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郵盂城驛入選揚州“運河十二景”後,更加注重弘揚運河文化、講好運河故事 運河文化與郵驛文化在這裡相依相生
高郵運河風光。資料圖片
盂城驛鼓樓。
熱鬧的南門大街。
在中國眾多城市當中,以“郵”命名的城市唯有高郵。而作為“東方郵都”,高郵最鮮明的文化符號就是盂城驛。
2022年8月,揚州“運河十二景”評選結果出爐,高郵盂城驛景區成功入選。
近年來,高郵積極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深挖資源稟賦,講好郵驛故事,弘揚運河文化,擴大“運河十二景”品牌效應,在盂城驛核心區,通過多場景、互動性、數字化的科技創新手段,利用光影、表演、展陳等形式,再現高郵驛站的前世今生,豐富運河郵驛文化內涵,營造沉浸式體驗,爭做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示範生”。
中國郵驛的“活化石”
從高郵城區沿著運河堤岸一路往南,轉過南門大街,沿青磚臺階而下,便來到了館驛巷,很快就見到一座三層樓高的鼓樓,這就是盂城驛。
盂城驛始建於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水馬驛站。600多年時光過去,盂城驛歷經滄桑,但古風猶存,被專家們認為是中國郵驛的“活化石”,不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點。站在鼓樓向西望,不僅能看到京杭大運河、鎮國寺塔,還能飽覽高郵湖風光;向北,是秦觀、蘇東坡等人曾登臨賦詩的文遊臺;往東,則是魁星閣和凈土寺塔……
“盂城驛上榜揚州‘運河十二景’,是一種榮幸,更是一種責任。”高郵市文旅集團副總經理鄒海峰告訴揚州日報記者,近年來,高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圍繞盂城驛核心區域項目的提升和推廣,做了很多工作。
“今年,我們參照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建設標準,圍繞‘夜遊、夜購、夜演、夜秀、夜宿’等,推進盂城東市一期業態整治和二期業態招引,推進主題客棧、地方特色餐飲等項目建設,持續完善夜間經濟業態結構。”高郵市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完成盂城驛核心景區概念性策劃方案,並邀請上級文旅主管部門、文旅行業專家對“運河十二景”盂城驛主題特色規劃和展陳提升等提出相關專業意見。同時,高郵市文旅集團還在盂城驛核心區域的遊客動線上進行了優化,並完成路燈、噴泉、全息投影等夜間光影效果優化。此外,還招引了一批特色主題客棧和餐飲業態。“以市場為引導,豐富景區業態,讓盂城驛景區不僅白天能看景,晚上還能住下來。”
2023年以來,高郵市文旅集團還持續推進南門大街業態提升,創新開展“早茶中吃”項目,讓遊覽盂城驛的遊客在中午也能吃到正宗的淮揚早點。同時,文旅集團打造了文創品牌——一“汪”情深調製茶,通過達人短視頻推廣,受到市民、遊客的認可。
運河文化、郵驛文化相依相生
在盂城驛,運河文化與郵驛文化相依相生。
2023年以來,高郵以盂城驛為主體,以運河為主題,精心策劃活動,打造文旅品牌,吸引外地遊客來高郵,將盂城驛景區建設成為大運河畔首選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年初,高郵市委書記張利帶隊外出進行文旅推介,邀請遊客“打卡”高郵,感受“運河小城 煙火高郵”的獨特魅力,講好郵驛故事,傳播運河聲音。高郵市文旅集團還成功舉辦了2023年高郵市第四屆“好事成雙·新春大集”和2023年高郵市第六屆湖上花海文化旅遊節,遊客如雲、好評如潮。
運河流傳千古、源遠流長,孕育了兩岸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産。2023年5月20日,高郵市非遺展示館在盂城驛旁開館,為市民、遊客了解運河非遺增添了一個好去處。
“結合高郵市非遺展示館開館,文旅集團對南門大街非遺業態進行了提升,並開展非遺演藝活動,完成非遺技藝互動研學、地標美食品嘗、運河郵驛文化體驗等主題線路的産品策劃。”高郵市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南門大街位於盂城驛西側,是高郵旅遊“一軸一帶五區”規劃的重要節點,曾是明清時期高郵城最繁華街區。通過引進燈彩、“三把刀”、界首茶幹、高郵董糖、高郵鹹鴨蛋等一批非遺項目以及糖畫等老行當,復原了高郵老城區的市井生活,增添景區“煙火氣”,展現盂城驛的特色。
持續講好運河畔的“郵驛故事”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圍繞揚州‘運河十二景’盂城驛建設與大運河文化帶、國家文化公園、世界級運河文化遺産旅遊廊道、古城保護與有機更新相結合,講好郵驛故事,推進文商旅融合發展。”鄒海峰介紹,接下來,將精心部署盂城驛核心區展陳提升項目,邀請專業團隊對盂城驛核心區進行展陳提升大綱編撰,融入多場景、互動性、數字化等科技創新手段,再現高郵驛站的前世今生,豐富運河郵驛文化內涵,打造文旅場景營收新增長點。還將邀請文化名人做策劃,啟動“夜遊盂城驛”項目的試運營。
同時,高郵將加快推進南門大街業態提升。以“舊瓶裝新酒”思路,充分發揮運河古城的“煙火味”,圍繞“非遺、老行當、土特産、本土小吃、文創紀念品”等業態進行調整提升,打造“詩秦畫驛 一郵傾心”主題夜市。(揚州日報 記者 居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