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水鄉森林 看基層治理
供圖 吳桃宣 韓雷 雷霆
自推進基層“三整合”改革以來,吳江區桃源鎮按照“聚焦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打造高標準生態、實施高水準管理”的要求,大力補齊基層治理短板,切實推動改革從物理變化向深度化學反應轉變,將體制機制優勢進一步轉化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優勢,呈現出一幅宜居宜業宜遊的新江南空間圖景。
日前,“走水鄉森林 看基層治理”全媒體採訪行動在桃源鎮禾風農場啟動。新華日報社蘇州分社記者與桃源鎮機關年輕幹部一同到一線,看治理變化、聽治理經驗、尋治理新徑,感受當地的“能治”力度、“善治”溫度,為推進區域基層治理現代化、加快實現高品質發展注入更多鮮活思路。
“水鄉森林”深扎“治理根系”
在銅羅社區騎士驛站,剛送完一單奶茶的外賣騎手蔡偉芬走了進來,準備歇一下、喝點水,再去送另外三單。蔡偉芬住在村裏,離商家遠。有時候,她就在店裏休息,但碰到客人多的情況,總會有些不便。“驛站離商家近,還能熱飯、充電,大家都愛來。”
看到驛站如此受歡迎,該社區黨委書記李丹華很欣慰。“外賣騎手是基層治理的新生力量,服務好他們,他們就願意為治理出一份力。”早在驛站還在裝修時,李丹華沒事就來轉轉,和騎手交流。一來二去,真被他發現一個小漏洞——驛站沒有洗手池,騎手洗把臉,還要去附近公共衛生間。這段時間,社區正想辦法解決。
眼下,一批功能多樣的黨群服務陣地在桃源鎮“冒”了出來。在文民村,4個網格支部黨建聯絡點覆蓋了所有村民小組。“村‘兩委’班子都是年輕人,大部分還不是本村人,跟村民打交道,自然有隔閡。”自從建了聯絡點,依靠黨員帶頭,開茶話會、懇談會,村黨總支書記潘曉峰明顯察覺,幹部與村民的互動更多了,工作也更好開展了。
村裏的日間照料中心是百姓常去的一個聯絡點。“小潘書記,暑期人多,門口車棚能否擴建?現在一到下雨天,還要搶車位,實在是不方便。”在日間照料中心休息時,村民李生河碰上潘曉峰,趕忙説起最近遇到的一件“難事”。潘曉峰記下訴求,承諾儘快進行解決。
把“末梢根系”延伸到城鄉角落,不僅密切了黨組織與群眾的聯繫,讓幹部與群眾“打成一片”,更是把群眾所需的服務送到家門口,辦成了一批操心事。
雷墩蕩小島公園裏,新蕾村蕩北片區健身舞愛好者聚在一起,領隊一到,音樂一響,便活動開來。這裡原是一座荒島,5棟房子破舊不堪,通島之路就像獨木橋,根本沒人敢走。後來,村裏拆除島上違建,保留原有自然風貌,新增涼亭等設施,設置“漂流書屋”“海棠民情站”等陣地,“荒島”一變成“公園”,周邊村民都愛來。
“我們離黨群活動中心遠,平時活動就是門口坐坐、串串門。”75歲的老黨員戴月芳,是健身舞發起者、組織者,每天吃完晚飯,跳上兩小時,是他不可或缺的休閒項目。“一個多月下來,神清氣爽,啤酒肚都小了一些。”
得益於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根系工程”的紮實推進,桃源鎮從深處“紮根”,向實處發力,極大提升了轄區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治理難題“雲”上解
走進桃源鎮集成指揮中心,只見智慧桃源綜合管理指揮平臺的大屏上,黨建引領、審批服務、網格管理、綜合執法等10個模組依次排列,記錄著全鎮政務服務、網格運行、企業信息、案件處置等內容。
數字技術的運用,讓桃源鎮各職能部門信息和資源得以在“大屏”上整合共享,成為基層治理的“大腦”,承載起實時監控、研判預警、協調聯動等多項功能,實現“一屏全覽、一網統管、一體指揮”。
進入“網格管理”模組,螢幕中心呈現出一張鎮域地圖,點擊“智慧煙感”按鈕,銅羅古鎮106戶直管公房“化身”一個個綠點標記在地圖上。“古鎮的公房全部都安裝了智慧煙霧感應器,並連接至平臺。”工作人員介紹,如果發生火災,平臺將立即發出警報,地圖標記也隨之變為紅色,確保第一時間發現險情、確定位置、應急處置。
數據“上雲”,讓眾多繁複的工作變得簡單明瞭,為部署決策提供數據支撐。“龍門浜西南方向約150米,天亮浜村區域有違規設置的宣傳廣告牌,請相關部門儘快處理。”大屏上彈出網格員朱建峰上報的一條事件,接收信息後,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了解核實現場情況,並向村子派發工單。經過近3個小時的努力,違規廣告牌全部被拆除。
