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藝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學子下田插秧 感悟中國鄉村振興之路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6-21 18:15:34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六月初夏,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憫農》迴響在無錫宜興市金蘭村的稻田,而吟誦這首古詩的正是南京藝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的學子。他們腳蹬膠鞋、手持稻苗、彎腰低頭,在滿是泥淖的稻田裏“深一腳淺一腳”地艱難前行。

  田邊自發聚來的村民們熱情當起了老師,“你拿得太多了,一次拿六根就行”“手要拿住根部,往泥裏扎深一些”“別擔心,明天稻苗會自然長出新根”……一場生動的中國國情教育,在村民與國際學生合作勞動的田間拉開帷幕。

稻田課堂、農民“導師”——下田插秧感悟中國鄉村振興之路_fororder_圖片 3

活動合影

  稻田即是課堂,農民也當“導師”。金蘭村村容整潔、鄉風文明,不僅宜居宜遊,最具特色的便是科技引領,打造智慧農田,在生態田園建設中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蔣仲良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在與國教院同學們親切座談前,他還在農田裏與村民們一起幹活。他同村民們成為同學們下地插秧的“第一導師”,拿苗、彎腰、扎地、起身,動作乾淨利落、熟練流暢。同學們聚精會神地看著蔣仲良示範,並模倣著蔣仲良的動作,紛紛步入稻田。

稻田課堂、農民“導師”——下田插秧感悟中國鄉村振興之路_fororder_圖片 2

學生們下田插秧

  “光是靠人種地還是不行,人會老,老了就種不動了,所以我們要讓高水準技術落地到農村。”面對現實,蔣仲良樸實的話語中透著時代的思考,“鄉村振興關鍵在於産業振興,留住人才,才能向高科技、現代化邁進。”同學們拿著手中的秧苗,隨著多次反復的練習,動作愈加熟練,不一會兒一小片綠油油的稻秧便立在田間。看著自己的成果,感受著汗水從臉頰劃過的欣慰,大家真切體會到中國的鄉村振興,不僅是靠人力的推動,更是用沾滿泥沙的鞋丈量出來的、用緊握農民的手規劃出來的、用家國情懷的心奮鬥出來的。

稻田課堂、農民“導師”——下田插秧感悟中國鄉村振興之路_fororder_圖片 5

揭牌儀式

  為不斷推進中國國情教育走深走實,打造國際學生感悟中國鄉村振興創新課程模組,南京藝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把課堂搬到鄉間稻田,真正充分發揮“第三課堂”的社會教育功能。學院在金蘭村掛牌“南京藝術學院國際學生研學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聘請蔣仲良為國際學生校外實踐指導專家,並向金蘭村捐贈圖書。宜興市芳橋街道黨工委委員、副主任王曦與南京藝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挂職)姚緣共同為基地揭牌。

稻田課堂、農民“導師”——下田插秧感悟中國鄉村振興之路_fororder_圖片 4

向金蘭村捐贈圖書

  6月16日,來自塞爾維亞、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國際學生們組成的“藝‘述’中國——當代中國故事全球講述者”創新團隊,在插秧勞動中感知中國鄉村振興,在美麗田園間講述切身感受的真實立體的中國故事。6月21日,創新團隊赴鹽城市,參加由鹽城市委宣傳部主辦的“2023鹽城特色文化街區夏季嘉年華”,繼續探尋中國故事裏百滋百味的人間煙火氣。(文/圖 王梓秋 陸天昊)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