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以“三必為之”扛起沿海責任擔當
3月26日,在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江蘇經濟報社、江蘇經濟現代化發展研究院承辦的首屆蘇商精英大會上,江蘇省沿海集團獲得“江蘇社會責任傑出企業”榮譽稱號。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緊緊圍繞高品質發展主題,在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找準切入點,在踐行綠色、創新理念與産業發展中找到結合點,聚焦主責主業,在江蘇省土地資源保護與開發、生態環境保護、海洋經濟創新實踐中爭當“排頭兵”,在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中扛起江蘇國企擔當。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必由之路。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堅持土地資源先保護後開發,在保護中科學開發,不斷提高土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空間。一方面加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主動退出大豐海北區域7.7萬畝養殖水面和條子泥墾區1.5萬畝土地,新增近4萬畝作為條子泥濕地公園保育區和恢復重建區,為黃海濕地世界遺産地增添綠色生態底色,探索20萬畝濕地碳匯生態系統價值轉化路徑,打造先行先試碳匯資源開發示範項目,為沿海地區高品質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生態空間;另一方面立足土地資源綜合效益提升,以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為載體,構建“土地+産業”業務模式,更為沿海地區鄉村産業發展構建了新格局,引導培育新業態,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生産方式,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業綜合收益水準,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綠色新名片。
構建土地核心技術體系是必行之事。江蘇省沿海集團多年深耕土地資源的“獲取”與“再生”,高品質做好耕地供給,首次自主實施了倉東土地整治項目,全面參照灘塗養殖水面復墾設計標準,將魚塘復墾建成高標準農田,整治面積達5700畝,形成耕地4500余畝,年可新增糧食産能5000噸,該項目成為集團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生動實踐。集團圍繞土壤健康管理和耕作層地力提升開闢新賽道,加強技術攻關,結合濱海復墾鹽鹼地土壤特點,研發了低鹽、酸性、長效、高有機質的鹽鹼地專用自主配方有機肥,形成生産和應用過程中關鍵工藝工法,提煉構建形成核心技術體系,生動履行了集團為全省提供後備土地資源的重要使命,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增強土地健康承載力作出積極貢獻。
創新培育海洋新興産業是必有之舉。作為省屬涉海企業,江蘇省沿海開發集團更加聚焦主業主責,在探索發展海洋綠色健康新興産業上尋找突破口,為江蘇沿海地區特色現代産業體系發展提質賦能。紮實推進江蘇海洋生物資源創新中心建設,重點圍繞南極磷蝦高值化利用、海洋生物活性物質提取、沿海漁業資源、貝藻類養殖“碳匯”開展技術攻關和産業化應用開發。加大南極磷蝦、藻類等戰略資源産業化開發投資,培育發展海洋新興産業,開闢優質磷蝦蛋白和藻類功能性食品新領域,為江蘇海洋産業關鍵技術突破和産業化開發擔當開路先鋒。緊密結合沿海地區産業特色和優勢,直投了滬蘇大豐産業集聚區、沿海天然氣管網、蘇銀金融租賃等重點項目,累計實現沿海三市租賃業務投放金額268億元,支持企業292家,投資培育了一批新材料、互聯網電商等領域的龍頭企業,有力助推了沿海地區産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