數字賦能,改變桃源鎮以往只能依靠“鐵腳板”收集信息、監管處置的模式,使治理有的放矢、更加精準,能力和效率得到提高。
與浙江僅有“一橋之隔”的桃源,人口流動相對頻繁,管理難度較大。其中,偷倒渣土的問題頻發,但由於取證困難、巡查人手不足、具有隨機性等原因,很難有效進行管理。借助數字技術,桃源鎮開發“渣土管理”模組,對渣土運輸車輛(船隻)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全天候實時抓拍和動態預警。目前,該監控預警平臺在桃源鎮綜合行政執法局同步上線。
通過該平臺,綜合行政執法局值班員黃曉翔發現有渣土車輛經莞桃線前往澄源村方向,疑似有偷倒傾向,第一時間通知執法人員前往現場核實情況。隨後,執法人員帶隊到達現場,發現渣土車輛正在實施傾倒行為後,立即叫停違法行為,對現場證據及車輛設備進行先行登記保存,並通知當事人到局裏依法接受處理。
一個集成指揮中心實時、精細感知著小鎮的“心跳”和“脈搏”,做出智慧、專業的判斷措施,讓棘手的難題在“雲端”迎刃而解。相信隨著這一智慧“大腦”建設的日趨完善,特色模組的深化開發,桃源鎮能夠持續延伸服務的觸角,更好回應百姓的每一份期待。
村裏有了“全科社工”
“李會計,婦聯主席啥時候回來?我找她辦生育登記。”“她去區裏開會了,結婚證、身份證、戶口本都帶著嗎?我來幫你辦。”村會計能幹村婦聯主席的活,這樣的新鮮事發生在九里橋村。
近日,家住九里橋村14組的潘女士到村委會辦理生育登記,得知村婦聯主席恰巧因公外出,正欲離開卻被村會計李鳳叫住,在她的幫助下,5分鐘不到便搞定手續。
不單是村會計李鳳,如今,村裏的5名工作人員都蛻變為精通“十八般武藝”的全能型選手,辦理農村住房建設審批、殘疾人補貼申請、低保申請等業務手到擒來。
這一可喜變化源於2023年初的一次走訪。村黨委書記孫建明帶領村“兩委”工作人員挨家挨戶走訪時,有村民反映到村委辦事,遇到承辦業務人不在崗,其他人不能頂的情況。“辦事最多跑一次是我們的承諾,這個問題會儘快解決。”孫建明當場表態。
走訪回來,孫建明立馬召集村幹部商議對策。經過討論,大傢夥一致決定推行業務輪崗,即每人輪流上手組織、民政、建管、殘聯等條線業務,並定期邀請局辦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實現“每人主管一項業務、每人能辦多項服務”。
通過業務輪崗,村委會的辦事效率有了實打實的提升,平均每個月能辦結四五十件事項。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有些服務事項不在村委職能範圍,村民找過來還是白跑一趟。為此,村裏積極與鎮行政審批局溝通,梳理出91項村級代辦清單,放在村委會門前的顯眼位置。針對不能代辦的事項,則註明業務辦理所需材料和對應局辦,提供辦事指引。
“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了,我們幫村民辦事的底氣也更足了,工作思路由‘坐等上門’變為‘主動敲門’。”九里橋村定工幹部畢程飛感慨,在上門聽取訴求、介紹政策、收取材料的過程中,自己和村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推進工作也變得更加順暢。
讓老百姓進一次門就能辦成事,透過九里橋村這一取景框,折射出桃源鎮提供高效能便民服務的態度和能力。“桃源正在積極推進鎮村兩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目前全鎮28個村、社區均配備了2名及以上‘全科社工’,切實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米。”桃源鎮行政審批局局長陳家宏説。
小事不出門、難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桃源鎮積極優化審批服務,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高品質發展成色也愈發鮮亮。
基層治理多了一群“合夥人”
“三載同窗情如海,山伯難捨祝英臺,相依相伴送下山,又向錢塘道上來……”7月7日下午,桃源鎮文民村日間照料中心二樓的活動室裏傳出一陣清亮婉轉的越劇唱聲,桃花源社工服務站志願者周愛珠、蔡興妹默契配合,為村裏的老人們示範表演了一段《梁祝·十八相送》。
