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從細從實寫好民生文章。近年來,為了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讓居民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蘇州相城黃橋街道高度重視民生工作,從小事入手,從實處著力,進一步提升民生溫度,讓幸福觸手可及。
陣地“活”起來 服務“暖”起來
朝陽花園小區是春嘉社區下轄的一個老舊商品房小區,在早年社區規劃中缺乏公共活動空間,考慮到居民切身訴求,黃橋社工站聯合春嘉社區進行廣泛調研,決定整合資源籌備建設社區老年活動室,改善居民活動空間。
圍繞“在哪建”“如何建”“如何管”等難點問題,黃橋社工站組織社區、物業、居民代表、黨員代表等召開協商議事會。通過居民投票表決,黃橋街道確定了老年活動室的選址、功能定位和日常管理等內容。
為進一步美化老年活動室整體環境,黃橋社工站連結志願資源對部分老舊墻面進行彩繪;同時開放“朝陽花園裏”活動空間,並招募4名社區居民擔任場地管理志願者,讓居民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朝陽花園將閒置物業用房加以改造,為社區老人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場所,真正實現了讓陣地“活”起來、資源“多”起來、服務“暖”起來。
心愛的“坐騎”也有“家”了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不少電動自行車車主都會為了找個“車位”而煩惱,還要考慮充電、停放等問題。
方浜村流動人員較多,網格員在網格排查中發現了電動車室內停放、充電難現象。為進一步滿足居民的停車、充電需求,方浜村通過強化網格日常管理、增設場地的方式,避免了電動車在室內停放充電帶來的安全隱患。
“便民停車棚”的改造與推行,居民王女士感受頗深。她曾在寒潮天推著電動車找停車場所而不慎滑倒,從此每次充電都讓她感到後怕。
現在,方浜村在古巷、東莊、西莊三處新增電動車集中停放充電棚3個,可滿足120輛電動車的停放需求,60輛電動車的充電需求。讓像王女士這樣的居民便利不少、安心不少。
暖心“紅管家” 實現“微心願”
在黃橋,老年人的樸素願望正一點點成為現實。為了讓適老服務更貼合老人需求,讓養老體驗更有溫度,荷馨苑社區網格員聚焦老年人切身需求和現實問題,加大巡查力度。
在巡查中,網格員發現鄭老伯家的晾衣架鋼絲繩由於使用年限已久,已經斷裂,晾曬衣服成了他的一個大難題。得知這一情況,網格員立馬聯繫志願者進行修理。“這個鋼絲繩斷了,我自己眼睛又不好,晾衣服實在不方便,謝謝你們來幫我修好。”鄭老伯感激地説道。
如今,老人的代跑代辦、應急維修、清潔清掃等都有了保障,不僅解決老人日常“急難愁盼”事,更錘鍊了“物業+養老”模式的“硬功夫”。
道路寬敞了 心裏敞亮了
三角咀家園23幢地處小區東北角,建設之初,出於美化環境考慮,在樓道出口建設了一個長形花壇,視覺環境美觀了,但居民出行卻十分不便。
收到群眾反映後,三角咀家園社區立即行動,在充分做好前期摸底、意見徵集工作的基礎上,以“有事好商量”協商民主議事會平臺為抓手,與23幢全體居民代表達成了共識,決定將原先的花壇拆除,並對路面進行硬化,打通居民的出行路。
“我們幾個年紀大的老鄰居,腿腳不好,這下門口環境寬敞了,也整潔了,我們心裏也敞亮了,真是解決了我們心頭的大事呀。”小區劉奶奶喜悅地説。
民生“微小事”,居民“大幸福”。黃橋街道將堅持把群眾身邊的“小事”處理好,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文 相黃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