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流之中洞察人間百態 南京西善文學對話關注生態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9-25 15:10:10

  9月24日下午,南京市雨花臺區西善橋初見·知旅共同體書房舉行“在世界文學之都與文學大家面對面”(第十一回)活動,作家沈念應邀參加並開展新書《大湖消息》簽售會,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李徽昭主持活動。

在水流之中洞察人間百態 南京西善文學對話關注生態_fororder_1

座談交流現場 攝影 莊喆

  沈念係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協會員、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碩士,曾獲十月文學獎、華語青年作家獎、高曉聲文學獎、三毛散文獎、萬松浦文學獎等,著有中短篇小説集《燈火夜馳》《夜鴨停止呼叫》、散文集《世間以深為海》《時間裏的事物》等作品。

  “非常高興來到南京西善橋初見·知旅共同體書房,12年前到過南京玄武湖、中山陵,我當時是在做記者。”沈念曾長時間生活在洞庭湖邊,當過教師、記者,現在雖住在長沙,仍時時關注洞庭湖的大小消息。“洞庭湖是我所生活的故鄉,它是我心中的大湖,大湖養育了我,塑造了我,也滋養了我的精神和文學。從某種意義上講,洞庭湖就是我永不枯竭的創作源頭。”

  沈念説,當他寫作之後,發現他一直是在處理這片河汊眾多、江湖川流的土地上生長出來的地方性格、地方經驗和地方故事。關注洞庭湖的變遷,是他得天獨厚的優勢,他知道,如果不去寫,會糾纏他一輩子。正是這一信念,便有了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獲獎作品《大湖消息》。

在水流之中洞察人間百態 南京西善文學對話關注生態_fororder_2

西善橋街道居民與沈念(右)交流 攝影 莊喆

  “在世界文學之都與文學大家面對面”前十回一直由李徽昭教授主持,駕輕就熟。他是一位有個性有思想的學者,提的問題都很有見地。

  探討從內容來到文本,散文能不能虛構?當下散文怎麼寫?面對提問,沈念説:“我一直強調我的認知,我們現在是一個跟過去不一樣的時代,在當下的語境下,一定要有現代敘事意義上的寫作意識。如果依然按照過去的路子、話語系統,就會陷入傳統、經典沒辦法超越的境地,或者説會進入一個公共的話語體制下,難以凸顯個性。文學創作中最重要的其實就是作家個性的呈現,沒有個性化的東西,就沒辦法標識出一個作家創作的風格特徵。”

在水流之中洞察人間百態 南京西善文學對話關注生態_fororder_3

沈念(右四)與到場的各界嘉賓留影 攝影 莊喆

  在沈念看來,其實任何寫作只要進入到一個主觀的表達時,它就會發生位移。“閱讀中間是否能夠感受到我所寫的這些人物的命運故事所帶給你的情感共鳴、共振,這個其實才是最真實、最重要的,而不是糾結于你寫的是不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而是這個故事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情感影響。”(文 梁平)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