今年66歲的村民姜玉華坐在台下,饒有興致地跟著學習甩水袖、翹蘭花指,只要日間照料中心有活動,她幾乎場場必到。“大夥可以聚在這裡一起白相,日子過得更有滋味了。”
文民村老齡化程度較高,60周歲以上老人共有760名,佔總人口的37%左右。為了提升老年群體的“幸福指數”,此前,村裏把空置的小學場地改造成了日間照料中心,供老人們休閒娛樂,可問題也隨之而來。
“村委會只有6名工作人員,事務多、人手少,根本沒有多餘精力去管理日間照料中心。”文民村黨總支副書記沈燕回憶,“後來大家一番合計,覺得這事兒得讓社會力量參與進來!”2022年11月起,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桃花源社工服務站開始協助管理文民村日間照料中心,每週組織開展形式豐富的為老服務活動,極大滿足了老年村民醫、養、康、護、娛等需求。
在桃源,社會組織、志願者隊伍參與基層治理蔚然成風。來到銅羅老街上,“夕陽紅”巾幗志願者服務隊負責人吳玉梅正帶領居民志願者,挨家挨戶宣傳夏季用電用氣安全知識,與社區暑期安全專項檢查形成合力。走進無物業小區東花苑,一個個樓道協管員忙著“掃樓”,認真排查樓道亂堆亂放、基礎設施破損、“飛線”充電等問題,讓居民住得更安心、舒心。“有了志願者、社工的幫助,我們更有底氣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銅羅社區黨委書記李丹華感慨道。
社會力量不斷涌現,參與提升桃源鎮基層治理活力的背後,與當地政府的鼓勵引導密不可分。2022年,桃源鎮社會工作站揭牌成立,承擔起發展社會組織、培養專業社工、連結志願服務資源等功能。翻看最新的社會工作者職業水準考試報名統計表,社工站相關負責人畢月華樂呵呵地説,“經過動員,2023年鎮上又有70多人報名參加社工考試,比去年增加不少。”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機制,引育更多基層治理“合夥人”,一處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現代版“桃花源”正加速顯露於人們眼前。
“微更新”帶來村居環境“大變樣”
漆上新色,鋪上一層薄泥,灑下一把花種,擺上一尊栩栩如生的牧童騎黃牛雕塑,就是經過這樣小小的“點睛”,九里橋村汪家港原本廢棄的小橋竟成了村民和遊客爭相合影的網紅打卡地。這讓九里橋村黨委書記孫建明感到意外的同時,也愈發堅定做好村莊“微更新”的想法。
村子似乎沒有發生變化,但又好像處處都不一樣了,是九里橋村民們的共同感受。原本泥濘的村道如今變成了結實的柏油路,漫步其中,身側的水杉投下一片陰涼,讓趕路村民平添幾分愜意。老舊的排水機房被改造成了風車形狀,80年代的養蠶房搖身變為頗受老年人青睞的健身場地,雜亂的農田也被打理得整整齊齊,變成生活中的靚麗風景……有一雙看不見的“手”,正默默挑起“繡花針”,在不知不覺間繡出了這幅鄉村美居圖。
離九里橋村不遠的桃花源村,一場伴隨著苗木基地建設的村貌變革悄然上演。村子的一隅,由石遠浜二十一組村民共同承包的130畝林地已打造得十分有模有樣,不僅按照功能區劃,栽上了高端間種苗木,設置有親子採摘區,還設計開闢出穿插其間的小路,使美麗田園更可親可近。
1900畝林海環繞,桃花源村既因此別具水鄉森林風情,又面臨環境改造難題。用好林地資源,通過土地流轉,鼓勵苗木項目導入,以美麗田園建設帶動人居環境提升,正是桃花源村針對人居環境提升另辟的一條蹊徑。
人居環境的“微更新”,帶來了鄉風文明的“大提升”。走進灶家浜自然村,一條南北向的河流貫穿村落,民居分佈兩岸,河岸樹木高低錯落,鬱鬱蔥蔥,透露著恬靜質樸的生活情調。這些沿河樹木大多是村民自家種的,在美麗河道建設中被保留下來,形成了眼前獨一無二的綠化景觀,也讓村民獲得了參與美麗家園建設的滿足感。對此,保潔員沈興泉有著深刻感受:“村裏雖然只有我一個保潔員,但人人都是家園環境的監督者。大家不僅會自發愛護環境,還經常會給我提建議,一起把生活環境變得越來越好。”
一木一石精雕細琢,一步一景精彩呈現,桃源鎮下好“繡花”功夫,以“微更新”帶來村居環境“大變樣”,不僅美在村民腳下,更美在村民心裏。(新華日報 作者 徐瑞雅 宗志鵬 陳誠 周成瑜 陸潔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