州的主城區,是文明典範城市創建的‘主戰場’,必須下足‘繡花功夫’,精益求精、久久為功,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加紮實、更有成效。”蘇州市委常委、姑蘇區委書記方文浜表示,姑蘇區將把文明典範城市創建作為推動各項工作更上一層樓的重大機遇,以更高標準推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以更大力度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以更細管理推動城市環境美麗宜居,以更實舉措推動民生服務優質均衡,讓“蘇式生活典範”成為一道別致的文明風景。(新華日報 記者 陳雨薇)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