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鏈升級 協同推進南京都市圈建設
來源:南京日報  |  2022-09-21 10:15:09

産業鏈升級 協同推進南京都市圈建設

正在行駛中的S6寧句城際列車,推動南京都市圈融合發展。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馮芃 段仁虎 攝

  南京都市圈是我國最早跨省共建的都市圈,在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隨著南京都市圈建設的深入推進,在互聯互通、協調機制、産業協作、制度銜接等重點領域都取得重大突破,但中心城市引領作用不突出、領軍性企業優勢不明顯、産業鏈創新合作不深入等問題依然突出。 

  提升産業鏈現代化水準和競爭力,是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首要任務,更是統籌疫情防控和增強經濟發展韌性的重要基礎。國家“十四五”規劃首次就産業鏈供應鏈優化進行了單獨討論,江蘇省也明確提出要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鏈現代化,推動全産業鏈優化升級。為推進南京産業鏈高品質發展,南京在“2+2+2+X”創新型産業體系基礎上,明確了軟體和信息服務、新能源汽車、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積體電路、人工智能、智慧電網、軌道交通、智慧製造裝備等八條産業鏈,通過以點帶面促進産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的融合發展。 

  産業鏈暢通是經濟循環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在都市圈內部,迫切需要打破行政分割與市場分割,促進産業鏈上下游的資源優化配置與創新發展。對南京都市圈來説,要積極推進區域內部全産業鏈的分工協作,不斷提升産業鏈現代化水準和競爭力,以産業鏈協同和有效循環,推進南京都市圈建設,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建立中心城市引領産業鏈協同機制

  作為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南京要以構建高品質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為抓手,帶動都市圈內部的技術創新和産業鏈向高端攀升。 

  確立南京産業鏈協同主導地位。明確南京在都市圈産業鏈協同中的核心主導地位,加快形成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等8大産業鏈的核心競爭力。通過以點帶面促進産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融合發展,積極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産業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極,推動南京製造業以及整個産業鏈向高端化發展。強化核心城市的集聚和擴散效應,推動加工組裝等非核心環節向周邊城市擴散,通過産業轉移帶動周邊地區形成專業化産業集聚。 

  明確區域重點産業鏈全景圖。以市場需求和專業化分工為導向,圍繞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智慧裝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和智慧家居等重點領域,在區域內協同優化全産業鏈佈局。聯合編制都市圈重點産業發展白皮書和重點産業鏈全景圖,明確各城市産業鏈不同環節的協同發展,加快向價值鏈兩端延伸,增加中間産品供給,聯合做大終端市場,推動都市圈內産業互為配套,協同發展。 

  建立都市圈鏈主企業庫。圍繞重點産業鏈,通過引進和培育相結合方式,建立都市圈內鏈主企業庫,在産業鏈關鍵環節形成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打冠軍”企業。充分發揮鏈主企業引領作用,由鏈主企業系統梳理上下游、左右岸配套企業,圍繞需求清單加強與都市圈內企業合作。 

  建立産學研協同與新業態共育機制

  依託南京豐富的高校人才資源和創新資源,根據不同城市産業發展特點和優勢,積極促進創新鏈、技術鏈和産業鏈有機融合,構建區域協同創新體系。 

  共建高能級創新載體。圍繞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依託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紫金山科技城、麒麟科技城“兩城”基礎研究新高地,積極爭取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落地,在未來網絡、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與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主動設計和爭取承擔新一批國家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和大科學工程。圍繞重點産業鏈,鼓勵建立基於産業鏈的共生技術平臺、協同創新平臺、産業生態平臺等協同創新平臺及高水準研發機構,為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全面賦能,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市場。

  打造高水準科創載體。依託各類共建園區及産業基地,重點打造南京(仙林-寶華)科學城,推廣寧淮特別合作區模式,深化“總部+基地”“研發+生産”“智慧+應用”模式,將南京都市圈打造成為“産業+科技”深度融合高地。以科技成果轉化協同創新平臺建設等為抓手,通過與都市圈其他城市共建科技創新孵化器、人才培養基地、技術創新聯盟、技術交易中心、大學科技園區等多種形式的産學研合作平臺,優化全鏈條産學研平臺建設。 

  促進創新資源開放共享。推進都市圈內部科技創新重點實驗室、大型科研設備和儀器、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研發中試基地、孵化基地等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為企業及相關科研院所開展孵化、中試、轉化及技術交易等提供服務。優化整合區域內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平臺,促進産業鏈和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建立科技人才政策互認機制,促進創新人才在都市圈內自由流動。 

  建立數字化驅動區域共同提升機制

  以數字化技術突破行政限制,實現都市圈內城市之間互聯互通,推動資源要素在都市圈內及更大範圍內合理配置。 

  明確數字經濟重點發展領域。聯合都市圈內各個城市,不斷完善數字經濟産業發展生態,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數字經濟核心領域聯合攻關,以産業鏈思維強化産業規劃統籌,促進數字經濟企業、項目和人才集聚。同時,推動智慧賦能,依託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全面推進傳統製造業全産業鏈數字化升級和高端化轉型,提高內生動力。

  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在都市圈內超前謀劃與優先佈局5G、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智慧基礎設施,充分發揮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在城市治理、生態保護、産業發展中的基礎性引領作用,推進都市圈內各城市之間數據應用系統建設,實現企業、社會、政務等數據的跨市跨部門共建共享,在産業鏈協同創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區域一體化發展領域消除數字鴻溝。 

  推進産業鏈供應鏈本地化。數字經濟時代全球供應鏈物理空間被大幅壓縮,尤其是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經濟體均受到重創,都市圈要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就要各城市推進全産業鏈系統發展,圍繞“強鏈、補鏈、引鏈、擴鏈”,促進産業鏈各個環節更加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産業鏈區域化本地化,構建更加安全穩定的供應鏈體系。 

  建立産業價值鏈協同利益共享機制

  尊重都市圈內不同城市的利益訴求,充分尊重市場規律,逐漸從行政協調向利益協調機制轉型,打破行政區域壁壘,實現各城市之間協調溝通法制化和正常化。 

  完善區域科技合作利益共享機制。由於目前稅收制度和政績考核制度的限制,導致地方政府沒有動力支持本地創新成果向其他地區轉移,制約了區域整體創新能力的提高。要積極開展跨區域科技合作利益共享試點,基於産業鏈條推進跨區域的利益共享,針對跨區域的企業對接、産業轉移、重大項目協作、科技成果轉化等,基於稅源協商探索跨區域成本利益共擔共享的稅收協調機制,提高跨市域創新協作積極性。 

  建立基於産業鏈的利益共享機制。基於産業鏈的視角,分析都市圈內經濟參與主體之間的利益關係,圍繞孵化、中試、産業化全鏈條,基於設計、製造、應用、封裝、測試等不同環節,以産業合作利益共享機制,推動更多産業合作項目落地。探索異地孵化、園區共建、反向飛地、夥伴園區等跨區域産業合作新模式,建立基於遷出地、遷入地和轉移企業共同利益考量的稅收政策,實現利益主體共贏。 

  加快建立利益共享激勵機制。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投資基金、同城化科創專項基金等,用於支持産業轉移承接和技術輸入輸出,為都市圈開展産業鏈協同和創新合作提供資金支持。努力爭取國家級共建互惠産業項目的基金支持,共同協商不同利益主體的權益分配。(南京日報作者 王聰 陳燕)

編輯:韓小強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