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主播、快遞小哥、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近年來,在“互聯網+”的新形勢下,平臺經濟迅速發展,新業態勞動者數量不斷增加,為社會提供便利的同時,引發的勞動爭議問題也亟須關注。4月25日,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法院召開“維護新業態下和諧勞動關係”新聞發佈會,通過以案釋法、正面引導、風險提示相結合的方式,促進新業態用人單位依法合規用工、勞動者依法理性維護權益。
發佈會通報了涉新業態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概況、案件特點及審理中發現的問題,發佈了相關典型案例,並就媒體記者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近年來,梁溪法院受理的涉新業態勞動爭議和經濟糾紛顯著增多。與傳統勞爭案件相比,新業態用工引發的勞爭案件具有平臺用工形式複雜、證據電子化趨勢明顯、利益訴求多樣化等特點。
對此,為更好保護新業態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維護新業態發展活力,梁溪法院作出如下提醒:第一,企業或平臺要切實擔負起社會責任,為勞動者提供更優質的職業環境,全面落實從業人員在工資報酬、勞動安全、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勞動基准保護方面的措施,併合理確定考核和獎懲制度,如不構成勞動關係,應充分保障從業人員的知情權,堅決杜絕假借承包、合作之名掩蓋實際用工事實的行為;第二,勞動者要加強法治和風險防控意識,認真閱看用工企業或平臺提供的合同文本,特別是關於薪酬支付、考勤管理、違約責任、安全保障等條款,對於用工性質是勞動關係或者承攬、合作等要有明確清晰的認識;第三,勞動者要注意證據留存,尤其是派單記錄、加班記錄、聊天記錄等與自身權益密切相關的證據。(文 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