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描繪長江高品質發展新畫卷
來源:新華日報  |  2023-04-17 09:30:22

  原標題:與江共生 “綠”滿新征程——江蘇:描繪長江高品質發展新畫卷

江蘇:描繪長江高品質發展新畫卷

溧陽最美生態茶園

江蘇:描繪長江高品質發展新畫卷

宜興城市污水資源概念廠

  4月的江蘇,天目湖波光粼粼,宜興竹海層林疊翠,舒柔的春風吹得大地皆春。

  4月7日—4月9日,有著85年光榮歷程的新華日報與長江經濟帶11省(市)、黃河流域以及大灣區、京津冀、海南自貿港的省級黨報代表一道,共同開啟“與江共生‘綠’滿新征程——長江經濟帶及黃河流域省級黨報全媒體行”。由40余名記者組成的採訪團,深入常州溧陽和無錫宜興,沉浸式探尋長江經濟帶發展在江蘇大地實現高品質發展的路徑。

  溧陽:以綠為底,生態華麗蝶變

  溧陽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處,是寧杭經濟帶區域中心城市、長三角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及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越來越便利的交通促進其更好地融入長三角地區“1小時經濟圈”。“出了蘇杭,美在溧陽”。溧陽生態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天目湖、南山竹海等生態旅遊景區,同時,溧陽茶葉歷史悠久,以欣龍生態園為代表的茶葉生産基地是江蘇省重點産茶區。

  “治山理水,生態為民”“聚合裂變,生態崛起”“融合嬗變,生態生活”“價值轉化,生態點金”“區域合作,生態共治”……在溧陽生態創新館裏,五個展區勾勒出溧陽“生態創新路,萬水千山程”的傳承賡續和生態之美。

  漫步溧陽市天目湖鎮桂林村,整潔的道路,乾淨的湖水,一幢幢白墻黛瓦的民居,一片片“綠”意盎然的美景,仿佛置身於一幅風景油畫當中。

  走進“五好文明戶”居雪群的家,她正在和母親忙碌著。現年52歲的居雪群在自家經營著蜂蜜、蜂膠、白茶等當地特産。“遊客不少,我們家蜂蜜、茶葉都賣得很好,對現在的收入很滿意。”居雪群告訴記者,優美環境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度假休閒,收入更高了,“現在的生活就像吃了蜜一樣甜。”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桂林村吸引來桂林山居、東野茶舍等多個項目,項目總投資已達300億元。在這些項目的帶動下,村民們也借著“東風”辦起了民宿、農家樂。現在,村裏的工商註冊商戶達到170余家,收入水準得到顯著提高。

  因礦石資源種類繁多且儲量豐富,曾經,溧陽“採礦熱”持續了多年。然而,生態環境卻因“採礦熱”而惡化“遇寒”,“竭澤而漁”終究難以持久。

  如何讓廢棄礦山點“綠”成金,變廢為寶?生態修復是“密鑰”。溧陽按照“宜建則建、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宜景則景”的原則,對50余個重點廢棄礦山進行“一礦一方案”式的生態修復。如今,原先處於橫澗村的廢棄礦坑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生態修復後綠植的覆蓋率近80%,並已發展成為戶外休閒、露營遊玩熱門地的望星谷度假村;在整治後,地形地貌景觀、生態環境大變樣,成為江蘇最大的縣級城市公園的燕山公園;還有原址為採石場礦坑,如今剛剛建成的五星級酒店溫德姆至尊酒店……昔日的廢棄礦山儼然成了一座座“綠山”,新産業又彰顯出新活力。

  “三山一水六分田”,這是溧陽特有的自然稟賦,這裡擁有豐富的“綠色”資源,林木、耕地和水域總覆蓋率達89.2%。近年來,溧陽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等産業,不斷放大品質城市的特色和品牌,實現了綠色産業結構轉型,品嘗到了高品質發展帶來的“碩果”。

  宜興:以創為擎,賦能綠色發展

  宜興作為寧杭生態經濟帶新興中心城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開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産業佈局趨向綠色,積極發展積體電路、新能源、生命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走出了一條生態改善與經濟發展雙贏的高品質發展之路。2022年,宜興地區生産總值達2236.72億元,位列全國百強縣第七。

  “大家請看,這座如積木般的雨水採集儀器是我們的重大成果,此模組曾被用於武漢‘火神山’醫院雨水收集工程項目。”在環科園國合環境高端裝備製造基地的産品展示廠房,總經理邵焜琨向大家介紹。

  “將圖紙變成現實”,這是國合基地最大的願景。“我們致力於助力將國內科技成果轉化為首臺套樣機,幫助科技創新産品化。”邵焜琨表示,希望未來能夠實現特色科創資源迭代,在科創載體的形成過程中實現資源共享。

  宜興環科園成立於1992年,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也是目前全國唯一以發展環保産業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宜興環科園積極探索新常態下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變現”機制,10年間,園區生産總值、規上工業産值分別增長155%、126%,財政收入約310億元。

  “處理過的污水真的可以泡咖啡嗎?”宜興城市污水資源概念廠負責人吳昌敏給出了答案。他用處理過的污水衝了一杯咖啡,喝了起來。

  “在這裡,污水就是資源。我們錨定的是未來30—40年以後的道路。未來,‘永續水’將成為這裡的特産。”吳昌敏介紹,建設面向未來、引領行業發展的中國城市污水處理概念廠,旨在將城市污水處理廠從實現污染物削減的基本功能轉變為城市的能源工廠、水源工廠、肥料工廠,併發展為與社會全方位融合、互利共生的城市基礎設施。

  以創為擎,連結未來環保策源地;支撐扶持環保産業發展,讓企業位居科創“C位”。近年來,宜興環科園成功入選科技部火炬中心第二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單位,並以此為契機,建設完成“宜興企業創新積分系統”,實現跨部門數據實時互通共享、動態評估企業創新能力。

  靠江而興、與江共生,書寫高品質發展新畫卷

  大江奔流,書寫萬里江山新畫卷;發展潮涌,啟航韆鞦綠色中國夢。

  長江是江蘇的母親河,全省三分之二的生産生活用水取自長江。432.5公里的長江江蘇段,串聯起南京、鎮江、揚州、泰州、常州、無錫、蘇州、南通8個設區市,如今,總長1169公里岸線上,早已變為“一江清水、兩岸蔥綠”。截至2022年底,作為長江下游的江蘇段,長江幹流水質連續4年保持在Ⅱ類,主要入江支流水質優Ⅲ比例達98.3%,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轉折性變化。

  江蘇靠江而興、與江共生,一直牢記總書記囑託,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10年來,江蘇聚焦長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狠抓環境治理,著力破解“重化圍江”。通過制定“17+1”問題整改方案,嚴格落實整改責任制和銷號制,開展化工企業關停、轉移、升級、重組“四個一批”專項行動,累計關停沿江化工企業3505家,壓減沿江1公里範圍內化工生産企業145家,取消25家化工園區的定位,72.6公里生産岸線轉為生活、生態岸線。

  長江經濟帶覆蓋11個省市,橫跨東中西三大板塊,佔據全國近一半的人口、GDP和進出口總額,是經濟高品質發展中的重要引擎。江蘇深刻把握高品質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定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對標“五新三主”新使命新要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未來,江蘇將繼續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努力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中,展現江蘇作為、作出江蘇貢獻,描繪長江高品質發展新畫卷。(作者 姚政宇)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