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麗精靈 共同家園
南京石臼湖上的黑腹濱鷸。 范明 攝
南京中山植物園,酢漿灰蝶在草上休息。 梁意昂 攝
南京老山,紅角鸮從樹洞中探出頭。 董楚天 攝
南京新濟洲國家濕地公園的戴勝鳥。 初鳴 攝
連雲港西大堤濕地成為吸引鳥類來此覓食的生態港灣。 張言華 攝
鹽城射陽良好的濕地環境,吸引大群丹頂鶴在此越冬。 吉洪俊 攝
一群反嘴鷸飛翔在徐州雲龍湖畔。王鐵君 攝
鹽城大豐,麋鹿與鷺鳥和諧共生。 楊國美 攝
在南京長江江面上,一隻盤旋捕食的黑鳶與江豚同框。韋曄 攝
2023年2月,活動在歐洲、北非一帶的蒼頭燕雀,在無錫被首次記錄到活動蹤跡;最近,南京紫金山南麓,發現一處最大的城市邊緣南方紅豆杉種群;此外,近日南京紫金山一帶出現大面積螢火蟲……近年來,江蘇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越來越多的野生動植物現身江蘇,江蘇生物多樣性的家底持續“增厚”。
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長江江豚,一度在長江江蘇段幾乎絕跡。實施長江大保護以來,江豚“天使般的微笑”和“嬉戲打鬧”的場景頻現。2022年,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共監測到江豚出現1127次。
勺嘴鷸是鳥類中的熊貓,經過多年來的保護,目前,江蘇的勺嘴鷸已達350隻,約佔世界種群的60%。
1986年從英國倫敦引入39頭麋鹿,放歸至大豐沿海灘塗後,如今種群數量已達7840頭,佔世界總數的70%,其中野外種群數量達3356頭,在東臺大約分佈1000—1200頭。
對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江蘇省堅持丹頂鶴保護及其棲息地管理與研究,目前,人工種群數達232隻。2022年鹽城地區越冬丹頂鶴同步調查數量達436隻。
作為全國唯一擁有江河湖海的省份,江蘇是中國水網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水域面積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6.9%,居全國之首。近年來,江蘇聚焦“守護”“擴大”“轉化”三大關鍵詞,積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江蘇省在全國率先印發《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規劃》,將全省22.49%的陸域面積劃定為生態空間管控區域嚴格保護起來,並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大力推進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創新開展生態安全緩衝區和生態島試驗區建設,設計38個關鍵節點,為生物棲息、繁衍、遷徙提供良好場所和生態通道。截至2022年,江蘇已記錄到物種數6046種,其中珍稀瀕危物種數165種。
好生態,大未來。江蘇豐富的林業生態資源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今,群鳥翻飛,藍天碧水,處處一派祥和。(新華日報 記者 朱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