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寧區探索城鄉基層法治建設新實踐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12-07 18:57:02

  近年來,南京市江寧區深入開展“援法議事”活動,培養基層群眾樹立“遇事找法”的法治理念,同時提升基層黨員幹部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加快基層民主法治建設進程。江寧街道牌坊村“依託‘黨群議事堂’依法治理新牌坊”項目榮獲全省首批城鄉基層“援法議事”範例。

  黨建引領,築牢“五治”融合基層基礎。江寧區政治上強引領,構建以黨建為引領的鄉村治理體系,成立以村黨總支書記為組長的“援法議事”活動領導小組,發揮各黨支部“凝心聚力”作用,將“援法議事”陣地“黨群議事堂”設在黨群服務中心,結合多項黨建版塊,提供全面服務;法治上強保障,通過明確議事範圍、依據和程式,強化法治宣傳等方式,進一步鞏固“楓橋經驗”成果,實現矛盾不上交,解決在基層;德治上強教化,注重發揮鄉賢黨員的標杆作用,為群眾樹立模範,共同構建文明和諧社區;自治上強活力,制定村規民約,鼓勵村民自發形成行為規範,不斷加強自治組織的工作能力,提高基層自治水準;智治上強支撐,強化“智防風險”“智輔決策”“智助司法”“智利服務”等現代科技手段,利用多元線上治理平臺,拓寬民意反饋渠道,提升民意蒐集整合效率。

  制度保障,完善“援法議事”運行體系。江寧區製作“援法議事”清單,限定協商議事範圍,確保依法行權;梳理出議事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形成議事依據清單,並根據工作實際不斷更新完善;規範“援法議事”流程,幫助村民了解議事程式,實現“議題收集——議題確定——議事協商——事項執行——執行監督——落實反饋”閉環管理;鼓勵所有村民參與村務的商議決策,共同研討基層治理問題;當商議事項形成基本雛形後,及時召集各事項涉及到的企業負責人、村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政法網格員”等參與其中,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事項落實落地的可行性與必要性,讓群眾對商議事項有更全面、透徹的認識,以做出最為合理的決定。

  舉措落地,優化“援法議事”工作機制。“援法議事”活動凝聚了廣大村民、村幹部、政法系統黨員幹部、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等各領域的專家人才,力求聽取最廣泛的民意,鼓勵社會各階層廣泛參與;江寧區針對經過協商確定執行的村務事項,對照權責清單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由村黨委確定具體承辦人,明確執行方案,廓清該事項可能涉及到的區街相關單位或民間自治組織,依照法定流程執行,合力推進各項村務事項的落實;以人民為中心,充分發揮法律專業人才的專業優勢和職業特長,組織村居法律顧問主動對接群眾,面對面解決法律問題;充分利用“心話e群”“茶鄉夜話”等線上平臺,開設多項議事專題,既提升了居民法律意識,又提高了“援法議事”活動效率。

  決策閉環,強化“援法議事”工作實效。江寧區完善以村民監督為主的內部監督,通過“三務公開”工作法確保村民對各類村務事項推進情況的知情權;明確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範圍,開展議事事項後評估,定期組織召開工作會議並做好紀要,形成與議定事項有關的工作報告,做到“抓鐵有痕”;對於重大村務決策,區級職能部門和街道建立統籌協調、全程督辦以及落實回訪制度,重點關注議事事項落實情況,幫助解決基層實際工作中的痛點難點,更好地督促指導基層為民辦事工作,防止基層濫用職權等行為的發生,從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引入第三方社會專業監督組織參與各議事事項的監督評價,對“援法議事”信息公開程度、管理效率、項目績效等多個重要指標進行定期評估,與相關利益進行切割,從專業角度保證議事事項決策和執行全過程合法合理、公平公正。(文 楊夢瑩)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