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內心應該清澈乾淨” 《等待呼吸》作者鐘求是南京“説書”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2-13 11:38:12

  2月11日下午,在南京雨花臺區西善橋初見·知旅共同體書店舉行的“在世界文學之都與文學大家面對面”(第十二回)活動中,讀者被小説《等待呼吸》中呈現的愛情故事,撥動著心弦。浙江省作協副主席、《江南》雜誌主編、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鐘求是為本期活動嘉賓。

“作家的內心應該清澈乾淨” 《等待呼吸》作者鐘求是南京“説書”_fororder_圖片 2

“在世界文學之都與文學大家面對面”(第十二回)活動現場

  《等待呼吸》,還原一種時代氛圍

  “與文學大家面對面”第十二回活動舉行的前一天,文藝報剛剛發表了《用一生的努力追問命運——專訪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鐘求是》一文。鐘求是談到了《等待呼吸》想表達的核心,他認為,這部小説的立意就是寫個體命運,寫20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這一代人的個體命運。主人公夏小松的身上有理想主義情懷,這種情懷融入時間的流逝,扼制了另一個人物杜怡的精神下滑,牽引著她走出泥濘的生活。

  在讀者看來,鐘求是這個名字有些特別,“求是”十分易記,似乎飽含“求真務實”之意。而他的小説《零年代》《街上的耳朵》《兩個人的電影》《謝雨的大學》《昆城記》《父親的長河》等,都貼近生活和人的內心,有共情點,沒有故弄玄虛的痕跡。

“作家的內心應該清澈乾淨” 《等待呼吸》作者鐘求是南京“説書”_fororder_圖片 3

鐘求是闡述創作經歷

  《等待呼吸》裏的男女主人公夏小松和杜怡,是一對在莫斯科留學的中國大學生。他們于20世紀九十年代初在遙遠的異國相識,陷入愛戀。儘管那時日子貧苦,兩人卻能換著法兒煮土豆吃,跑去地鐵裏約會,不知不覺度過了這一生最快樂的時光。但在莫斯科的世事變遷之中,夏小松意外受傷終至離世,留下杜怡一個人在北京歷經生活的苦難。經歷了許多無處安放的年份後,她終於在杭州有了新的伴侶,然而她的內心還是一直追尋著多年之前的他……

  評論界認為,鐘求是在作品中特別強調了情愛發生時“身體與精神的區分”,它是這個愛情故事裏特別的存在。對這個故事裏的人和愛情而言,肉身和物質性的存在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性的存在。作者不遺餘力地想還原一種時代氛圍。

  搭檔魂歸異國,激發他的寫作慾望

  鐘求是祖籍浙江溫州,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經濟係。大學時代,他學的是經濟學理論,《資本論》為重要的主課。他曾花許多時間一字一句通讀《資本論》三卷。當然,同時也會閱讀西方經濟學,譬如薩繆爾森、凱恩斯的著作。“這種專業學習是重要的,成為我日後思考問題的思維依託和理論基礎。大學畢業後,我意外幹了對外聯絡工作,而且一幹就是15年。這份工作的好處是讓人視野開放。那時我常常把目光投向世界各地,跟蹤國外的熱點事件和社會動態。”他説。

  從經濟工作崗位轉換軌道成為職業作家,鐘求是的心路歷程也很特別。鐘求是説:“我覺得自己是當下為數不多的理想主義者之一,我寫作的目的性很明確,做一個純粹的寫作者。我寫東西,當然不是為了奔著獲獎,或者奔著經濟利益去,對我來説那些東西並不特別重要,作家不能忘了文學初心和文學決心。”

  鐘求是説,在夏小松和杜怡兩個人的愛情中,夏小松是帶有很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的年輕人,他是經濟學的碩士研究生,研讀《資本論》,出國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去感受中西方發展道路的不同,進行這方面的思考。所以在愛情當中,個人的情感看上去會被縮小,精神的東西會被放大。但是女孩子不懂,尤其是開始的時候,她覺得夏小松身上的各種青春的魅力,身上激發出來的光彩吸引了她。

  鐘求是説,儘管她後來在生活的沼澤裏淪陷,其中在北京那一段,其實已經低到塵埃裏,沉淪到生活的最底部。後來她到杭州以後,她又一步一步地想往上走,自我救贖,把自己解脫出來。這個過程當中其實就是夏小松的精神力量照耀著她,雖然他們相處的時間可能就一兩年,但是夏小松的精神力量、愛情力量一直都在。

  文學初心,對作家來講很重要

  鐘求是説,一個人精神的崩潰,就容易在生活當中滑行。杜怡後來在杭州的那一段,説明她還是一個比較堅韌的人,最終堅持了自己人生的道路,往前走。

“作家的內心應該清澈乾淨” 《等待呼吸》作者鐘求是南京“説書”_fororder_圖片 6

讀者提問現場

  他舉例説,自己剛剛完成的一個中篇小説《宇宙裏的昆城》,發表在《收穫》2022年第一期。描寫的是一位科學家,從宇宙的大視角去打量和思考人類。他覺得人類是微不足道的存在,在宇宙的視野下是很小的,人在地球當中更是微弱的存在。

  鐘求是為《等待呼吸》做了很多功課,對主人公生活當中的細節掌握之後,展開自己合乎邏輯的想像。書稿寫成之後,他又去了一次莫斯科,到小説當中的場景如莫斯科大學、阿爾巴特街等街道走了一遍。

  鐘求是在魯獎感言中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年少時誕生的文學初心,更不要忘了面對生命逝去時形成的文學決心。(文/圖 梁平 范素麗)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