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書寫滄桑巨變 建設幸福城市 南通:奮進新時代,打造重要增長極
海太長江隧道開工 供圖 南通市委宣傳部
全球第一艘智慧深水鑽井平臺 供圖 南通市委宣傳部
通州灣江蘇新出海口 供圖 南通市委宣傳部
老舊小區煥新顏 供圖 南通市委宣傳部
市民試乘地鐵 供圖 南通市委宣傳部
百歲老人賞盆景 供圖 南通市委宣傳部
人在畫中游 供圖 南通市委宣傳部
最近一段時間,南通頻上“熱搜”——海太長江隧道正式開工;滬渝蓉高鐵(北沿江高鐵)江蘇段開工動員會舉行;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共同發佈《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
作為“萬里長江第一隧”的北橋頭堡、北沿江高鐵江蘇段控制性節點所在地,以及長三角地區長江以北唯一“入圈”上海大都市圈的城市,南通在全省、長三角乃至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分量”日益彰顯。
非凡十年壯寫“滄桑巨變”
江海奔流,氣象萬千。江與海,塑造了南通、滋養了南通,更是南通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最大稟賦和機遇。
“各地客商絡繹不絕,國慶節前剛為一批來自上海的科創人才辦理了落戶。”從事招商工作20多年,南通市北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吳太賓難忘過去“南不通”的尷尬,“2008年前,長江南通段沒有一條過江通道,南下只能坐輪渡,過江一次要顛簸4個多小時,因交通阻隔望而卻步的項目和人才不計其數。”
衝破“江海之困”,南通加快騰江越海。繼蘇通大橋、崇啟大橋、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通車後,2022年,“萬里長江第一隧”海太通道、“世界第一跨”張靖皋長江大橋開工,呂四起步港區集裝箱碼頭岸線獲批。長江南通段,“八龍過江”規劃中已有“六龍”建成或正在推進。未來,在南通江岸線上,平均每18公里就有一條過江通道。
隨著交通“筋脈”打通,南通潛能迸發“一通百通”。黨的十八大以來,該市經濟總量連續跨越7個千億級臺階,2020年曆史性突破萬億大關,成為全省第4座“萬億之城”;2021年達11027億元,增速位居全國24座“萬億城市”第三。2022年,南通經濟運行穩中向好,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5663.6億元,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18位。
江海奔流,不捨晝夜。將奮鬥植入城市基因,南通錨定“一樞紐五城市”主攻方向,努力在新征程上再來一次高品質發展“滄桑巨變”:突出交通先導,建設暢聯全國通達世界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突出創新驅動,建設更高水準國家創新型城市;突出跨江融合,建設深層次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標杆城市;突出沿海發展,建設全國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突出綠色發展,建設彰顯生態之美的低碳花園城市;突出共建共享,建設宜居宜業幸福城市。
高品質發展“勇挑大梁”
7月,全國百強區、百強縣“揭榜”,“南通軍團”表現搶眼:如皋、啟東、海安、如東四地,分別列“2022賽迪百強縣”榜單第23、24、26、33位;崇川、海門、通州三區,分別列壹城經濟諮詢中心《中國市轄區高品質發展報告2022》第12、14、21位。
南通所轄7個縣(市、區)全部躋身“千億俱樂部”,高品質發展板塊齊頭並進,推動大市大踏步跨越發展。2013年至2021年,該市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8.4%,分別快於全國、全省1.9、1.0個百分點。2020年,南通邁入“萬億俱樂部”,為全省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大關貢獻了重要力量。
十年砥礪奮進,南通經濟總量佔全省比重提升了1個百分點,在江蘇發展“大盤”上的分量越來越重。以前,省委省政府要求南通發揮後發優勢,加快把經濟體量搞上來,“建設江蘇新的增長極”。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期間,省委領導同志勉勵南通發揮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支點作用,努力成為“全省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認為,“重要增長極”意味著分量更重、站位更高、能級更強,既是南通高品質發展的內需,更是江蘇重構發展新格局的剛需。簡而言之,就是要為推動全省高品質發展挑更重的擔子、發揮更關鍵的作用。
“不斷提升發展熱度、創新濃度、經濟密度,以高品質發展過硬實力,在全省‘勇挑大梁’中展現更大擔當、作出更大貢獻。”南通市市長吳新明介紹,“十四五”期間,南通集成實施産業倍增、智改數轉、高企培育等多個三年行動計劃,聚力打造“萬事好通”營商環境品牌,力爭地區生産總值全省佔比從9.7%提升至10%,形成3—5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
向“下一個萬億”進發,南通全力激發“第一動力”:以建設1440平方公里沿江科創帶為統領,以培育創新型企業為重點,以集聚高端領軍人才為關鍵,以構建“如魚得水、如鳥歸林”的一流創新生態為支撐,奮力打造具有長三角引領性、全國影響力、國際知名度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力爭“十四五”期間躋身國家創新型城市前20強。
接續奮鬥建好“幸福之城”
“家門口就有綠水青山,何必捨近求遠。”2022年國慶假期,市民郭思宇沒有出門遠遊,而是選擇就地過節,帶著全家人泛舟五山腳下,沐浴習習江風,呼吸清新空氣,領略自然美景。
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南通走出了一條保持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的同時,生態依然良好、不斷向好的高品質發展路徑。2021年,南通環境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88.2%,連續4年保持全省第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省考以上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93.5%,主要入江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Ⅴ類。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保護工程被評為全省首屆“最美生態修復案例”,入選國家林草局首批典型案例。2022年6月,南通生態文明建設相關工作先後獲國務院、省政府督查激勵。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回望過去十年,持續拉升南通人幸福指數的,不只是藍天白雲、綠水青山,還有城市面貌的日新月異、人居環境的煥然一新。
10月1日,剛剛改造一新的新城橋街道易家橋貳號院,煥然一新的外立面,整齊劃一的停車泊位,6米多寬的柏油馬路,看得城南新村居民吳宗玉“眼紅心熱”,迫不及待要跟上這波“幸福節奏”。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南通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有序推進城市更新,系統解決停車、充電、管網、加裝電梯、物業管理等方面突出問題,確保需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應改盡改”,讓新城和老城交相輝映。截至目前,主城區已完成改造約120個小區,超過20萬居民的生活迎來“幸福升級”。
南通人的幸福感,與這座加速奔跑中的“萬億之城”一同攀升。2021年,當地新增首次來通就業9.6萬人,新增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22.3萬人,“醫保24小時”服務品牌持續擦亮,普通高中資源供給水準全省第一,“雙減”全國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不久前,該市又獲評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
“同奔共富路,建好幸福城。”南通市委書記王暉説,“十四五”期間,力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5萬元,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更優美的生態環境、更完善的社會保障,不斷增加群眾的“隱性財富”。
看!江海交匯處,美好生活的“幸福陽光”灑滿城鄉每處角落。
聽!江海潮涌中,建功新時代的“奮鬥交響”愈發激昂嘹亮。(新華日報 作者 王世停 徐超 賁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