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棲霞區南灣營小學在2015年下半年正式啟動“棲生態”垃圾分類環保項目,自2020年11月南京市垃圾分類強制分類以來,南灣營小學緊跟政策要求,成功建立起科學化和系統化的架構,全校師生的垃圾分類意識得到了大大提高。
學校通過垃圾分類的陣地環境建設,積極營造垃圾資源化、垃圾減量以及垃圾科學處理的校園氛圍,打造垃圾分類項目推進的新環境;不僅利用樓道墻面、宣傳牌進行氛圍的營造,還通過學校多個平臺宣傳垃圾分類的理念,在校園公共區域、所有班級以及所有辦公室都配備了分類垃圾桶。
學校的分類垃圾桶
學校在2017年建成了“自然之聲環保館”,該館由環境警示區、課堂教學區、觀摩研討區和館外作品展示區四個部分組成,成為了垃圾分類項目宣傳教育的主陣地。
此外,學校還建立垃圾分類項目核心教師團隊,研發了面對不同年級的垃圾分類項目校本課程的讀本——《自然之聲》。校本課程每個課時的內容都設置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活動兩個部分,垃圾分類項目校本課程分解在6個年級12個學期進行,落實到語文、數學、科學、思想品德等各學科的教學之中。
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和環保小衛士的監督下,在班級進行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分類。每週固定時間,由班級環保小衛士和各辦公室負責人把可回收物拿到學校垃圾暫存點,把粗分類的垃圾進行細分類投放,並兌換積分、環保幣、五彩券、童真獎章、童真勳章等獎勵,學生可以利用五彩券兌換文具、零食等物質獎勵,也可以兌換“點一首歌、獲得校長全校性表揚、與老師共進午餐”等個性化獎勵。
獎勵兌換
每個學期,學校還會根據學生、班級和辦公室的分類表現,評比“環保小達人”“環保班級”和“環保班辦公室”,學校正式建立起“四小一大,粗分類、細分類相結合”的垃圾分類機制和獎懲體系。
科學實驗
此外,學生還在老師的帶領下,利用分類的廚余垃圾做環保酵素的科學實驗,體驗了環保酵素作為肥料、清潔劑的作用;利用可回收物進行“童心巧手助分類,環保創意大比拼”的手工創意活動。學校積極利用南京市環保小局長項目、垃圾減量項目以及棲霞區愛心暑托班等平臺推動垃圾分類項目的實施。(文/圖 朱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