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區:“六橋”民兵聞令而動 抗臺一線守護古街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9-15 15:28:20

  位於南通市老“六橋”之內的寺街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是市區建築歷史最悠久、人文底蘊最深厚的歷史地段之一,是南通城市文化的根脈所在。近期,2022年第12號颱風“梅花”來襲,為確保歷史文化古街居民的生命和財産安全,和平橋街道及時吹響保護歷史文化街區的“集結號”,“六橋”民兵聞令而動,成立老街防汛應急突擊隊,將防汛戰場劃為踐行初心、展現軍人本色的重要考場,讓軍旗飄揚在防汛一線。

南通市崇川區:“六橋”民兵聞令而動 抗臺一線守護古街_fororder_10

民兵排除老街危房舊房的隱患

  走訪巡查“排隱患”

  “嬤嬤,你們家房子線路老化太嚴重了,這幾處都有些磨損,遇水有漏電風險,我幫您修補一下。”9月14日上午,來自濠陽社區的民兵代表趙傑挨家挨戶地查看老街居民房,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老房老化線路進行檢查檢修。

  和平橋街道寺街西南營歷史文化街區是南通市區唯一的老舊平房區域,房屋大多是明清時期的建築,年久失修、基礎薄弱,目前大多住戶已經騰遷,剩下來的住戶大多是老年人。自入汛以來,街道人武部就指派基幹民兵時刻關注汛情、天氣預警信息,劃分責任片區,針對老街的易澇區域、危房舊房和下水管道等重點區域開展安全排查行動,確保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同時,民兵聯合轄區志願者們對老街的危房舊房、高大樹木和易塌圍墻等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的重點部位進行地毯式排查,將安全隱患化于未萌;安排民兵應急排融入轄區“居家消防安全診療志願服務隊”,重點針對老街老人房屋的電氣線路、液化鋼瓶、家電使用等三個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開展防臺防汛安全檢查,確保老街居民安全度臺,目前累計走訪排查86處易澇區域、老舊危房、高大樹木和易塌圍墻等重點區域和部位安全隱患。

  宣傳轉移“保安全”

  “張阿姨,根據最新天氣預報,最強颱風就要來了,伴隨著強風暴雨,您家老房子老化太嚴重了,存在很嚴重的安全隱患,您這兩天還是搬到您女兒家裏去住吧。”“梅花”登陸之前,在濠陽社區總能看見一群身穿迷彩服的民兵,手持小喇叭穿梭在寺街西南營的大街小巷宣傳防臺防汛知識,勸離轉移群眾,共勸離轉移危房群眾14戶。

  為落實好老街的防臺防汛工作,和平橋街道人武部依託各行各業建強民兵組織,有些來自於企業各層,有些來自於快遞員、外賣小哥等,有些來自各經營戶,根據老街實際情況,將他們按區域劃分成組並成立防汛小分隊,深入老街居民家中加強入戶防禦宣傳,提醒老街住戶關閉門窗、密切關注天氣預報,避免線路遇水短路、觸電和發生煤氣泄漏等事件。針對房屋老化嚴重、存在安全隱患等情況,民兵連同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一同上門做工作,合力勸離住戶,轉移群眾。與此同時,民兵們還通過老街雲客廳講解安全注意事項、普及汛期避險的自防、自救等安全措施,進一步提升老街居民的防臺防汛安全意識和應急避險自救意識。

南通市崇川區:“六橋”民兵聞令而動 抗臺一線守護古街_fororder_11

民兵及時排水通淤

  排水通淤“解危難”

  “謝謝你們,這場颱風帶來的強降雨使得路面都是積水,嚴重影響了出行,幸虧你們及時疏通,你們真是人民優秀的子弟兵。”家住惠民坊的沈嬤嬤笑著説道。

  9月14日傍晚開始,颱風暴雨襲來,西南營義巷區域積水嚴重,街道人武部第一時間發出救援指令,民兵防風減災排分成4組,利用鐵鍬和四齒耙、排水泵等工具,將窨井、下水道內堆積的淤泥、樹葉和生活垃圾清理乾淨,加速排水,同時撿拾路面的垃圾以防垃圾堵住下水口,有效提高了防洪排澇能力,確保老街“地下血管”的暢通。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探索防範強降雨帶來的次生災害的措施,進一步加強薄弱環節排查,做好颱風過後的救援保障工作。”和平橋街道濠陽社區民兵連指導員張軍表示。(文/圖 紀捷)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