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系列 老外在江蘇丨馬寧:“老家”徐州是我永遠的牽掛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1-19 17:44:06

  編者按:近期,江蘇省友協與國際在線聯合打造《我在江蘇這十年》系列報道。報道以在蘇外國友人的角度和視野,講述江蘇十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現更加真實、立體、全面的江蘇。本期專訪的主人公是馬寧,他以留學生視角,描述十年來徐州的發展變化。

  人物介紹:2006年,馬寧從巴基斯坦來到徐州,成為徐州醫科大學的第二批留學生,他的本科、碩士和博士生涯均在徐州度過。2022年,馬寧以麻醉科博士後的身份入職復旦大學附屬耳鼻喉科醫院。目前,他已與一位徐州姑娘組建了家庭,定居中國。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高一芳):“我騎著摩托車,走遍了徐州的大街小巷。徐州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跡浩繁。”近期,在接受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採訪時,馬寧回顧起在徐州求學的經歷。

非凡十年系列 老外在江蘇丨馬寧:“老家”徐州是我永遠的牽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0119154728

在華國際友人馬寧 供圖 徐州市外辦

  馬寧的普通話可以用“流利”來形容,兒化音和後鼻音都“錙銖必較”。

  很難想像,2006年初到中國時,馬寧僅17歲,他對中文一無所知。

  “金鷹商場對面曾有片大空地,是老年人的聚集地,他們見到我很好奇,問我從哪來的,是幹什麼的,我當時完全聽不懂,然後他們就主動教我學習‘中國’‘徐州’之類的簡單詞彙。”熱情的徐州人讓馬寧備受感動,“七八個月的時間,我就能用中文正常溝通了”。

  在馬寧眼中,中文是他融入徐州的“入場券”。

  2009年,徐州醫科大學舉辦了首屆漢語演講比賽,馬寧順利當選為主持人,負責介紹參賽者的信息,“我非常激動,也很高興能作為留學生代表,向大家傳遞漢語的魅力。”   

  十年間,徐州翻天覆地的變化,讓馬寧感受深切。

  “第一次來學校時,我看到的景像是學校周邊大面積的荒地,乘坐的是70路公共汽車,車很老,伴隨的是‘咯吱咯吱’的聲音。”馬寧回憶道。

  “現在,徐州的交通越來越發達,高架越來越多,地鐵開通了3條;公交車線路多了,車內環境煥然一新。”

  “我們學校的面積在不斷擴大,名稱從‘徐州醫學院’改為了‘徐州醫科大學’,我所攻讀的麻醉學專業蒸蒸日上。”

  2012年本科畢業後,馬寧曾回到巴基斯坦在醫院工作3年,“我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為偏遠地區的人們組織了近60個免費醫療營,為當地人檢查身體。”

  不久後,他産生了繼續深造的念頭。當時他本想去加拿大求學,“但我閉上眼睛,還是很想念中國”,潛移默化的力量指引著他回到中國,回到徐州。

  救死扶傷是馬寧的學醫初心。2015年和2019年馬寧分別獲得了徐州醫科大學的校長獎學金,攻讀麻醉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我想看到沒有痛苦的世界,所以我博士課題是‘疼痛細胞水準機制’相關的研究。”

  徐州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馬寧的足跡,“我會主動去探索所生活的城市,曾多次去豐縣、邳州市、賈汪區旅行、度假。其中,賈汪區大概去過有‘一萬次’吧,在那裏發生了很多故事。”

  他賣了一個關子後,繼續説道:“2021年,我跟一位美麗的徐州賈汪姑娘結婚了,這個姑娘一直支持著我,無論是我處在順境還是逆境,她都是我最堅實的後盾。她的出現,讓我決定定居中國。”馬寧説。

  徐州,見證了他們的“跨國愛情”,也讓馬寧愈發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有時候,馬寧會忘記自己“外國人”身份,“我跟上海同事聊天的時候,他問我有沒有電瓶車,我告訴他在老家,他就説你如果要把電瓶車從巴基斯坦搬過來會比較麻煩,我才意識到自己已把徐州當‘老家’了。”

  馬寧毫不吝嗇地表露對徐州深深的依戀之情:“徐州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希望它越來越繁榮富強,也想讓更多的外國人認識徐州,愛上徐州。”

  作為短視頻愛好者,馬寧還想在視頻網站Youtube展示他作為老外在中國的生活,“我會介紹徐州和其他地方的風俗、美食、特色建築等,把充滿魅力的中國展現給全世界。”

編輯:楊心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