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匯鑫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鑫光電”)位於六合區橫樑街道,張業林在這裡工作已有9個年頭,擔任製造部涂布班的機長。
最近,他的心情不錯,因為——工資漲了!不僅是他一個人的工資,他帶領的團隊,工資都漲了!
張業林的團隊,有高級工三名、技師兩名、操作工兩名,每個人都是技術能手,從他們手裏出去的産品,良品率高達98%,在整個製造部經常摘得“第一”桂冠。
“以前,我們的收入都是按照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和工齡工資分配。現在,我們除了這些,還有職稱津貼、技能津貼和績效工資。有能力的、表現好的,就可以多拿。”張業林説。
“師帶徒”人才培育有獎勵,創新成果見效有獎金,不同技術技能等級、不同學歷層次有津貼,取得先進榮譽稱號、技能比武競賽好名次還有補貼……這一下鼓舞了全廠士氣,張業林説大家“有個奔頭,幹勁十足”。
而“大鍋飯”的打破,張業林説要感謝公司首創的“集體協商制度”。
匯鑫光電大家庭 供圖 匯鑫光電
為什麼要集體協商?這是一項什麼制度?
匯鑫光電行政經理、工會負責人吳帥將“集體協商”歸結為“新時期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創新之舉”,他以“三個事關”概括——事關廣大産業工人切身利益,事關公司各項事業健康發展,事關公司核心利益和戰略全局。
“集體協商是時代所需,更是現實所迫!”吳帥表示。
産改以前,工人們吃著企業的“大鍋飯”,拿著差不多的工資,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年輕人幹不了多長時間都離職了,企業發展底氣不足。
企業要生存,工人要增收,必須要改革!企業高層經過研究決定,要深入一線,聽聽職工的真實訴求,聽聽職工的真實想法,聽聽職工的真實建議!
在這個背景下,“集體協商制度”應運而生。
吳帥説,集體協商制度一頭連著企業,一頭連著職工,“溝通、協商、簽約、審核、監督”十字口訣始終貫穿其中。
深入車間開展調研 供圖 匯鑫光電
一方面,企業由工會牽頭,深入到車間班組,“面對面”“一對一”聽取一線職工建議和要求;另一方面,企業在每個廠房門前安置職工意見箱,由職工自行梳理建議書並投遞。
“橋梁”建立後,關乎到職工的切身利益,也關乎到企業的切身發展。職工建議紛至遝來。
這就為“集體協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從收取的建議出發,公司確定協商議題,組織召開規範的集體協商會議,邀請“敢談、願談、善談”的職工代表一起參會,暢所欲言——只要對公司發展有益,都可以談。
為了杜絕紙上談兵,將好的建議落實到實處,形成正規流程——匯鑫光電制定出臺了《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集體協商代表産生辦法》《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等企業規章,保障職工民主管理和集體協商工作有章可循。
協商會議現場 供圖 匯鑫光電
同時,“集體協商”將形成有效的協商會議紀要和集體合同草案。草案先行公示,接受職工的質詢,經職代會審議通過,再報人社部門備案。
“這些流程和紀要就好比‘操作説明書’,提供給集體協商的各參與方,協助各方真正把廣大職工關心關注、需要協商的事項溝通好、協商好,落實好。”吳帥表示。
有了集體協商,工會的作用也充分得以發揮,工人的收入得到更好保障,工資增多帶來積極性提高,企業發展行成良性循環。
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職工福利、高溫關懷……集體協商工作開展以來,協商內容不斷充實豐富。
2021年,“集體協商”再出一項成果,匯鑫光電吹響了産改“衝鋒號”——訂立了首個“能級工資”專項集體合同。
“為了這份合同,行政方和職工方充分溝通、反復協商,不僅整合了公司以前行之有效的激勵方式、吸收了其他公司的有益經驗,還聽取了職工的意見建議。”吳帥説。
員工發言 供圖 匯鑫光電
根據合同,發放技術技能類津補貼的力度持續“加碼”:貢獻獎,每年底發放獎金3000元至5000元;職稱津貼和技能津貼中,經過認證的正高級、中級、助理級津貼標準分別為每月2000元,副高級、高級技師、高級工、技師津貼標準分別為每月1000元。
集體協商為職工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切實提高了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
對此,張業林感同身受。他從一名操作工成長為技術能手,拿著可觀年薪,成為“年度先進個人”“最佳員工”“優秀班組長”。
2022年以來,匯鑫光電職工月平均工資水準不低於3234.33元,同比2020年增長10%。公司還先後榮獲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榮譽稱號,産改的步伐愈加穩健。
成績可貴,未來可期。
“推進産改走深走實,需要確定而縝密的規劃安排,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升級。”吳帥説,“産改是一項凝聚人心的事業,是一項人才強企的工程,是推進産業高品質發展的舉措和動力。我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堅持以黨建為‘産改’導航,加快‘産改’成果轉化,有效推動匯鑫光電高品質發展。”(文 陳小雨 達本)